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收藏 0 0

这件事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白纸黑字写在《春秋左氏传》上。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故事的主人公叫曹穿,邾国第十七代国君。邾国也就是战国时期的邹国,在现在的山东邹县中南部,孟子就出生在这里。相传邾国是上古颛顼帝的后人,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后,邾国臣服西周,被赐子爵,所以史书上一般称邾国国君为邾子。

邾国虽小,历史上也出现过明君圣主,最有名的就是邾文公。有学者研究表明,孟子的民本思想,就来源于邾文公。曹穿就是邾文公的玄孙,史称邾庄公,在位三十三年。

邾庄公在位期间,邾国深受鲁国的欺压下,江河日下,可偏偏这位仁兄胸无大志,安于寻欢作乐。

邾庄公善饮,而且喜欢“与民同乐”,当然这个民肯定不是草民。其中有一位大臣叫夷射姑,堪称邾庄公酒场上的“铁子”,经常被召来当陪酒先生,祸端就由一次酒宴引发。

某一天,夷射姑又奉命陪邾庄公“小酌”。邾庄公“酒精沙场”,耐力好,屁股不挪窝一盏又一盏,夷射姑有点憋不住了。古代的酒不像今天的白酒,酒精含量没那么高,类似于米酒,所以跟喝啤酒差不多,肚子灌满了有内急感,于是夷射姑“私出”。

私出不是喝跑了,而是解手的雅称。意外就从这儿开始:

“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阍,就是门房、门卫。邾庄公喝酒吃肉,香气熏得满院子,把宫廷服务员们馋得直流口水。门房实在憋不住了,看见夷射姑出来,壮着胆子跟他讨块肉吃。夷射姑正在飘飘然间,夺过门房的“警棍”,把人家一顿猛敲:吃肉吃肉,我让你吃柴火炖肉!

显然夷射姑仗着邾庄公宠幸,飘惯了,一个下人随便捉弄。夷射姑没当回事,在庭院里一顿“机枪扫射”,舒舒服服地回去接着战斗。

有些矛盾,如果当场爆发不算坏事,积压久了反而破坏力惊人。门房挨了一顿揍,心中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慢慢发芽。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邾庄公被和煦的春日照得身心舒畅,他抻了个懒腰,踱步走到大殿台阶上,对着庭院深深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一抬头,他看见门房,端着花瓶转着圈在院子里浇水。那架势不是洒水,是耍猴,很不雅,在古代那叫失礼。

邾庄公好心情顿时没了,火冒三丈,刚要又赏门房一顿柴火炖屁股,门房不急不慌地解释,自己这是在替夷射姑遮盖尿骚味:

“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瓶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

今天大街上看到几个打水枪的,似乎司空见惯,古人对礼仪极其苛刻,何况你这是在人家院子里,而且主人是国君,往小里说夷射姑有失仪之罪,往大里说是蔑视君主。

邾庄公刚升腾起来的怒火,又被泼了一桶油。震怒之下,他完全不记得二人推杯换盏时的“友谊”了,下令卫队,立刻去捉拿夷射姑。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这个门房很阴,如果当时告状,邾庄公与夷射姑正喝得半醉半醒,勾肩搭背,估计完全不记得是君臣关系了,告状的结果很可能自己再遭一顿揍。这会儿邾庄公脑子清醒了,恢复了人模狗样的君主身份了,给他活灵活现地重演一遍,夷射姑公然“开枪”污秽宫室的镜头,效果奇佳。

邾庄公这个人有两大特点,门房捏住他的七寸:一是脾气特别火爆,一点就着;二是他有洁癖,别说在他院子里撒尿,你用他的尿盆都不行。

门房一个情景再现,立刻触碰了邾庄公的禁区,并且轻松点燃他的引线!要不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呢,小人要是盯上你,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尤其是领导身边的小人,要留一万个小心。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只是夷射姑命大,碰巧他不在家,卫队扑了个空。

按理来说,抓不到也没关系,夷射姑也不能飞了,守株待兔再抓也不迟,可是邾庄公想不开:我去抓你,你竟然不在家,气死我了!于是爆炸了:

“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

自投于床,肯定不是想自杀,而是激怒之下暴跳如雷,不小心跌倒了。结果巧得不能再巧,刚好掉进床边的碳炉子里,成了“烤全羊”!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等众人七手八脚,把散发着一身烤肉香气的邾庄公救出来,这家伙仅剩半口气。虽然太医尽了力,但是烫伤面积太大,迅速引起全身溃烂。过去也没有青霉素,邾庄公就这样以离奇的方式薨了。

过去诸侯王死了,有专门的称谓,叫“薨”,国王死了叫“崩”,大夫死了叫“卒”,士死了叫“不禄”,平民死了叫“死”。邾庄公是诸侯国国君,本应该用“薨”,《春秋左氏传》却用了一个“卒”。

这不是孔子他老家糊涂写错了,而是故意这么写的。孔子就是要把用这种方式,把他的身份降格,以表明对邾庄公鄙视的态度。这种写作方式就是典型的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虽然没有一句批评的话,却把自己的立场表达得很鲜明。

一场酒宴, 因一泡尿引发祸端, 国君成“烤全羊”, 还连累五条人命

其实,孔子还是给邾庄公留了几分面子,如果更极端一点,他可以不称邾庄公为“邾子”,直接用他的名字“穿”,那就是公然的侮辱了。古代最尊敬的称谓是以官衔相称,其次以字号相称,直呼其名是极大的不尊重。这种例子,在《春秋》中也比比皆是。

邾庄公死后还做了一个孽:以五人殉葬!殉葬是西周早年以前的陋习,到春秋时期,已经广受谴责,殉葬之风逐渐被摒弃了。邾国早在邾文公时期,就提出了朴素的人本主义,废止了人殉制度。无疑邾庄公恢复殉葬,是历史的倒退。

史书没有交代夷射姑跑哪儿去了,但殉葬的五个人中肯定没有他,没有哪个国君敢用贵族陪葬,倒霉的还是奴隶。

上一篇

清朝大概有多少个“正一品”的官职? 全国一共就只有七个

下一篇

翠儿让李卫上书保年羹尧, 为什么李卫说翠儿是妇人之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