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前后两次称帝,皇位被多人觊觎,​唐睿宗​李旦如何保全自己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前后两次称帝,皇位被多人觊觎,​唐睿宗​李旦如何保全自己
收藏 0 0

一说起唐睿宗李旦,他做过皇子,亲王,皇帝,太上皇,一共前后2次称帝 。其间间隔了20年。其中皇位被妈妈惦记,儿子惦记,哥哥惦记,他侄子惦记,给人以软弱不堪,难成大器的感觉,身处在权力斗争的旋涡,这些又岂是他可以决定的呢。

前后两次称帝,皇位被多人觊觎,​唐睿宗​李旦如何保全自己

第一次皇帝之旅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李显继位,不久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此时的李旦赶来接班,开始第一段皇帝之旅。

公元684年上任到公元690年这6年间,李旦虽是皇帝,但是实际权力还是由武则天控制,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这几年中,实在是过的胆战心惊。

突然,武则天出题了,在公元686年正月的一天,武则天说要把权力让给李旦,这是一道答错了就会死的题啊。

机智的李旦交上了”奉表固让”,表示自己能力不足 ,希望武则天继续带领大家共创盛世。(毕竟李旦也不想死啊)

公元690年九月初三,有人游行,让武则天称帝,赐皇帝姓武氏。(武则天之前找到经书中女人做皇帝的故事,奠定了皇位的宗教合法性)

这么明显,李旦能看看不出来么,于是,不仅辞职了,还把自己的姓都给改变了。

之后的李旦,皇帝生涯结束了 ,只是被送了一个”皇嗣”的虚名,他没有远离旋涡的中心,顶着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嗣”艰难的生活着。随时都有被暗杀,被废掉的可能。

前后两次称帝,皇位被多人觊觎,​唐睿宗​李旦如何保全自己

第二次辞职

八年后,圣历元年,庐陵王李显被派回到首都。此时,李旦早已经看穿一切,精明强干的李显回到首都,自己就很危险。于是赶紧主动辞去”皇嗣”的职位。

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然争不过哥哥,还不如早早辞去。既不会让武则天为难,也不会破坏兄弟感情,省的别人加害的危险。于是,他变成了相王。

第三次辞职

武则天晚年宠信二张,朝局混乱,李显和大臣发动”神龙之变”,李显登基。李旦被授予”安国相王”和”太尉”的荣誉称号,李旦辞去”太尉”。不久李显当”皇太帝”,这是权力旋涡,李旦是不会去的,又果断辞职。四年之后,李显被韦后安乐公主杀害,15岁的儿子李重茂接班。不久又被自己的堂哥李隆基、姑姑太平公主夺位。王朝到了这个地位,李旦不得不登基称帝,稳定局势。

公元712年七月的一天,天空恰巧飞过一颗彗星。太平公主认为机会来了 ,就要星象学专家向李旦报告,说是彗星出现意味着要”除旧布新”,太子就要上台了。

前后两次称帝,皇位被多人觊觎,​唐睿宗​李旦如何保全自己

皇帝在位,讨论太子上位,这是大忌。那不得杀了太子,来一场血腥大屠杀,太平公主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李旦决定,为了避免灾祸发生,那我就现在退休,让太子提前上位吧,安稳最好,不要打打杀杀了。于是将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己成为了太上皇。

权力的旋涡,一旦身在其中,岂是你能选择的,是选择活着,还是勇敢的冲锋去死呢。毫无疑问,厌倦斗争的李旦,选择安稳的活着,其他的随波逐流吧。

上一篇

真实的​程咬金​并非小说“混世魔王”,而是顾全大局的忠义君子

下一篇

隋唐英雄中谁的武器最牛?​李元霸​与裴元庆上榜,第三是谁?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