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浅谈二十二:朱棣立太子犹豫不决,因为一个原因,才决定立朱高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浅谈二十二:朱棣立太子犹豫不决,因为一个原因,才决定立朱高炽
收藏 0 0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但他的脾气秉性却和朱棣完全不像,尤其是他长相肥圆,多达200多斤,有时走路都需要侍卫搀扶,朱棣觉得他一点没有帝王风范,在他心中喜欢的其实是次子朱高煦,他的行为作风简直就是他父亲的翻版,而且在靖难之役时英勇作战,立下不少功劳,并且长相英俊,朱棣十分喜欢他,本想立他为太子,但是很多大臣都力荐长子为太子,最终朱棣考虑到这个原因,所以就下定决心才立朱高炽为太子。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解。

浅谈二十二:朱棣立太子犹豫不决,因为一个原因,才决定立朱高炽

朱棣剧照

朱高炽性格非常柔和,待人温和,从小就喜欢一个人独处,所以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因为举止十分得体,深受他的祖父朱元璋的喜欢。有一次朱元璋派他检阅军队,可他迟迟都没有回来,朱元璋问其原因,他却说天气太冷,让士兵吃完早饭等身体暖和了,再来检阅也不晚,从这点可以看出他十分善良,有一颗仁慈的心,这让朱元璋对他引起了注意,还有一次,朱元璋把奏章给他看,他从各个方面进行清楚的分析,并很快抓住其重点给朱元璋汇报,这下让朱元璋对其特别满意,十分欣赏他这个学识渊博、性情柔和的皇孙。深受祖父的喜爱。

浅谈二十二:朱棣立太子犹豫不决,因为一个原因,才决定立朱高炽

朱高炽图片

但在父亲朱棣眼里,却不把长子当回事,相反的是他并不喜欢他这般柔弱的性格,认为帝王就应该有大将风范,应当霸气才行,这般柔柔弱弱怎么能撑起一片天,更不放心把江山交到他的手里,怕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以后皇位被他人夺取。虽然他性格柔顺,但他绝不是窝囊废,在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他派朱高炽留在北平守城,那时有很多精兵强将都被派出在外作战,剩下的大多都老弱病残,可当朱允炆派军队攻打过来时,朱高炽拖着自己笨重虚弱的身体,率领着残余士兵,顽强抵抗了对方的五十万大军,期间朱允炆还专门给朱高炽写过信希望他归顺朝廷,但朱高炽却看也没看,等父亲回来直接交到了他的手里,可以看出朱高炽的赤子之心,从而也没有上了朱允炆的反间计。

浅谈二十二:朱棣立太子犹豫不决,因为一个原因,才决定立朱高炽

朱高煦剧照

1418年,朱棣北征,让朱高炽监国管理事务,但他心里其实并不信任他能完成重任,就私下派几位他信任的大臣监督朱高炽的一举一动,将其汇报给朱棣,可见他并不放心朱高炽。然而朱棣有一个儿子却和自己十分相像,就是他的次子朱高煦,当年在靖难之役时,朱棣把次子带在身边在外作战,为了鼓励他奋勇杀敌,对他说“世子多疾”,暗指朱高炽体弱多病,以后想把皇位继承给你,这点可以看出,在朱棣的心中其实更想让次子为继承人。随着他的年龄日渐增长,立太子一事必须提上日程来,因为长子待人温和,秉性很好深受众臣爱戴,但朱棣心中却更偏向次子,这让他犹豫不决。

浅谈二十二:朱棣立太子犹豫不决,因为一个原因,才决定立朱高炽

朱元璋剧照

最后在朱棣经过几番纠结,决定选择长子为太子,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有一位大臣解缙对他说“朱高炽有一位好儿子”,朱高炽儿子朱瞻基从小就颇有能力,深受朱棣喜欢,他也是考虑到日后他喜爱的这个皇孙能顺利即位所以才决定立长子为太子,而且长子也曾深受朱元璋的宠爱。朱高炽能顺利当上太子很大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

浅谈二十二:朱棣立太子犹豫不决,因为一个原因,才决定立朱高炽

朱瞻基剧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他凭借着自己的儿子上位,但他当了皇帝后并不像大家想的那般,他即位后,就停止兵戈,开始大力发展生产,从军事、政治、经济上大力实行改革,为国家日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基础,还平反了朱棣时期制造的很多冤案,让他们都得以安置恢复了官爵,并且废除了一些严酷的制度,还减免受自然灾害人的税收,并给他们提供免费的粮食和救济物品。但可惜的是因为身体虚弱,只做了8个多月的皇位就驾崩了,虽然在短短的时间里,但他所做的这些深受到众人的好评,让后人也永远记住了这个好皇帝。

参考文献:《明史》

上一篇

浅谈二十三:朱高炽在位8个月,却获得一致好评,实则他掌权许久

下一篇

浅谈二十一:朱高炽上位后好评不断,却8个月驾崩,竟是谋杀?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