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收藏 0 0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西游记》中大家都喜欢孙悟空,喜欢他的威风凛凛,喜欢他的叱咤风云,他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盖世英雄。

可是等到时间把《西游记》磨了一遍又一遍,却发现很多以前没注意的到角色,也慢慢地懂了。

在整个取西经团队中,最低调的绝对是沙和尚了。

其他人的故事总是精彩纷呈,属于他的却寥寥可数。

甚至连白龙马也都有一段叛逆往事,沙和尚却除了任劳任怨外,什么让人有印象的点都没有。

但是沙和尚可不是个普通人呀,他被贬前的身份可是天庭的卷帘大将。

卷帘大将的职责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工作肯定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出行的时候,殷勤地帮他们把前头门帘卷起来,然后吆喝着:皇上您慢走,下次再来呀。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卷帘大将的职位跟卷帘没多大关系。

他更接近于玉皇大帝的贴身护卫,而不是只会卷帘子的大内总管。

众所周知,贴身护卫可不好当。一是得武艺高强,二是得心思细腻。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当得好的话,说不定就能像卫青那样一朝得势,鲤鱼跃龙门。当得不好的话,又很容易因为帝王一时的喜怒,就被咔嚓掉了。

沙和尚就是没当好的那种,因为打碎了琉璃盏,触犯天规,被贬出了天庭。

沙和尚跟取经团队的其他人不大一样,他没有什么普度世人,修成正果的梦想,他就是把取经当成了一个本分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去做了。

他的本分性子跟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沙和尚成仙前,资质不高,也就是有点蛮力,属于草根阶级。“云游数十遭,才得遇真人。”

“三千功满拜天颜”,花了很久的功夫才最终被天庭录用,成为了一名天官。

如果放在现在,应该就是死磕公务员考试的典型。没有太多天赋,但是靠着努力,终于钻进了公务员的队伍。

以沙和尚的前半生来看,卷帘大将应该就是他事业的天花板了。他也很踏实,勤勤恳恳,可以说如果不是打碎了琉璃盏,他肯定不会考虑跳槽换工作,绝对就在天庭养老终身了。

但是实在没办法,他被天庭开除了。

人到中年,却落得凄凉无比。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好不容易同事赤脚大仙替他求情,没有判死刑,只是贬到了流沙河东岸,却还要遭受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的酷刑。

只能说一个惨字。

没办法,虽然失业了,但是生活还是得继续下去。

有人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最近有一个西天取经的创业队伍做的不错,要不要去加入他们。

沙和尚立刻有了心动。

但是他好歹是天官队伍出来的,加入其他创业公司不能太随便,他决定试试看取经团队的水平。

第二十二回猪八戒大战沙和尚,三次的交手,第一次“他两个来来往往,战经二十个回合,不能分胜负”,第二次“二人整斗有两个时辰,不分胜败”,第三次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

于是沙悟净有了一个“心悦诚服”的借口,开开心心地加入了取经团队。

毕竟论本事,孙悟空肯定比猪八戒强,那自己跟着他们肯定不会吃亏。再加上,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比卷帘大将还高一级,跟沙和尚一个系统出身的。这样以后,跟别人说自己在创业的时候,也不至于太丢人。

天蓬元帅能做的事,卷帘大将怎么不能做呢。

但是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性格上还是很不一样。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猪八戒原来统兵在外,骄奢淫逸惯了,性子很随便。但是沙和尚就不一样了,天天跟在皇上后边服侍,每天考虑的其实是关系来往,和帝王心术。

玉皇大帝放个屁,他都能嗅出来是什么意思。

但是在取经团队里,他最骄傲的技能没啥用。

一个心如止水的得道高僧,一个看到漂亮小姑娘都要一棒子打死的泼猴,一个贪吃好色的猪头。

跟他们交往,根本不需要小心翼翼地拿捏关系。

于是沙和尚也就想开了,自己就跟着取经团队混日子就行,他们吃鱼他喝汤,他们当菩萨,自己当罗汉。

他把创业当做一份工作来完成,虽然不出色,但是不出错。

我们觉得沙僧不出色,就是因为他半生磨炼出来的小心翼翼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他也一点没有抱怨。

抱怨能有什么用呢?没有伯乐,没有用武之地,这不是人生常态么?

日子该过还是得过下去。

沙僧虽然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

但是你看,在西游记里有好处的时候,他也全都没有落下。

偷人参果那一回,孙悟空往下弄,猪八戒在下面接,沙和尚不知所踪,坏事他们两个干,沙和尚就不掺合,是吧!

然后回来分赃了,沙和尚问人参果是怎么来的,孙悟空说偷来的,沙和尚这个时候也不说什么了,低下头吃他的人参果,反正也不是我偷的。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要被发现呢,唐僧也只会骂孙悟空和猪八戒,关我屁事。这个中国人有句古语叫做:闷声发大财。

再说到这个通天河那一回,孙悟空不通水性,就让八戒和沙僧下水,一个天蓬元帅一个卷帘大将,水性都比他强。

这时候沙悟净又说话了:“我们两个把妖怪引出来,你在岸上等着行吗?”

大家看到了吗,他俩引妖怪出来,然后让孙悟空一棍子拍死,万一这妖怪有后台呢,被打死了也不算我的,责任我可担不起。

结果,这金鱼是观音菩萨的,这要是被沙和尚拍死了,他还想回天庭?哼哼,做梦吧。

所以,沙和尚这一路上都是看得非常清楚的,这些个妖怪都是有后台的,轻易动不得啊!

到此,你应该都看明白了。

在取经团队里,最不常说话的沙和尚,反而是个人情世故学家。

沙和尚在师徒几人中,是最冷静分析事物的一个,只是不轻易露出来。

再来看看红孩儿那一回了:红孩儿抓了唐僧,孙悟空知道他老子是牛魔王,孙猴子高兴啊,那是我结拜大哥,杠杠的!

孙悟空要去找红孩儿时,沙悟净出来说话了:大师兄,俗话都说了,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你五百年没找过人家了,人还认你吗?

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他很懂得人情世故,中国还有句古话说得好嘛——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几百年没找的亲戚,能好说话吗?孙悟空呢,非得去找,结果不是被红孩儿烧得差点毛都没有了。

在整个取经团队里,沙和尚永远是那个看起来做事最多,但真正的大事却永远不去担着的那个。

团队的杂事杂活他都愿意去做,但是战略规划和冒风险的事情,他都会小心的避开。

他看得清自己的定位,他就是个打工仔,他没有太大的野心。

所以,在最后他只被封了一个金身罗汉,连小白龙都封了个八部天龙广利菩萨。

但是他很知足,知道其他人天赋背景都比自己出色,自己只要不出错就行。

沙和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经历中年磨难的人,比起神通广大的师兄弟们,却也更加接近寻常的我们。

有的人说沙和尚在《西游记》里只有四句台词:“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啦!”、“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啦!”、“大师兄,二师兄和师父被妖怪抓走啦!”、“……(自己被抓走了)”

说的越少,错的自然也越少。

人到中年,已经习惯掩藏起自己生活的不易。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日子偶尔也会像老沙那样,苦一阵子。

突然地失业,突然地落草,突然地秃顶。

但是可以学学老沙的处世之道:

少说多做,明哲保身。

即便心中人仰马翻,也要装出一脸盛世安宁。

将苦和难存在心中,踏实地将生活当做工作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学会知足,学会拿捏,学会放下。

敢问路在何方?其实,路在脚下。

上一篇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四种修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