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朱元璋的心思,两个智囊都没猜明白,结果一个被毒死一个被杀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朱元璋的心思,两个智囊都没猜明白,结果一个被毒死一个被杀死。
收藏 0 0

朱元璋手下有两个智囊,一个是李善长,另外一个就是刘伯温,两个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较都擅长使用计策,都是辅佐朱元璋平天下的有臣之功,连最后的死因据说都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联。人们很喜欢把他们俩来做比较,很奇怪他们到底谁更聪明一些谁更厉害一些,谁又在朱玩璋的心里更重要一些?

朱元璋的心思,两个智囊都没猜明白,结果一个被毒死一个被杀死。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也是明朝的开国丞相,他亦是最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他是濠州人,而朱元璋最早投军的地方也就是濠州。有记载说他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特别喜欢读历史,所以他的学识虽然不是十分的渊博,但是十分的有智谋,可以说是朱元璋智囊团主要成员,在东征西战中,他总是跟在朱元璋身旁,为其出谋划策。

朱元璋的心思,两个智囊都没猜明白,结果一个被毒死一个被杀死。

李善长这个人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很会发掘人才。当朱元璋的名望越来越大,队伍也越来越多人的时候,来靠他就更多了,这个时候就由李善长来帮朱元璋统计挖掘每个人才的特点,然后规划他们的发展方向,推荐他们到合适的职位上去。如果平时将领们有什么闹意见的时候,多半也都由他出面去圆场。那个时候朱元璋的那个小心眼的老丈人想来挖墙脚,都被他给果断的拒绝了。

朱元璋的心思,两个智囊都没猜明白,结果一个被毒死一个被杀死。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李善长不但忠心,而且还特别能干,朱元璋在评价李善长的时候说,他虽然不像武将那样亲自的上战场带兵打仗,但是他的功劳一点也不比他们少。他早在朱元璋攻打滁州之前就已经投靠了,在攻打滁州的过程中他给朱元璋出了很多计策,并且担任后勤主管保证了军队粮食的供应,让滁州的攻打得以顺利的进行。

历史上记载他的死因是因为胡惟庸一案而受到牵连。胡惟庸是他的同乡,开始只是当一个小小的知县,但是通过姻亲关系而和李善长逐渐的来往密切,有记载说胡惟庸通过大量的金银来贿赂李善长,使自己达到加官进爵的目的。胡惟庸最后坐到了丞相的位置上,但是他是个野心家,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大臣,他想要篡权夺位。朱元璋是什么人啊,当然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火速的被朱元璋果断的处理掉了,同时也处理掉了与胡惟庸相关的那些大臣。,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提议要连着李善长一起给处理掉,可是朱元璋没舍得,毕竟跟了自己这么多年,有情分在。

朱元璋的心思,两个智囊都没猜明白,结果一个被毒死一个被杀死。

是什么事情那朱元璋又改变了主意在几年之后又重新把理由得把李善长给杀了?原来是朱元璋感觉自己已经年老了,而他的儿子却是个善主,他怕他儿子以后掌控不了这些有个性的大臣。虽然当时李善长 70 多岁了,但是他还有儿有女有,关系网在那里,所以这个李善长必须得死。我们说皇帝要一个人死,总是能找到借口的,当时朱元璋的借口也就是李善长说的一句话。胡惟庸想夺位的时候就要拉着李善长下水,可李善长精明着呢,他现在已经是富贵之极了,即使换了个主也还是这份富贵,也没什么差别,再者他对朱元璋也是有感情在的,而胡惟庸也是个聪明的,他转而就去拉拢李善长的弟弟。李善长很无奈之下就说了一句,我年龄这么大了,等我死了之后,你们爱怎么样折腾就怎么样折腾去?这话原本想表达自己一种无奈之情,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对这些背叛他的事情不加阻止也就等于是对他的背叛。

至于刘伯温,史上记载他是病死的。由于那时候胡惟庸专权,他被诬陷,使朱元璋也怀疑他,他的很多好的治国方略得不到赏识。才能得不到发挥对于一个才子来说是件足够让人郁闷的事。这天天的憋闷着也就生病了,朱元璋做为领导肯定得关心一下呀,就赐药了,结果他喝了这药后,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最后人也就这么病死了。有传言说是朱元璋事先给他下了慢性毒药。两个智囊一个被毒死一个被杀死,帝心难测呀。

责任编辑:

内容来自ZAKER新闻

#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

上一篇

赵匡胤抢的是郭家的皇位,为何却优待柴家,还颁发丹书铁券?

下一篇

关羽战败后,孙权为何不留他一命,这三点足以说明原因。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