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隋唐风云:身背骂名的杨广,其实才华横溢,历史错怪了他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隋唐风云:身背骂名的杨广,其实才华横溢,历史错怪了他
收藏 0 0

一说到隋炀帝杨广,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代昏君,荒淫无度,只知在后宫与妃子整日享乐,不理朝政,使国家慢慢灭亡落得他人手中,人们给他黑化的太严重,但其实他还有另一面,他其实登基后为国家也是做出了不少贡献,人们比较熟知的科举制,就是他先推行起来的,使更多文人从而重用,而且他本身也是一个有谋略,有才华的人,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般是个完完全全的荒淫皇帝。

隋唐风云:身背骂名的杨广,其实才华横溢,历史错怪了他

杨广剧照

在他年少时,是个足智多谋的人,13岁就被封为晋王,在19岁那年,举兵平定陈叔宝,将他带回京,立下了功劳,接着又举兵征战过很多次战役,都屡立战功,一时间名声大噪,在那时,他的处事风格都特别低调,对人态度都很谦和,所以引来很多大臣们的欣赏,其实他也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后来他父皇和哥哥出现了矛盾,他抓住机会趁虚而入,因为以前的战功赫赫再加上已经收获了很多大臣的支持,成为了太子。

隋唐风云:身背骂名的杨广,其实才华横溢,历史错怪了他

李世民剧照

人们对他最有争议的就是杀父弑兄,在父亲重病后,他就想提前考虑父亲的后事和以后自己登基的事宜,于是就给大臣写信让帮他一起想办法,不料这封信误打误撞传到了他父皇那里,他父皇得知后大怒,紧接着杨夫人又告状说杨广对她无理,他父皇心想这个畜生,怎么能把国家交到他的手里,于是就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杨广之后为了再次夺取储君之位就假传旨意秘密关押了很多人,随后隋文帝去世,杨广即位。他上位后就逼他的哥哥杨勇自尽,虽然他确实是有杀父的嫌疑还逼死自己的哥哥,但在历朝历代中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也有很多,就比如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谁人不想做皇上,其实他的做法也可以理解,更何况李渊当时还是皇亲国戚,不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举兵起义了么。

隋唐风云:身背骂名的杨广,其实才华横溢,历史错怪了他

杨广剧照

杨广开凿大运河当时也引起不小的反响,百姓一度以为他只是为了自己享乐,日后迅游江南时候更加方便,其实不竟然,当时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地区产粮食丰富,想要将粮食运到北方光靠陆地运输是不够的,所以开凿了大运河为日后运输做出巨大的贡献,当时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贯穿南北的交通,加强南北的统治。所以这一点上杨广做得非常对。也可体现出他的壮志雄心,想要更进一步管理好国家。

隋唐风云:身背骂名的杨广,其实才华横溢,历史错怪了他

李渊剧照

对于他的荒淫无度,历史上只有他和他父皇的妃子有染,其他也没什么具体加载了,可后来李世民和他的儿子都可以共享一个女人武则天,那杨广为什么不可呢?只是后人对他的黑化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以至于做什么都是错误的。

隋唐风云:身背骂名的杨广,其实才华横溢,历史错怪了他

杨广剧照

他随后还推行了科举制度,使很多的寒门学子有了出路,科举制度也在日后的朝代里有着很深的影响,并且在他即位后大力精简了机构,削弱了贵族势力,使国家的管理更简单的多,那他做了这么多利国的事情为什么还导致隋朝灭亡呢,原因就是他太过自满骄傲,只会彰显自己的功绩,不考虑百姓,在开凿大运河的同时还在洛阳修建了豪华宫殿,以至于花费了很多的财力,还频繁发动战争,导致国库空虚,百姓哀声连载,但他依旧一点收敛也没有,只会彰显自己的功绩,并不考虑百姓,最后因为他挥霍无度和贪图享乐使得隋朝逐渐走下坡路,后来使李渊有机可趁,发动起义,导致隋朝灭亡。虽然因为他的过错导致隋朝灭亡,但他并没有后人传的那么不堪,在他即位后确实做了很多贡献,只是被后人黑化的太厉害,以至于他的功劳就被人磨灭了。

参考文献:《隋书》

上一篇

隋唐风云:李隆基穷途末路,被逼杀死杨贵妃,做了太上皇却很落魄

下一篇

隋唐风云:李世民心中最爱的女人,原来是她,武则天根本没可比性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