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朝军队胸前的“勇”和“兵”有什么区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朝军队胸前的“勇”和“兵”有什么区别
收藏 0 0

但凡是在一个团体之内,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部分分层。小到我们最常见的班集体,大到整个国家,都包含有很多不同的部分。在古代的军队里面也当然也不例外,像是我们常知道的就有皇帝的私兵和国家的公兵之分,因为组成的目的不同,所以他们的工作也是不同的。在我们现在厂经常看到清朝电视剧里面,有很多剧情都是需要军队出现,观察仔细的人则会发现,这些军队有的时候前面的字是”兵”,有时候字是”勇”,虽然说在电视剧里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太多差别,几乎都是为了作战打仗而存在,但不论是从组成的人员,还是部队分工这两支部队其实都是有很大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清军胸前的“勇”字和“兵”字有何用意?看完让你长见识

清朝军队胸前的“勇”和“兵”有什么区别

在清军还没有入关的时候,部落内部的军队制度主要是八旗制。其实八旗制刚开始只有4旗,后来因为努尔哈赤征服的地方逐渐变多,四旗也就不足以管理全境了,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努尔哈赤又增加了4旗,这样可以更好的管理整个部落。后来清朝军队夺取政权之后,这个制度也被他们延续了下来,所谓的八旗子弟兵也就从这里而来。所以说,前面别了”兵”这个字的士兵,一般都是满族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皇亲国戚,他们中间的很多士兵都是满族人的嫡亲子,所以在地位和待遇上面,他们都比其他军队要高上不少。

清朝军队胸前的“勇”和“兵”有什么区别

但是话又说回来,毕竟满人也就那么一些,再加上清朝的疆域扩大了很多,不管怎么算有些人都支持不了清朝全部的兵力需求。所以出于无奈,他们不得不吸收大量的汉人进入军队,因为汉人实在太多,所以组成的军队数量也所以组成的军队数量也是极其庞大的,而由汉人组成的部队最后就被命名为绿营军。

清朝军队胸前的“勇”和“兵”有什么区别

不过八旗兵是他们的嫡系部队,并且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军队里面的一些职位其实是世袭的,这么长久发展下去,就导致八旗子弟兵里面士兵素质全面下降,而且,他们还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而相反能力更甚的绿营兵,不仅地位上比不上他们,就在资源上也比他们也缺了很多,最后绿营兵逐渐代替了八旗兵在军事上的地位。不过绿营兵受到重视之后就逐渐膨胀了起来,慢慢的也开始变得像八旗兵一样没用。

清朝军队胸前的“勇”和“兵”有什么区别

无奈的清政府没有办法,只能组织起来一支日常军队,有用的时候就组织起来,没用的时候就解散,既能增加兵源,也可以减少军事支出。而这支日常军队,胸前就有这”勇”字。

上一篇

清朝绥远将军坐镇北方,正一品有多大的权利

下一篇

康熙的四大宠臣,助他开创盛世,他们都是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