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收藏 0 0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晋高祖司马懿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宗白华曾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魏晋时期,服药与饮酒之风却极度盛行

一、 魏晋服药之风

魏晋时期文人或盲目跟从,或逃避现实,或反感现状,总之,服药的理由各有不同。“皆操不死之药”可以说是古代服药的源头。自此以后,历代君王服丹之风,百姓服药之风不断盛行。何晏,魏晋时期玄学创始人之一,是魏晋时期服药之风的开拓者,极其喜好五石散。自何晏之后,许多名士趋之若鹜,服药之风在魏晋时期盛行。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主要以矿药石为主。“常当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服此方之后身体燥热,喜好寒食,故称为寒食散。“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唯酒欲清,热饮之,不尔,即百病生焉。”“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寻也”。何晏首次尝试五石散并不是因其有什么特殊功效,只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罢了。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五石散原料

  •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何晏曾说过“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何晏服药的原因由此可见。服药还可“驻颜”,古代社会人们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服药的这种结果足以吸引众多名士趋之若鹜。更有寻求放荡生活的需求在内。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就会有弊。我们之前提到过何晏曾说过服药后“神明开朗”,事实上“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幻想频发。司马懿曾提过何晏的死因“六朝贵游,动云散发,蕴寒生熟。辄丧厥躯。假令何晏不诛,亦终夭殁”。司马懿认为何晏服药导致身体各功能下降,最终过世。无独有偶,管辂曾说过“何之侍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鬼幽者为火所烧”。可见,药已经对何晏的身体下手了。

除了幻觉,五石散的副作用还有会使人性格暴躁,最好的例子就是嵇康。嵇康性格暴躁,他自己曾评价到“吾直性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尔”。嵇康也被称为“性烈而才俊”。嵇康性格的暴躁不仅仅因为自身基因的缘故,后天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药物的副作用已经在我们的身体里慢慢渗透,在不经意间毁坏我们的身体机能。久而久之,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最终夺去我们的生命。而何晏的“明星效应”在魏晋时期刮起了一阵服药大风。

二、 精神食粮“酒”的过度消耗

酒,可谓是古今中外人尽皆知的“宝物”。古代文人雅士喜欢饮酒作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在其酒酣微醺之际创作出的,为后人传颂。

唐朝大诗人李白便是最好的例子,“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还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而在魏晋时期,饮酒不单单是微醺,已经演变成了酗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诗。自古以来,酒都备受喜爱,可魏晋时期对于酒的偏爱有些过头了。《世说新语》中曾说“名士不必须有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不仅仅文人墨客喜爱,当朝皇帝也是喜爱至深,晋元帝司马睿更是嗜酒如命。”可见,饮酒之风在魏晋时期的影响之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竹林七贤”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他们是饮酒爱好者,也是酗酒的领路人。刘伶曾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斛解酲”。嵇康也是一位爱酒人士,他的《酒会诗》中有“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索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的名句。

阮籍的饮酒嗜好也不占下风,《晋书》中载“籍由是不与政事,遂酣饮以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东晋有位名士曾评价阮籍“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此评价可谓恰当至极。“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这便是阮咸在宗族聚会时的饮酒再现。“竹林七贤”个个都是饮酒高手。

孔融,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之一,“孔融让梨”一直都被用于教育孩子的典例。孔融,也是一位爱酒人士,“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陶渊明的爱酒也是被人津津乐道,其饮酒诗也被后人传颂至今。他曾评价自己“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酿酒需要的粮食众多,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记载,东晋一郡断酒一年,省下的粮食可超过本郡的田租数。可见,魏晋时期的饮酒风气可以说是全员参与。“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晋人饮酒的风气在历史上都是一绝,酗酒在晋人文士之间也成了独特的标识。“引以曲水流殇”,“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三、 动荡社会下风气却不减

上文我们提到了魏晋时期的服药饮酒之风,那么这种风气究竟为何盛行。除了何晏等人的“明星效应”外,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促使服药之风盛行的原因。

1、精神寄托转变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儒家的地位一度下滑,失去权威。于是,人们又把目光转会到了老庄思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兴起。

儒家思想对人影响很深,它提倡忠君为国,提倡忠义。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东汉末年,社会不安,外戚专政“窃取朝政,临逼主上。淆乱君臣之义。”,使得士人痛心疾首,士人争相觐见,觐见忠言,然而他们的下场是悲惨的。这无异于给了这个时期的士人们当头一棒。也就是在这时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士人们在这样的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被迫进行了思想上的转变。儒家的积极入世、忠君报国深深影响着士人,但现在他们被迫进行了思想转型,崇尚玄学,崇尚清静无为。在此刻,他们需要的是内心排解,需要释放情感,服药与饮酒便成了最好的选择。服药,追求长生不老,但也是他们不满现实的发泄。饮酒,麻醉神经,麻醉思想。他们防止自己的胡思乱想,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逼迫自己远离现状。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2、环境时局的逼迫

政局混乱。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最是混乱。朝代大多都是短命王朝,更替频繁。在这样的动乱的政局下,士人们也满眼失望。他们对现实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不得以只能寻求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

政治破坏。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当时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有了客观的选人标准,并三年检定一次,在制度的制定上也是很严谨的。可是,中正的官员大都是出身世族,在选官的时候难免会受到影响,更何况中国自古就是个人情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官员自然都希望选自己信任的,能够调遣的人当官,也算是一种人脉。于是,他们免不了要徇私舞弊,官官相护,往往只看门第,而忽略人们的才德。说白了,这些官员就是想卖个人情,而这个人情恐怕只有世族才能领得起。造成了“上品无豪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在这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要逃避现实,挣脱现实,反对封建,追求个性张扬、精神自由。饮酒可以让人们在醉态中翱翔,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麻醉自己,可以作出不朽的诗篇。人的潜意识是可以在醉态中显露出来的,人们可以一酒作为挡箭牌,控诉这世道的不公。借酒消愁,控诉官场黑暗,揭露形形色色的官场人性。借酒消愁,发泄心中不满的牢骚。可醉态终不会长久,酒醒之后还是委屈,还是压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服药、饮酒,展现了个性的独特,精神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也是为什么魏晋时期政治最坏,而思想最解放的原因。

“最苦痛的时代:为何魏晋时期名士服药饮酒的风气盛行?

四、 总结

曹操曾说过“这大概是吃药和喝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熟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无论是服药,还是饮酒,都是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方式。越是这样动荡的社会,越是容易压抑人心,处处不得志。思想、社会各种因素交织而成,造成了魏晋时期独有的服药、饮酒之风。

参考文献:

1、《魏晋玄学的物化——服药与饮酒》卢亚菲

2、《魏晋文人饮酒行为和仙意向的联系》余莹

3、《论寒食散的缘起及其利弊》周潇湘

4、《魏晋名士服药释》刘康德

5、《魏晋名士嗜酒的演变》 顾晓雯

上一篇

霸王项羽曾力能举鼎,世界冠军能举起来吗?当时的鼎又有多重呢?

下一篇

金雁真的能超越时光限制,逾越百年而不朽?鲁班留给后人太多传说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