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死刑有一不成文规定,犯人断头饭吃啥都行,但饭里必须有此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死刑有一不成文规定,犯人断头饭吃啥都行,但饭里必须有此物
收藏 0 0
古代死刑有一不成文规定,犯人断头饭吃啥都行,但饭里必须有此物

死刑,即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关于死刑的起源,一般认为开始于原始社会的“食人”习惯。古代称死刑为“大辟”,即大罪的意思,早在先秦时期,判死刑的一般是“十恶”重罪。

由于死刑是将犯人生命剥夺,过于残忍,尤其是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因此复奏制度就非常重要,史书记载,曹魏青龙四年,魏明帝曾下诏,“其令廷尉及天下狱官,诸有死罪具狱以定,非谋反及手杀人,亟语其亲治,有乞恩者,使与奏当文书俱上。”

古代死刑有一不成文规定,犯人断头饭吃啥都行,但饭里必须有此物

从目前已有的史料来看,死刑复奏制度真正开始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隋文帝规定“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自此成为定律。除了死刑复奏制度外,人们熟悉的就是秋后问斩制度。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真实的历史,秋后问斩都成为人们的共识。之所以这样,是源自古人朴素的自然观,“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明清时期的死刑,分为斩立决、立即执行和秋后决、秋后执行两种姓氏。这两种死刑,都是要经过朝廷司法机关和皇帝的最终审核才可以执行。至于斩立决的死刑案件,一般需要经刑部审定,都察院参核,再送大理寺审允,而后三法司会奏皇帝最后核准。

古代死刑有一不成文规定,犯人断头饭吃啥都行,但饭里必须有此物

除了上面两点,古代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那就是死刑犯在处死前,吃的最后一段饭,通常都是最丰盛的一餐,即“断头饭”。“断头饭”的特点是死刑犯有选择吃什么的权利,可具体什么时候吃就不好说了。

我们发现,古代死刑犯在吃“断头饭”时,除了丰盛的菜肴,还要放一块生肉。这是为何?

古代死刑有一不成文规定,犯人断头饭吃啥都行,但饭里必须有此物

源自一个传说,说的是死刑犯吃最后一餐时,需要在菜里放一块生肉。这样做的目的是,犯人下了地狱走奈何桥时,可以使用这块生肉去喂孟婆饲养的一条狗,这样才有可能顺利投胎。最后,古代也重视死刑犯的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就是允许犯人临死前和亲人见面。

上一篇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美女:吐了,都吃不下饭

下一篇

三藩兵力70万,满清兵力20万,为何吴三桂最终无法“反清复明”?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