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鲁迅一生最大的论敌,但在鲁迅病逝后,此人却拒绝说鲁迅一句坏话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鲁迅一生最大的论敌,但在鲁迅病逝后,此人却拒绝说鲁迅一句坏话
收藏 0 0

“我不同意你,我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你也可以如此。”这是如今社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能让双方交流比较和谐融洽。可在民国文坛,如果彼此不同意,可能就没这么简单了,直接用文字开怼。所谓政坛有政敌,文坛有论敌。在民国文坛上,鲁迅和梁实秋之间长达九年的论战(笔战),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从1930年开始,两人因争论产生了100多篇文章,字数达到40万,内容涉及了教育、文学、翻译、批评、政论等诸多方面。梁实秋是正宗的官二代,自幼聪慧。21岁时留学美国,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美国著名人文学者白壁德。

鲁迅一生最大的论敌,但在鲁迅病逝后,此人却拒绝说鲁迅一句坏话

梁实秋深受白壁德的影响,文章逐渐有了精英主义的烙印。1930年,梁实秋发表了一篇名叫《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争议。在文章中,梁实秋写道,“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是国家里只会生孩子的阶级!”、“没有聪明才力的人虽然能侥幸得到资产,但是他的资产终于是要消散的,真有聪明才力的人虽然暂时忍受贫苦,但是不会长久埋没的,终久必定可以赢得相当资产。”

鲁迅一生最大的论敌,但在鲁迅病逝后,此人却拒绝说鲁迅一句坏话

鲁迅向来言辞犀利,看到梁实秋的文章后,气不打一处来,决定“来写它一点。”很快,一篇名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闪亮登场。鲁迅这篇文章标题可是别有用意,“走狗”、“丧家的”、“乏”,这三个词是层层递进“骂”的关系。

当时不仅鲁迅反感梁实秋这篇文章,左翼文学理论家冯乃超也非常反感,他在《阶级社会的艺术》一文中对梁实秋的一些观点强烈批评,“对于这样的说教人,我们要送‘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的。”

鲁迅一生最大的论敌,但在鲁迅病逝后,此人却拒绝说鲁迅一句坏话

可以说,正是冯乃超《阶级社会的艺术》让论战一发不可收拾。别看梁实秋和鲁迅笔战吵得很厉害,两人也仅有一面之缘。梁实秋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曾到八道湾周家找周作人时,偶遇鲁迅。两人论战持续到鲁迅病逝,然而梁实秋在鲁迅去世后,再也没有说过鲁迅一句坏话。

1949年,梁实秋去了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的教授。1964年,梁实秋回顾自己当年与鲁迅笔战时,他用伏尔泰的一句话来形容彼此,“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当时台湾方面将鲁迅书籍列为禁书,梁实秋不赞成这一举动。

鲁迅一生最大的论敌,但在鲁迅病逝后,此人却拒绝说鲁迅一句坏话

有一次,大女儿梁文蔷向父亲询问他和鲁迅当年争吵着什么,梁实秋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恨,只不过两个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其实我还是很欣赏鲁迅的文学。”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上一篇

张作霖的两大保镖,有一个能躲子弹,还有一个爱穿20多斤铁鞋

下一篇

三个强国瓜分了此国, 现在两块地区已经独立, 另一块地区绝不独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