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姜维北伐,战果比诸葛亮大,却为何饱受指责?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姜维北伐,战果比诸葛亮大,却为何饱受指责?
收藏 0 0

姜维北伐,战果比诸葛亮大,却为何饱受指责?

自刘备死后,诸葛亮在川蜀励精图治,数年后川蜀大治。

自公元226年,诸葛亮开始出师北伐,徐图进取,匡扶大汉,除贼兴汉。

但是奈何,六次北伐后,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蜀汉北伐自此告一段落。

姜维北伐,战果比诸葛亮大,却为何饱受指责?

诸葛亮之后,姜维掌权。

公元238年开始,姜维共举兵北伐曹魏共计十一次。

明明取得的战果,比诸葛亮还多,为何诸葛亮青史留名,而姜维却贬多褒少呢?

首先,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是为了匡扶大汉,除贼扶汉,因此才出兵北伐。

并且第一次北伐,曹魏魏文帝曹丕刚刚病死,曹明帝曹叡刚刚即位,缺乏统治经验。

加之曹魏五子良将已故其四,八虎骑也已去大半,而曹洪曹休此时在东南防备东吴。

此时,蜀汉尚有赵子龙这名当世最强上将,还有廖化、魏延、马岱等名将,与此同时川蜀刚刚经过大治,百姓富足,粮草充沛,诸葛亮抓住有利时机,决定出师北伐。

另外蜀汉国力也支持诸葛亮北伐,朝内政治清明,军民一心,因此诸葛亮北伐是符合当时国力的。

再反过来看看姜维北伐。

先来谈谈姜维这个人,是继马谡后诸葛亮最得意的弟子,堪称可以名垂青史的将领。

但是,姜维错就错在了北伐。

姜维北伐时,朝中渐渐被奸臣把持,其中尤以最受刘禅宠爱的宦官黄皓最为突出。

董允在世时,每见黄皓必怒斥之,所以黄皓不敢有所作为,董允过世,朝中便无人再能制得住他。

姜维曾想除去黄皓,但为刘禅所阻,而黄皓也因此忌恨姜维,屡屡想夺去姜维的兵权,然后加以谋害。

姜维深知其中利害,所以不敢放弃兵权,而保住兵权的唯一方法就是领兵北伐。

因此,姜维北伐的动机不纯。

姜维北伐,战果比诸葛亮大,却为何饱受指责?

再来谈谈姜维北伐时,蜀汉的情况。

姜维前期北伐时,朝内尚有蒋琬、董允、费祎,军中有马岱、王平等名将在世,因此尚可与曹魏一战。

但是蜀汉后期,蜀汉人才衰退速度极快,尤其是第四次北伐时期,蜀汉人才凋零到了极致,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十一次北伐,也就是最后一次北伐时,廖化劝姜维休整军队,认为“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建议勿“强欲行难为之事”,就连廖化都反对姜维北伐,可见是不切合实际的北伐。

面对强大的魏军,姜维一人要担负起统帅,大将,参谋的全部职责,可见姜维当时作战的艰难,尽管是在这种条件下,姜维仍然能在战术上不断取得胜利。

姜维北伐战绩: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曾有人说,姜维北伐造成了“兵困民疲”,但这是战争不可避免的。

同样,魏国作为战败方,损耗远比蜀汉来得大,也正是姜维的积极北伐才缩小了蜀魏两国之间国力的差距。

尽管如此,史家对姜维的北伐,却贬多褒少。

上一篇

唐朝臭名昭著的“骑猪”将军,狠毒残忍,相貌奇丑

下一篇

曹操,为什么不顾群臣反对,即使10万打30万,也一定要远征乌桓?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