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假如不用核武,有几个国家可以将日本打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假如不用核武,有几个国家可以将日本打败?
收藏 0 0
清末国人自己的宝物,被大儒当成异类毁掉,却成了日本崛起的希望

清朝本是一个很强盛的国家,在康乾盛世的时候,英国虽然已经将手脚开始伸向海外,可是对于当时的满清还是保有亲近的态度。在乾隆时期,更是拍了使团,带着先进技术到国内,希望和乾隆合作发展。

然而当时的乾隆对于海外并不是很感兴趣,以天国自称,还要英国人进行各种跪拜礼,逼得当时来合作的英国人很是不满,之后不久就离开。而乾隆见到对方这种态度,也是选择封闭,不与外界有接触。而枪炮、机械等先进的科技,也统统被打入“奇淫巧技”,被一竿子全部打死,有能力的人上不了位,朝中剩下的尽是些不懂变通、守旧的大儒们。

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战事连连失利,然而就算到了这种时候,那些掌权的“大儒”,依旧在叫嚣着要将“奇技淫巧”全部赶跑,对全新的事物也很难接受。

清末国人自己的宝物,被大儒当成异类毁掉,却成了日本崛起的希望

其中出现过不少革新派,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救国,1841年3月,魏源就奋笔疾书,书写了一本可以称之为“传国宝物”的书籍《海国图志》。里面清清楚楚的记载着如何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是一本介绍西方国家科技技术和世界地理知识的综合图书,非常全面的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历史、制度、风土人情,最重要的还是拥有各种西方科学的学习方式,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巨作。

魏源的本意是想要通过图文的方式,令更多人看懂西方的知识,明白科学的益处,所以在这本书中,没有太复杂的词眼,几乎都是一眼就能看懂的知识。深入浅出,附带各种少见的珍贵图文,将一个完整、简单的前进就这么摆在国人面前,然而却根本没人想要去看!

清末国人自己的宝物,被大儒当成异类毁掉,却成了日本崛起的希望

在书写完成《海国图志》之后,魏源就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本书,随后便联系各大书商印制,可等到销售之后却令他失望不已。

《海国图志》一共印了几千本,3年时间才卖出一本。而造成这件事的原因,是当时识字的人不多,销量只能看一些学子。而守旧的大儒们,将《海国图志》当成了离经叛道的书籍,不仅大量抹黑它,最后还将这本书找出焚烧。

有能力想要治国的,如左宗棠,看完书籍却改变不了什么。没能力的那些却在拼了命的阻止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书商们只能挥泪甩卖,想要将《海国图志》便宜出售,结果非常意外的,正好有商船前往日本时,将《海国图志》带到了日本。

清末国人自己的宝物,被大儒当成异类毁掉,却成了日本崛起的希望

1851年长崎港的深夜,一艘来自中国的商船被查,日本海关将其扣住,检查出违禁品,并且发现了在船上的三本《海国图志》。而这三本书,成了日本涅槃重生的希望。

《海国图志》初到日本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因为它是中文书籍,并且记载的都是奇怪的东西。然而就因为够离奇,后来被日本政府人员看到,在略懂中文的情况下,一时间不可自拔,被里面的内容深深迷住。

于是悄悄地,这本书在日本的高层开始疯狂流传,并且被奉为足以颠覆的“宝典”。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海国图志》就类似于《九阴真经》,学成了虽不说天下无敌,可是也是万中无一。

清末国人自己的宝物,被大儒当成异类毁掉,却成了日本崛起的希望

《海国图志》曾在明治维新中起到不小的作用,日本学者井上靖曾说:“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正因为有这个先进的思想,在1868年时,明治维新运动才得以推翻幕府统治。

清末国人自己的宝物,被大儒当成异类毁掉,却成了日本崛起的希望

在甲午中日战争时,伊藤博文将大清打的落花流水,在访华时,被求教该如何向日本学习,结果他来了一句:“看《海国图志》去”!

上一篇

文弱书生凭一己之力保王朝100年,他死后,一家族为他守墓至今

下一篇

原来古代妃子都是这样侍寝,难怪皇帝都没久活的,真是让人长见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