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北魏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走出9位帝王,近百将相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北魏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走出9位帝王,近百将相
收藏 0 0
北魏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走出9位帝王,近百将相

01、王气所聚

在中国的风水学中,有一个词叫“王气所聚”,意思就是说,有些地区特别“旺”,所出人才都是国之栋梁,甚至是帝王将相。

在中国历史上,武川镇就是这样一个“王气所聚”之地。

相传,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术士,精研相术。一天,在路过武川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武川镇这个地方和他所研修的相书上的知识不相符,按照相书上说的,武川镇上走着的人个个都有帝王之相。这怎么可能呢?术士觉得相书所言与现实不符,于是便烧掉了所有相书。

大街上的人个个都有帝王之相,这当然有些夸张,但是武川镇这个地方确实出了一批政治家和军事家,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完全称得上 “王气所聚”四个字。

北魏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走出9位帝王,近百将相

02、武川镇走出来的雄主

武川镇位于今天的内蒙古武川县西边,北魏时期,为了保卫都城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在长城沿线建立了一系列军镇,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六个,分别是:武川镇、沃野镇、怀朔镇、抚冥镇、柔荒镇,统称北方六镇。这六个镇是北魏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重要军镇,镇守的将军大多是拓跋家族的贵戚和北魏贤臣。

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政治中心的南移,使得北方六镇的地位迅速下降。同时,也使得北魏朝廷对六镇的控制力迅速减弱。

朝廷中央对北方六镇的控制力减弱之后,六镇的武将们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相互之间拉帮结派,互相结义,互相之间争夺地盘,为了军费粮草,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战乱一触即发。

524年,沃野镇首先爆发了起义,战乱迅速席卷开来。北方六镇很快陷入到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之中。

战乱有一个好出,那就淘汰弱者,留下强者。在战乱中,武川镇的宇文泰和怀柔镇的高欢逐渐崛起,成为两股最具实力的割据势力。他们两人迅速主宰了北魏政局。

北魏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走出9位帝王,近百将相

但是,一山哪能容二虎?

高欢和宇文泰都是当世枭雄,谁也消灭不了谁。

534年,北魏孝武帝秘密逃亡到关中依附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535年,宇文泰毒杀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

北魏就这样被高欢和宇文泰分割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割据政权。

来自武川镇的宇文泰手下有一个叫杨忠道德武将,身材魁梧、作战勇猛,而且富有远见。他在与东魏的战争中立下巨大功勋,深得宇文泰赏识,逐渐成为宇文泰手下最重要的将军,后来被封为“隋国公”——“隋”,听着是不是很耳熟,不错,这个人就是杨坚的父亲。

北魏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走出9位帝王,近百将相

宇文泰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隋朝能够统一全国,根基全在于他。

宇文泰在西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兵制,府兵制。府兵制的顶端,是八位柱国大将军,号称“八柱国”,当时这位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瑾、侯莫陈崇。这些人中,李虎是李渊的爷爷,独孤信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杨坚,生下了后来的隋炀帝。八柱国之下,又设有十二大将军,其中就有杨忠。

宇文泰死后,宇文家族取代了西魏拓跋家族,建立了北周。到了581年,杨坚取代了宇文衍,建立隋朝。

另外,东魏那边走的道路和西魏也差不多,高欢死后,他儿子高洋篡位称帝,建立了北齐。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

北魏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走出9位帝王,近百将相

03、盛世开拓者

从上面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武川镇走出来的雄主,一个比一个强,宇文泰打下了基础,杨坚统一了全国,然后李渊和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所以说,武川镇乃“王气所聚”之地,此言不虚。

上一篇

淞沪会战初,中国两个精锐师却拿不下日军三千人

下一篇

日本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被日寇视为噩梦,死了19万日军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