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她入宫便成一宫主位,无子受尽乾隆宠爱,死后皇帝亲自祭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她入宫便成一宫主位,无子受尽乾隆宠爱,死后皇帝亲自祭奠
收藏 0 0

在我国古代,很多朝代的皇帝为了避免皇子们过度争夺皇位,就会早早立下皇位的继承人也就是太子。一旦有皇子被立为太子,那就意味着他的身份和一般皇子就完全不同了,他是国家未来的储君,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一言一行都象征着国家的威望,所以这是一个充满荣耀和艰难的身份。而且从各个朝代的情况来看,当上太子的人并不一定真的能成为下一任皇帝,首先他要保证自己能活到登基的时候。其次,他还要维持完美的形象,以免被废位。

同为太子,为何朱标备受朱元璋的信任,而胤礽却被康熙处处提防?

朱标、胤礽画像

​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有两位有名的太子,他们的境遇就完全不同。其中一位是明朝的朱标,他备受自己父皇的喜爱和信任。而另一位清朝的胤礽,他的父亲康熙却对他一直是处处提防,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两位皇帝都很爱自己的太子,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早就立了太子。但是关于如何培养自己的儿子,这两位皇帝的做法就大相径庭了。

同为太子,为何朱标备受朱元璋的信任,而胤礽却被康熙处处提防?

朱元璋、康熙画像

​在朱元璋来看,对太子的培养必须是不遗余力的,因此他下令几乎让朝堂上的所有官员都成为了太子的师傅,让百官都要用心辅佐太子。甚至这位皇帝敢于在自己在位的时候,让太子亲自处理诸多机密的政务。更让人诧异的是,他还吩咐官员们,有什么事情都要先向太子奏明,如果太子不能处理再上报给自己,可见他对自己的儿子真的是非常信任。

在这一点上,康熙皇帝却完全不这么想,他对于儿子则是满满的不放心。他在位的时候也让儿子参与政事,但是却不肯真正放手试一试,并且总是提防着太子要夺权。在这位皇帝在位的是,曾经两次将胤礽立为了太子,又两次将其废位,主要就是因为他一直觉得儿子想要夺权。

那么朱元璋和康熙的做法,究竟谁对谁错呢?

其实,这两位皇帝的做法都有自己的道理。

同为太子,为何朱标备受朱元璋的信任,而胤礽却被康熙处处提防?

朱元璋剧照

​首先,我们来看朱元璋,他之所以能够放心大胆的将权力交给儿子,那是因为他觉得儿子是一个宽厚的人,不会想要夺取他的权力。而事实上,朱标确实没有出现过谋逆夺权的心思,就连百官都对他十分赞叹。

朱元璋的政权是从蒙古人手中夺取来的,明朝虽然出现在元朝之后,但是关于皇权的文化却是从宋朝继承而来,也就是说他尊重的是汉唐文化。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最担心的不是儿子会提前夺得自己的皇位,而且那些开国的功臣们会居功自傲,觊觎着皇位。

所以这位皇帝就早早的立下了太子,而他让文武百官都当朱标的师傅,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太子学习如何处理政事,更重要的是让太子与百官之间建立和善、亲密的关系。还有就是,让太子震慑住百官们,不要让百官有不该出现的念头。

同为太子,为何朱标备受朱元璋的信任,而胤礽却被康熙处处提防?

朱允炆画像

​但是朱元璋的计划还是落空了,太子的早逝让他十分悲伤,自己最疼爱、最器重的儿子去世,让大明王朝一时之间就失去了继承人。此时的皇帝并不打算将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打算让孙子朱允炆继位。他明白已经没有那么长的时候,再像培养儿子一样去培养孙子,于是他只好选择了一种决绝的手段——将所有功臣都杀掉,以此来保证皇位的安稳。

同为太子,为何朱标备受朱元璋的信任,而胤礽却被康熙处处提防?

康熙剧照

​而康熙皇帝所处的大清,清朝的文化主要继承于满蒙文化,在清朝早期处理国家大事时采取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文化,也就是说大臣们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从顺治皇帝开始,就开始有意来削减大臣们的权力。当康熙登基以后,他更是大力否决大臣们参政的权力,将皇权进一步的紧握于自己手中。

为了保证皇权的稳定,康熙早早的立下了太子,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完全让皇帝放心。此时权臣们的权力虽然被限制,但是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利用皇子来夺权。因此皇帝在让他们之间互相制衡的同时,还要提防大臣和皇子们联系过密。而太子胤礽也没有让皇帝省心,一而再的犯错,甚至还有了谋逆的想法,让皇帝不能再容忍他,最终将他废黜。

由此可见,朱元璋和康熙确实是两位明君,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境地做出相应的措施,令人佩服。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等。

上一篇

假如秦始皇未能统一六国,中国会和欧洲一样,有小国林立吗?

下一篇

她13岁被逼嫁同学父亲,却一生恩爱幸福,还生下2子2女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