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刘备才是“扶不起的阿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刘备才是“扶不起的阿斗”
收藏 0 0

刘备的基本情况

在讨论刘备的时候,我们要先说一下其祖刘邦。这两人经历不可不称为相似:

1、均出身低微:一个混吃混喝的流氓,一个则是织席贩履的走卒;

2、两人都有君王品质,知人善用:刘邦有萧何、张良和韩信等,刘备则有张飞赵云等猛将和诸葛亮等谋士;

3、两人都以蜀地为据点而图霸天下。

刘备才是“扶不起的阿斗”

而且,刘备还有刘邦不曾有的便利,那就是他处处炫耀的“皇叔”身份。这在当时人心向汉的大环境下,刘备很得人心的。刘备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袁绍“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中,他一亮相就摆出了自己“汉皇后裔”这个“布灵布灵”闪光的金字招牌。

随后,在代经营益州和徐州的时候,刘备又祭出了他另一张王牌“仁义”。这就好比现在明星的各种人设。仁义就是刘备的人设。我么知道,人设这玩意儿,你用了就得坚持,半途而废的话就前功尽弃了。刘备深明此理,也正是通过“皇叔”和“仁义”这两个金字招牌,刘备取得了蜀汉基业。

刘备进入蜀地犯的错

在刘备的一生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创业兆始,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从处处挨打,次次抱头鼠窜的状态变成了渐有胜利,累有积蓄的地步。不管他是靠什么手段,刘备总算是取得了荆州,结束了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似乎好日子正在朝着刘备招手。

刘备才是“扶不起的阿斗”

按照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给他提供的创业路线,取得中原门庭的荆襄九郡后就要西进川蜀,以川蜀为基,继而图霸天下。在“凤雏”庞统用自己性命为刘备谋划的计谋,刘备终于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巴蜀之地。可是,尝到甜头的刘备却在建立蜀汉基业后,有些飘忽,开始不再虚心纳谏,开始变得一意孤行,以至于犯了个致命错误,令人惋惜。

私情大于公义

前面我们也说了,刘备的“人设”就是仁义。而他的做事准则也是按照仁义这个标准来的。可是,他忘了,凡是成大事者都要将公义放于私情的前面,可是,我们看看刘备是怎么做的呢?先是任人唯亲,仗着信任关羽张飞,便冒险让关羽独守荆州大本营。

关羽没来由的傲气这才有了“发挥”的舞台。这才有了他嘲笑孙权的那句千古名言“虎女焉能嫁犬子”,而正是因为这句话激怒了吴侯,并以此为借口发兵让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身首异处。

刘备才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备得知消息后,那叫一个愤怒,决定发兵攻吴,誓要拿下东吴祭奠关羽。这个举动在一般人眼中就是刘备重感情,是仁义的表现。可是,诸葛亮却是清醒的,他给刘备分析利弊,希望看在北方曹魏的威胁上,以大局为重。

刘备自然是听不进去了。然后,得知消息的张飞也要上阵去给关羽报仇。张飞作战勇猛没得说,但是他有一点很不好,就是好酗酒,且好鞭打部将。被关羽的死气过头的张飞借酒浇愁,不料越喝越愤怒,借故鞭打了两个参将。这二人为了活命,竟将张飞脑袋砍下,投奔了东吴。

躺枪的孙权那叫一个生气,一个关羽死在我部将手里,这又来了个张飞。这下和蜀汉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可是,善于审时度势的孙权很快就意识到,眼下只能联合刘备抗击北方曹魏。于是,连忙派人向刘备求和。

刘备才是“扶不起的阿斗”

若换做刘邦,他估计就忍下来了,大局为重嘛。但是,被私情蒙蔽了双眼的刘备已经急红了眼。双方最终爆发了改变三国局势的“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气得一病不起,落得个白帝城托孤的结局。

若不是刘备犯了“私情大于公义”这个致命的错误,蜀汉的命运也未可知。这点他没有学好其祖刘邦,创业前期团队小,就要靠义气和情怀,后期团队大了,就要靠帝王手段制衡,公大于私,这才打败了项羽。而刘备则只学会了前者,后来,拿整个蜀国命运来为自己的私情买单,你说,刘备难道不才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么?

上一篇

明朝嘉靖皇帝是如何智斗文武百官的

下一篇

昔日一身正气的和珅,怎么就成了巨贪?这3个猪队友功不可没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