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工人挖水渠时挖出古墓群,出土一把青铜剑,专家研究后:这不可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工人挖水渠时挖出古墓群,出土一把青铜剑,专家研究后:这不可能
收藏 0 0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湖北省江陵地区连着两年遇到干旱,当地农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于是,政府决定从荆门漳河修筑一条水渠,引水灌溉江陵地区的一部分农田。1965年底,水渠已经延伸到纪南城西北7千米处时,施工队发现这里的土层与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它土质疏松,似乎曾被人挖过。会不会地下有古墓?施工队将这一消息告知给了考古专家。

工人挖水渠时挖出古墓群,出土一把青铜剑,专家研究后:这不可能

专家闻讯赶来,经过勘测,发现地下埋藏着古墓,还不止一座,初步预估有50多座,这便是后来的望山楚墓。专家在其中一座古墓里,发现了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专家将剑带回去研究,想知道其主人是谁。

工人挖水渠时挖出古墓群,出土一把青铜剑,专家研究后:这不可能

经过测量,这把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身修长,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有蓝色玻璃镶嵌,背面则镶嵌着绿松石,剑正面还刻着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所以,这把剑的主人是越王勾践,故专家将这剑称为“春秋越王勾践剑”。

工人挖水渠时挖出古墓群,出土一把青铜剑,专家研究后:这不可能

既然这剑是春秋时期的产物,为何它历经千年,都未生锈?为了解开这个谜题,专家利用现代技术,把剑放在X光下照射,想研究其成分。检测的结果让专家大呼:“这不可能!”因为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为铜,夹杂着很少的铅和锡。由于剑处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无法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接触,所以它千年不腐。

最重要的是,剑身和剑柄竟然是分开锻造的,也就是说剑身和剑柄先是两部分,各自锻造完成后,工匠再用特殊的手段合成。然而,古代并没有关于合成锻造技术的记载。这意味着,我国古代的锻造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越王勾践剑的锻造技术,让专家对春秋时期的锻造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它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是目前已经出土的青铜器中的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给专家研究越国历史和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工人挖水渠时挖出古墓群,出土一把青铜剑,专家研究后:这不可能

后来,越王勾践剑成了国家一级文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之前,该剑在我国国内一直是“藏而不展”。直到1999年4月,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越王勾践剑才被运到北京,作短期展出,展示给人们。据了解,该剑现被收藏

上一篇

她曾是红极一时的女星,25岁吞下安眠自杀,30万人为她送葬

下一篇

日本侵华时,乔家大院为何没有遭到日寇毒手?只因门口挂了样东西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