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收藏 0 0

历史其实并不是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非黑即白,如此简单,帝王也不是非明即昏,凡事凡物都有两面性,用哲学话语讲就是看待任何问题,我们必须辩证的去看待,必须一分为二的去认识问题。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朱元璋从一介布衣,白手起家,到推翻腐朽不堪的蒙元王朝,建立大明王朝,毫无疑问,他是天降的一代英主,他的文韬武略都很出众,千百年来鲜有人及。但是,作为一个开国之君,朱元璋也因残杀功臣宿将备受诟病,这也成了他身上永远洗不净的污点。接下来,真珍就带领大家重新认识认识我们的明太祖。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俗话说的好: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功高盖主向来都是君臣大忌,过河拆桥一直是千古定律,开国时用你,但到了守国的时候,你力量太大,皇帝怎么能放心,怎么能容忍你。可对待功臣狠辣如太祖者,确实也是史上罕见。从开国宰相李善长,到战功赫赫的傅友德,从宰相胡惟庸,再到凉国公蓝玉,明朝的开国功臣,元功宿将几乎被屠戮殆尽,仅仅明初四大案,朱元璋就杀了10万多人,这样的数字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李善长、傅友德、胡惟庸、蓝玉等人皆是死于元璋之手。除此之外,还有些关键人物死因至今不明,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以及以神机妙算闻名于世的刘伯温。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自古至今,有很多人都不相信徐达和刘伯温是简单病死的那么简单,民间传闻,徐达可能是被朱元璋用蒸鹅毒死的,而刘伯温则是被朱元璋派胡惟庸毒死的。当然,这些都是没有确切史料依据的猜测罢了,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早已不得而知,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除了徐达和刘伯温,还有一位明朝开国功臣的死也显得十分蹊跷,这人就是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纵观所有开国元勋,战功能与徐达比肩的或许也只有常遇春了。但是,向来以身体健壮著称的常遇春却偏偏在40虚岁壮年时突然暴亡。因为死得太早又死得太突然,常遇春的暴毙也一直疑点重重,其中最广受争议的说法就是他其实也是被朱元璋害死的。那么,历史真相真的如此吗?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首先,朱元璋对常遇春可谓非常器重和信任。明朝的开国功臣很多和朱元璋都是亲家,但其中与朱元璋关系最亲密的还得属常遇春。即便是徐达之女,也不过是嫁给了燕王朱棣为妃,而常遇春之女嫁的却是太子朱标。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熟悉明史的读者都清楚,在继承人问题上朱元璋从来没有犹豫过,嫡长子朱标是他心中唯一的太子人选,若不是朱标早亡,后来根本不会有朱棣什么事。所以,朱元璋在为朱标选正妃一事上也非常慎重,因为他选的那可是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朱元璋为朱标选了常遇春之女为妃,可见他对常遇春家族的重视和信任。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从鏖战衢州,到大战九华山,从大破陈友谅,再到攻取元大都,常遇春战功赫赫,无人能及,在说起常遇春时,朱元璋毫不吝啬溢美之辞,他盛赞常遇春的功绩是:“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自始至终,常遇春都是朱元璋的绝对心腹铁杆粉丝,朱元璋确实没有理由杀常遇春。如果以上史实还不能佐证这一点,真珍认为以下的理由或许无人能反驳。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杀胡惟庸是在洪武十三年,杀蓝玉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而常遇春却早在洪武二年就去世了。那时,朱元璋虽然已经建国称帝,但大明江山并未彻底稳固,而是仍处于常年征战之中,尤其是北元的残余势力仍肆虐于北方。常遇春人送外号“常十万”,因为他曾自言可以将十万之军横扫天下。这句话并非吹牛,以常遇春的能征善战,假以时日他真的能做到。北方割据势力不容小觑,常遇春是抗击北元的头号大将,朱元璋不可能在这样的时候自毁长城。更何况常遇春并非死于京都,而正是死于北伐的军中。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我们再看看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有什么样的表现和反应。

据史书明确记载,朱元璋得知常遇春的死讯后悲痛欲绝,还写下了一首悼亡诗:“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朱元璋本来没多少文化,但这首诗写得确实是情真意切,字字带血。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常遇春死后,朱元璋追赠他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为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此举明确传达了一个讯息——在朱元璋心中,常遇春的历史功绩甚至堪当帝王。这样的死后殊荣,历朝历代的文臣武将都是不曾有的。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对于常遇春的真正死因,历史上说法众多,不一而足,其中最可信的就是死于“卸甲风”。所谓“卸甲风”,就是说常遇春在农历七月盛夏打仗时身披重甲,所以出了一身热汗,得胜归来急忙脱去重甲,又贪凉吹风引发了“中风之疾”,不治身亡。

“卸甲风”在古代战场上时有发生,很难治好,常遇春也并非特例。秦末汉初的魏王豹以及唐末名将李存孝都得过此症,其中魏王豹死于“卸甲风”,而李存孝却有幸痊愈。综上,我们可以认定李善长、胡惟庸是朱元璋杀死的,甚至可以怀疑徐达、刘伯温也是朱元璋毒死的,但绝对不会是洪武帝杀死的。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很多真相是我们无法探知的,但是为了能够还原真相,我们一直在不停的探索。虽然过程艰辛,但是停不下来的,是我们对远方人们的敬畏和尊重。真珍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只是一个热爱历史文化的人,闲暇时光写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见谅。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感谢你能看完真珍的这篇文章,你还知道更多关于朱元璋的故事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给真珍留言评论。您的关注、转载、分享、收藏是“真珍谈历史”创作的力量,您的评论、交流和指正是“真珍谈历史”进步的推力。

他是布衣出身,通过努力成为开国皇帝,因爱干这件事,饱受诟病。

上一篇

她是史上最悲催的皇后,不仅被大臣骗钱骗色,最后还被皇帝赐死。

下一篇

他是明朝功臣,本以告老安享晚年,却被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