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收藏 0 0

民国时期,报刊经常有人调侃,说陈布雷是“当代军机大臣”。可在我看来,他始终都是一个纯净的读书人。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陈布雷,1890-1948,浙江慈溪人

1920年代末,37岁的著名报人陈布雷,凭借着手中一支笔,打入民国政坛,并迅疾步入蒋氏政府的里层中枢,号称“天下第一笔”,甚至有内部人称之为“首辅”,权势不可谓不浩大。

但他这个人,始终没有官派。他的为人,他的性情,实还是中国文人的本色。正因为本色如此,性情如此,才使得他一步步走向绝路,成为现代中国一个著名的悲剧人物,也予后世无限同情。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李敖

后来,李敖写《蒋介石与陈布雷》,提及陈布雷,自称每每要为之垂泪。他感慨,彼时政坛,陈布雷最不应该死,可偏偏就只他殉死,就是“太书生意气了”,不值得!

陈布雷的死法,确实很“王国维化”。都是一个单纯书生,在乱世中对世界绝望,殉死于纯粹理想。

他出身浙江书香门庭,生长于新旧时代的夹缝,有着“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情怀,也有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的特操,同时确实也无法彻底脱下“士为知己者死”的愚忠意识,乱世江湖中,身不由已,偶然成了文字侍从,并且最终走上了自戕的绝路。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陈布雷与陈诚.二陈号称蒋氏“文胆武将”

过去,我看《陈布雷回忆录》,一个直接感受,就是真是“性格即命运”,总觉得正是以上这三点知识分子性情因素,既让他得以被柄政者看中,平步青云,也导致他最后在王朝宫殿坍塌之前,自愿选择了陪葬。其屈,其冤,其愤,其怒,其泪,其血,都充满悲壮气氛。

1948年11月12日,是陈布雷59年生命的最后一天。那天早晨,他突然找女婿袁永熙闲谈。在南京湖南路508号陈公馆,他从容地对着这位年轻人感慨生平,“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政而不懂政治,于今悔之晚矣”。并且,意味深长叮嘱说: “政治这东西不好弄,你跟怜儿(注:陈女)千万不要卷到里边去”。当晚,他吞下了大量安眠药。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1930年代,陈布雷与家人在杭州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是他临终的最后嘱托。这些话,我们不难看到,他临死前内心最深切的感念:护犊情深,确实也清楚自身的悲剧之源,对现实政治的绝望哀感更是缕缕不尽。

陈布雷一度号称现代中国最闻名的“御用文人”。确实,他后半生始终都处在权力中心。

他是蒋氏最信任的幕僚,“重大决策莫不商于陈”,“领袖文胆”、“总裁智囊”的美称,海内无人不知。可他这个人,最错谬的地方在于,虽居权力中枢,却浑身士大夫气、知识分子做派,对政治、官场本身深恶痛绝。他是真正清高的,存风骨,留底线,从没向上爬的雅兴,且避之唯恐不及。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但他悲剧在于,他又从来都不是一个独善其身式的文人。他对国事天下事,始终不曾置身事外,会安心泰然作“神州袖手人”,是以最终逻辑,很自然地为权力所吞噬。那真是一个政治与社会生活,都极其不正常的时代,不仅不许你成为一个“英雄”,连只想做一个“人”的愿望,都戛戛其难。

只知独夜不平鸣,春鸟秋虫自作声,风蓬飘尽悲歌气,布雷毕竟是书生。他的立身出处、他的动静语默、他的生活态度、他的价值选择,单纯也好,迂腐也好,生死也好,悲喜也好,多少都是一股书生意气使然。也正是这份难得的书生之气,也让他的自绝、伤痛与忧愤,似乎都要比一般人来的更深广,更凄切。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陈布雷与蒋氏——他的后半生和此人捆绑

他真不是一个坏人。死前遗书,“一生自问无愧做人之道, 无负于友朋之期望”,说的自负,说的斩钉截铁,也说的正大光明。以他这样的人,若昊天有灵,真不应该让他承受如此这般凄风苦雨的哀痛,还有彻底家破人亡的结局。

可也许也正因如此,在民国及往后,所有所谓“御用文人”中,他是得到后世最多同情的吧。

陈布雷之自杀,很多人解读原因,是“愚忠”与“尸谏”四字。愚忠,是愚于蒋氏;尸谏,也是谏于蒋氏。

就我个人阅读体会而言,从来觉得如此解释,是很浅薄的,也显示出对陈布雷其人的陌生。因为,这样的解读,完全是封建王朝君臣主仆的框架,更把陈布雷矮化过甚了,将一个充满士大夫气的爱国者直接压缩为一介奴才而已。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陈布雷爱女陈琏(1919—1967),潜伏者,后不得已离婚并自杀

可以说,其说陈布雷是殉于蒋家王朝,不如说他是殉于传统纲常的“道”与“义”,还有多灾多难、四海干戈的现代中国。他的死,是意在显示“此路不通”4个字,也是无言的批判,更是对世界、对国家、对理想彻底绝望的哀告。

本来,从政从来都不是陈布雷的夙愿。他后来所以涉入侯门,完全由报国的道义与责任感所驱动。他出生旧家庭,受的却是新旧兼具教育,人生40岁以前,满怀启蒙之志,曾那么热情地投入新闻界。藏身上海,口犁笔耕,以撰写社论、时评为职志,以敢言无忌著称海内,声名鹊起,被誉为“第一流的政论家”,与张季鸾并称南北双壁。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张季鸾,1888-1942,政论家,曾主持《大公报》笔政

他的真正志向,是读书人本位的“言论报国”。后来的卷入政圈,从其回忆录看,实是眼见乱局更乱,逐渐对国民革命有认同感,认为政治救国比写文章更为速效,所以应召从政。他的选择转变,不是为一己权力,而是服从救世理想的。

也因此,当国事稍有安顿之状,他就会多次请求辞职,也始终在权力中心中维持超然之态,志在做“无名英雄”,连“名字都不愿见报”。早在抗战初期,他就对身边人说过心愿:待抗战结束,国家太平,只求回到南京,“能管理一个寺院”,就心满意足了。

愚忠的思想,他应该也沾有一二,但绝非可完全主导他言行乃至生死取舍的价值观。也所以,他留下的遗书,反反复复祈祷的中心,是“天佑中国”四字,而没有一字说“天佑蒋家”亦或“天佑党国”之类。

他之寻死,不是个人生活走到了绝路,也确实无法用愚忠、尸谏四字,就能轻易打发的。

蒋氏很看重他,并不是当他做幕僚甚且臣仆看。蒋氏为人,可能未免惺惺作态,但对知识分子确实一直很礼遇,对陈布雷始终有“执弟子礼”的表态与谦恭,称呼陈也从来不直呼其名,而恭为“布雷先生”。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陈布雷浙江老家故居

陈氏对于此点,不会没有知遇之情,也不会没有感激之意。可他的价值观念,是新时代的民主平等观,而并非是封建王朝式的,所以他对与蒋氏的关系认知,绝非君臣主仆的架构,是很公私分明的。这一点,我们如今看《陈布雷回忆录》,还有陈立夫、陶希圣诸人的记述文字,并不难辨析清楚。

1948年11月12日那个深夜,他吞下大量安眠药,气绝于凌晨,终年59岁。身后,仅留有全部存款金圆700元,按当时物价,只能购买大米40斤左右。后来,香江那边有报刊说他是对蒋“尸谏”,是“愚忠”,乃至衍为流行说法。实际上,他的秘书蒋君章、他的同僚陈立夫等人,早已说明绝非如此。

他的死,是死于对国家的绝望。他的秘书回忆说,临死前的数月,他每日公余,都站在后窗眺望。那里看出去,是山西路,能看到日常出入的百姓,而那时,社会已然饿殍横呈,每日街上都有抢米风波发生。陈布雷每次静站,表情凝重,若有哀凄之色,无语而退。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通货膨胀时期的上海,买瓶酱油要扛一麻袋纸币

写于那个深夜的遗书中,他如此写道,“我鉴于自身体力精力脑力之衰弱,实觉已不能再对国家非常时期作丝毫之贡献,偷生人世,已无意义”;他最后叮嘱子女后代,“汝等务必尽忠于国族, 自立于社会,勤俭正直,坚忍淡泊,以保我家优良之家风”。

他实在不是为愚忠而死。他是为国而生,为国而死,六神所注,生命所关,都是国家与人民。他看着看着自己所谓的“信仰”与“理念”,全部在现实前崩塌,转不过弯来,才索性用生命为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送行。

最让我感慨的,其实不是陈布雷一己之身的命运。而是他们家族百年来,造化弄人到可谓荒谬的曲折路程。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陈布雷与幼子陈砾

陈氏本人,论身份归属自是铁杆国粉,不惜与之偕亡;他子女八个,却没有一个继承者,相反竟有4位儿女是我方阵营的潜伏分子,爱女陈琏及幺儿陈砾等,最终也因此而或惨死,或受尽凌辱。

现存的一个孙子,到了当下,竟然又摇身一变,成为对岸鼓吹毒说的著名旗手。一门三代,即亲即敌,让人啼笑皆非,也足以让中国历史镂心刻骨。这种家族的分裂和反差之剧,中国历史上,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应该也是找不出第二例的吧!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群众自发拜祭位于杭州九溪的陈布雷墓地

陈布雷也好,陈氏家族一门也好,他们的命运,岂止是一家一姓之事,实是中华民族百年来辛酸、苦难、悖谬的缩影。真是“一家担尽古今愁”吧。

“文胆”陈布雷,到底因何自绝?身后700元全部身家,让李敖落泪

上一篇

中国人为何不吃猫肉?原来李时珍早就已告诉我们答案,味道不佳

下一篇

武则天和狄仁杰究竟是何关系?在遗物发现8字,并非只是君臣关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