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收藏 0 0

在华夏大地这片辽阔的疆土上,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有一所大学悄然诞生了,她只存在了短短八年,但却一直被后人瞻仰。

999年,中国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其中8位,出自同一所学校。

有人觉得难以置信。

事实上,这所学校,还培养出了2名诺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师以及174名两院院士。

这就是由三所大学临时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大,仅仅在昆明存在了8年零8个月,毕业生不过3343名

但就是它,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最好的大学。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它就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一次巅峰,出过无数名家的大学——西南联大。

脆弱的西南联大——迫不得已的大学合体

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告急!天津告急!华北告急!北平沦陷,北大清华两所顶尖名校,开始后撤。

天津抗日大本营私立南开大学,也几乎被日军全部炸毁。

局势残酷,但人才培养绝不能停滞。

就这样,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南迁至长沙,后定址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所大学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共同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领导校务。

然而,随着长沙的沦陷,他们再次转移,把学校迁移到了昆明,于1938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迁校昆明,放在现代,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可是,在那个年代,对于一群穷苦潦倒的知识分子而言,却难如登天。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清华才女刘慧凝曾讲过一段关于西南联大建校的故事:

“西南联大并不大,一个120亩的校园,丁大点的地方,梅贻琦老师还找来了梁思成和林徽因老师说,给我们设计设计校园吧。

结果图纸改了五版之后,梁思成就生气地说:

改,改,改,我没法改,你现在的经费,连堆一个好点的茅草房,都没法做啊,
我梁思成是来设计教学楼的,这叫我如何设计?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 为了生存,梅贻琦这个西南联大后来的校长,变卖了家里所有的家当;
  • 大诗人闻一多,晚上刻印章卖印章;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 教授的夫人太太们,学了一种上海糕点的制作,起名“定胜糕”,每天做糕点,推着车摆摊卖糕点……

他们跋山涉水,从北边到南边,从东边到西边,水路、陆路、走路。

白天穿着草鞋赶路,晚上就睡在破败的寺庙里,或留宿街头,甚至还要去街上乞讨。

更危险的是,为了把从清华、北大、南开带来的一些书籍和教学仪器运到昆明,他们还要穿越日本人的重重生死包围线。

他们众志成城,只为铸造一所大学!

牛掰的西南联大——英才尽出的教育奇迹

当时西南联大的师资水平,是如今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达到的。

据统计,1941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和副教授,其中156位有留学经历。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全校各学院院长也都是留学归来的博士,既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又与世界学术前沿接轨。

闻一多、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沈从文、钱钟书、吴晗、钱穆、费孝通、吴大猷(yóu)……

每一个,都是现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96岁的翻译大师许渊冲,至今念念不忘自己在西南联大的经历。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罗庸……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便是因为追随沈从文,才来到西南联大读书。

他写过一篇有许多对话的小说,交给沈从文批阅。

沈从文说,“这不是对话,这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不真。

知道后来在沈从文的指点下,厚积薄发,才写出了平静但有巨力的文章。

可是如大师的沈从文,在当时的老师队伍里面,却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人。

名流荟萃,连沈从文这样的新文学创作大家,都显得有些“不具备师资”。

研究庄子的刘文典,就公开看不起沈从文

刘文典是国学大师,他上课之时,吴宓(mì)等老师也会赶来听讲。

他曾说: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沈从文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他4毛钱!

意思是,沈从文根本不配做西南联大的教授。

甚至碰到日军飞机轰炸时,刘文典还不忘讥讽他一番:

我跑是为了保存国学经典,学生跑是为了保留希望,可是该死的,你跑什么跑?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西南联大宿舍

8年间,西南联大一共有800多人入伍,加上长沙临时大学时期,从军人数达1100多人。

西南联大,也成为抗战时期从军人数最多的一所大学。

穷苦的西南——却为诺奖奠基

92岁的龙驭球院士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茅草顶尖屋顶,铁皮顶尖教室,世界顶尖人杰。”

西南联大存在的八年时间里,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共3343名。

他们当中,走出了:

  • 2位诺贝尔获奖得主
  • 8位“两弹一星”元勋
  •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173位两院院士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那时候只是西南联大一个普通的学生,大四那年才有机会上到吴大猷教授的课。

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是吴大猷的学生。就是这一年的课,把杨振宁领进了一个关于对称的领域,为后来的诺贝尔奖奠定了基础。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在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

当时西南大学里面的人才,并没有死心思去搞学术,而是结合实际写书育人

当时的中国学术风气开始盛行,很多学术大家都纷纷出了自己专业的书籍,来吸引青少年对科学产生兴趣,促进中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其中著名的有: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穿越地平线》,中国祖师级地质学家李四光著。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桥梁史话》的作者,便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藏在生活中的数学》,作者张景中,中科院院士。

《海洋的秘密》,讲海洋科学的,作者雷宗友,海洋地质专家。

《极简趣味化学史》,作者叶永烈。

《偷脑的贼》,作者:两院院士、三峡的设计者潘家铮。

《神奇的数学》,作者谈祥柏。他跟张景中院士、李毓佩教授一起,被人称为“中国数学科普的三架马车”

《世间的脚印》,讲大地的奥秘,作者陶世龙,北京地质学院创建者之一。

《数学花园漫游记》,作者马希文,数学神童,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细菌世界历险记》,作者高士其,中国大生物学家。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讲人类进化,作者贾兰坡,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之一。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这些科学家著作等身,却能专门为中学生创作科普书,这是非常难得的。内容从数学到物理再到气象学、桥梁学以及考古学,涵盖面非常广泛,把这套书看完了,孩子绝对是知识达人。而且对学习也很有帮助。

2位诺奖,8位两弹元勋,这个大学仅存在8年,却完爆今天北大清华

更为难得的是,这套书籍将给孩子传达科学之精神,家国之情怀。如果有一套书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这套书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套书一共十四本,158元。一本只要十一块钱。如有兴趣,请点击下方横栏购买。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上一篇

这支外国军队入侵中国,却因迷路无法回国,如今已是中国人

下一篇

这个墓主太顽皮了,备上好酒好菜,还留下千年预言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