历史故事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收藏 0 0

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纔,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这样的观点今天看来也许过于偏激,但在当时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最后,清廷痛下决心,废除科举。

  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是1904年的甲辰科。这一年,共产生了一甲赐进士及第3人,二甲赐进士出身120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50人,一共273人。下面,小编就和大家盘点一下,甲辰科的那些牛人。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图1:状元刘春霖

  先说一甲的三位。

  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叫刘春霖。他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

  刘春霖中状元,也有点儿运气的成分,为何这么说呢?先来看看这个状元的产生过程。此时朝廷当家的是慈禧。当时,名单及试卷报上来,慈禧看了前十名,排第一的是朱汝珍。慈禧说,朱姓是前朝国姓,不吉利,另外朱汝珍是广东人,和康有为、梁启超等革命党是老乡,状元不能点他。第二名是刘春霖,慈禧觉得,他的名字寓意好,久旱逢甘霖,能给大清带来好运。再看刘春霖的答卷,这字写得忒好了,而且他是直隶人,跟革命党不沾边。就这样,刘春霖得了状元,朱汝珍占了榜眼。

  刘春霖出身贫苦,父亲先后在济南府、保定府的衙门里当差,母亲曾在知府家中做女仆。6岁时刘春霖被父母送到老家,由哥嫂抚养。考中状元后,按照惯例被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又被清廷被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两年后回国。辛亥革命后,刘春霖先后在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等人手下任职,曾任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等职。1920、1921年曾两次代表徐世昌总统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名噪一时。

  1928年,刘春霖辞官,专心于读书和著述。

  日军占领北平后,大汉奸王揖唐在日本人的压力下,想借刘春霖曾是状元之名作招牌,邀其出任北京市市长、满洲国教育部长等要职,被他严词拒绝。满洲国傀儡政府总理郑孝胥也以满洲国名义特邀刘春霖前往任职,也遭到他的严正拒绝。郑孝胥与刘春霖同为书法名家,但刘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义举却被国人争相传颂。日伪当局因此恼羞成怒,派日伪军抄了刘春霖的家,用刺刀把他全家人赶走,并将其历年收藏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1944年1月18日,刘春霖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辞世,享年72岁。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图2:末代榜眼朱汝珍

  一甲第二名:朱汝珍生于1870年,字玉堂,广东清远人,著名书法家

  被点榜眼后,按惯例授翰林院编修。次年被派往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回国后,为了拟定大清的商业法,奉命到各地商埠调查现代商业操作习惯。1910年,清朝举办第一次法官招聘考试,朱汝珍担任贵州的主考官。辛亥革命后,朱汝珍在溥仪的小朝廷里任”南书房行走”长达13年。1929年移居香港。抗日战争期间,积极配合抗日团体开展抗日募捐、义演等活动。1941年底香港沦陷,1942年朱汝珍回到北京,同年病逝,享年72岁。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图3:老年时的商衍鎏

  一甲第三名也就是常说的探花,叫商衍鎏。

  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商衍鎏字藻亭,生于1875年,广东番禺人。他中举后,按惯例授翰林院编修,此后在从事国史的编校工作。民国建立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商衍鎏比较长寿,1949后,他历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1963年8月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以上便是甲辰科一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生平。他们虽然不是近代上的风云人物,但是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学识做力所能及的奉献。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激荡年月,他们都坚守节操,在威逼利诱之下始终没有沦为汉奸。

  二甲,赐进士出身,共120人。今天小编重点大家介绍三位。

  第一位:谭延闿。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图4:谭延闿(1880-1930)

  谭延闿生于1880年,字组庵, 号无畏,湖南茶陵人,他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又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著名书法家,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一生好吃,曾创组庵湘菜。中进士后,谭延闿被授予编修,但是不久后就返回湖南办学。武昌起义,谭延闿任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民政部长。进入民国后,曾出任两广督军,又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谭延闿与宋家关系密切,他是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介绍人。曾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可谓风光无两。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图5:蒲殿俊

  第二位:蒲殿俊。

  蒲殿俊生于1875,四川广安人。中进士后,被授主事,1905年被派往日本留学。回国后,1909年在四川被推荐为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是保路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11年6月,他以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为基础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并担任会长,发动了保路运动。当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四川宣布独立,蒲殿俊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此后出任过北洋政府内务次长等职。后来逐渐淡出政界,1934年因病逝世,终年59岁。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图6:沈钧儒

  第三位:沈钧儒。

  沈钧儒生于1875年,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中进士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为推翻清政府尽了一份力。后又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2年,他加入同盟会。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1935年,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是民盟的创始人之一。1949年后,被誉为 “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1963年6月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150人,重点介绍两位。

  第一位:白葆端。白葆端,生于1874年,字叔庄,号澹庐,直隶省新城县人。

  中进士后授主事。民国成立后,历任山西平鲁、天镇等县知事。1924年冬辞职,此后赋闲在家,以笔墨为生。1949年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史馆工作,著有《文字篡要》。1955年5月3日病逝,享年81岁。

  第二位,陈焕章。陈焕章生于1880年,广东高要县砚洲乡人,字重远。

  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鲁迅的书信里。1927年9月25日,鲁迅在给台静农的信中这样写道:”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鲁迅讥讽的人,正是清末同进士出身的陈焕章。陈焕章是康有为的弟子,中进士后,奉命进入进士馆,学习现代法政。1905年底,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陈焕章跟着戴慈鸿到了美国。他先是进入库克学院学习英文,1907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后又改学哲学。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科产生了273名进士,盘点其中八位牛人

  图7:陈焕章

  1911年,31岁的陈焕章拿到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正是《孔门理财学》。该书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并不像鲁迅说的那么”好笑”,全书60余万字,是”中国人在西方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出版后曾引发轰动,凯恩斯曾称赞它是一本”博学而令人愉悦的书”,马克斯韦伯在写《儒教与道教》时,将此书列为参考文献。陈焕章也成为唯一一个既有进士身份又获得博士学位的人。1926年,46岁的陈焕章转赴东南亚传教,后在香港建孔教学院,自任院长。1933年10月,陈焕章因中风逝于香港,年仅53岁。

上一篇

古人科举考试的必备神器——考篮

下一篇

百年老店不算啥,这家企业已经存世1442年,比隋朝还年长3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