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首个殉职的记者,因揭露了皇家秘事,被慈禧下令杖毙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首个殉职的记者,因揭露了皇家秘事,被慈禧下令杖毙
收藏 0 0

记者,一个被人们誉为“无冕之王”的职业,充满了光荣与梦想。他们记录现实,书写历史,用手中笔杆为大众揭开社会一层层黑纱。但是在他们荣耀的背后,却充满着凶险和危机。

根据总部设在纽约的全球保护记者委员会提供的数字,2009年和2019年记者的遇难人数年均达到100人之多。

记者的出现,往往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的,世界上最早的记者,产生于欧洲的威尼斯。但随着报业的发展和新闻界的激烈竞争分工日益明确,才有了专职的记者、编辑和出版家。

中国首个殉职的记者,因揭露了皇家秘事,被慈禧下令杖毙

中国的新闻机构最初是采编合一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设立专职的采访人员,最初时不叫 ” 记者 “,而称为 ” 访员 “、” 访事 “、” 报事人 ” 等。19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称采访人员为 ” 记者 “。1872 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昌、宁波、扬州等 26 个城市聘有 ” 报事人 ” 或 ” 访员 “。

中国首个殉职的记者,因揭露了皇家秘事,被慈禧下令杖毙

1899 年《清议报》第 7 期上第一次出现记者一词。从此,记者一词才开始在中国新闻界使用。但是要说到中国第一个殉职的新闻记者沈荩,就和慈禧老佛爷挂上钩了。

沈荩原来是日本《天津日日新闻》聘用的中国记者,他向来擅长交际,与京城内的众多洋人与贵族终日把酒言欢,过着一种“上流社会的舒适生活”。

1903年,沈荩得知中俄两国将签订一份密约,中国将在东三省及内蒙古的路政税权与其他主权“送予俄国”,处于记者的良知,沈荩决心在签约之前,将密约内容昭示于天下,使世人看清楚清廷的丑恶嘴脸。

他买通了政务处大臣王文韶之子,弄到了《中俄密约》的草稿原文,并随即将其寄给了天津的一份英文报纸。

这份见不得人的密约被原文刊登之后,立即激起了强烈的民愤,清政府不得不放弃签订《中俄密约》的计划

中国首个殉职的记者,因揭露了皇家秘事,被慈禧下令杖毙

但是清廷立刻查清楚是沈荩所为,立即逮捕了他,并以妖言惑众的罪名,要处决他。

这时,恰逢老佛爷的“万寿月”,在大喜的日子里不能刑决犯人,所以这个老太太特意开了一次恩,“立毙杖下”。

在慈禧那里她觉得是对犯人格外开恩了,实际上犯人更遭罪了。

刑部平时没有行杖的业务,只得临时抱佛脚,沈荩被打得“血肉骨裂”、“骨已如粉”。

“及至打毕,堂司以为毙矣。不意沈于阶下发声曰:“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

此时沈荩的这句话肯定让行刑者们觉得很没面子,然后他们就速速用绳子把已奄奄一息的沈荩勒死了。

中国首个殉职的记者,因揭露了皇家秘事,被慈禧下令杖毙

沈荩的牺牲后,革命派报纸《中国日报》率先发表唁文:“沈君之死,鬼神为之号泣,志士为之饮血,各国公使为之震动,中西报纸为之传扬,是君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此事披露出来以后,也引起了西方人的重视,公使夫人们纷纷找慈禧“谈话”。

无论国内这些民间的申诉也好,还是新闻媒体的呼声也好,对于杀人如麻的慈禧来说无异于放了个屁。

但是,外国公使夫人一说话,情况马上就不一样了。因为八国联军打北京的痛到现在还没有消。慈禧迫于各公使的压力,公开表示了悔意。

中国首个殉职的记者,因揭露了皇家秘事,被慈禧下令杖毙

1903年9月14日,朝廷授权《大公报》披露了此事:“探闻政府自杖毙沈荩后,各国公使夫人觐见皇太后时,谈及沈之冤抑,皇太后亦颇有悔意。已面谕廷臣,会党要严拿,万不可株连良善,致离人心,等语。近日政府十分和平,绝无不合公理之举。盖恐驻京各国公使啧有烦言也。”

沈荩没有白死,以他的良知,唤起了社会的苏醒,应该说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上一篇

他是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字迹似印刷体,因名字好听被慈禧定为魁首

下一篇

二战时美军步兵最低负重33公斤,盘点他们到底带了些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