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铁血娘子萧太后–与杨家将同留史册的传奇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铁血娘子萧太后–与杨家将同留史册的传奇人物
收藏 0 0

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妇孺皆知的英雄群体。杨家将为保卫北宋王朝而奋勇与辽国军队厮杀的精神成为千古美谈。

然而,与杨家将同一时期的辽国有一位铁血娘子萧太后,她的的故事却鲜有人关注,甚至有人想当然地认为萧太后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那么,真实的萧太后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

铁血娘子萧太后--与杨家将同留史册的传奇人物

萧太后

萧绰(953年-1009年),小名叫燕燕,原姓拔里氏,被辽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萧绰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也是辽国的政治家。萧绰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

萧绰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也不例外,这种举动深深赢得了她的父亲萧思温的宠爱。有一次,萧绰的几个姐妹一起干家务活,几个姐妹草草地就收场了,惟独她还在继续仔细地擦,家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萧思温常常用赞许的眼光称赞女儿,认为:”此女必成大事。”

辽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辽穆宗带着萧绰的父亲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境)打猎。入夜,喝醉酒的辽穆宗被不堪虐待的近侍们刺杀。萧思温封锁消息,协助与自己来往甚密的耶律贤–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登上皇位,是为辽景宗。辽景宗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尙书令、魏王,并且征召他的女儿入宫。

萧绰进宫刚三月,就辽景宗被封为贵妃。过了两个月,她又被辽景宗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萧太后原本是萧氏家族中一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极其精明能干的巾帼豪杰,嫁入皇室以后,更为她施展才华和实现抱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尽管在汉族的皇室中,一直有着男尊女卑的传统。但是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却并不歧视女性,这为萧燕燕青史留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当时辽景宗继位时,面对的是混乱的局面,尽管他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他自幼身体不好,这样,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皇后萧燕燕,这为萧太后登上辽国的政治舞台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在与南方的北宋王朝相对峙的北方辽朝之中,萧氏在政治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耶律氏自从建立辽朝以来,便有一个与萧氏家族联姻的传统,所以辽朝皇后多为萧氏家族的人物。一般史料上所记载的萧太后,就是指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953 1009),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燕燕原本是萧氏家族中一位不仅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且极其精明能干的巾帼豪杰,嫁入皇室以后,更为她施展才华和实现抱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公元982年,继位刚几年的辽景宗便抛下年仅30岁的萧燕燕和12岁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辽圣宗)离开了人世,临终颁下了军国大事听萧皇后命令的遗诏。次年,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公元983年6月,辽圣宗率群臣给母亲萧皇后奉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铁血娘子萧太后--与杨家将同留史册的传奇人物

从被封为皇太后之时起,萧太后便开始了其长达13年辅助辽景宗治理国家的生涯,但是辽景宗的死,意味着她不再是以辅政的身份,而是直接以统治者的身份登上辽国的历史舞台。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下,精明能干的她也产生了一种恐惧感:
一方面,辽国内政还不是很稳定,也就是皇帝的统治地位还并没有确立起来,因为萧太后没有兄弟,所以没有外戚力量可借助,而此时诸王宗室近百人都拥兵掌权,可谓是个个虎视眈眈;

另一方面,南方的北宋王朝尽管比较腐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军事实力仍然不可小觑。

面对这种局面,萧太后想到了一个人,也就是后来给辽朝建立了不朽功业的大臣、军事将领韩德让。

韩德让与萧太后的关系远非一般的君臣关系可以比拟,早在萧太后只有14岁之时,双方便已经确定了婚姻关系,但是在结婚之前,萧太后却被辽景宗选为妃子,于是这段准婚姻关系被迫中断。

辽景宗的死给萧太后和韩德让的结合创造了条件,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萧太后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她心里很清楚,只有借助韩德让的军事才能和军事实力,她才有可能控制住这种复杂的局面。于是她派人鸠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间断地出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

在韩德让的忠心辅佐下,萧太后终于控制了局面。随后,她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措施:文化上,任用汉人,沿用汉族的科举考试,通过这种途径选举官员;

农业上,积极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鼓励农民垦荒耕种;

军事上,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辽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铁血娘子萧太后--与杨家将同留史册的传奇人物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辽军避实击虚,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同年11月,辽军顺利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直接威胁北宋的都城东京。当时,北宋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但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到达澶州前线督战。宋军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了辽国头等战将萧挞凛。

’辽国一看武力攻宋受到巨大挫败,就通过北宋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要求议和。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大臣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双方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自从这次战争之后,萧太后无论是在辽国还是北宋王朝之中的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太后将权力交还给辽圣宗,结束了她长达几十年的摄政生涯。同年十二月,萧太后因病身亡,她光辉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没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双方实现了长久的和平。

上一篇

君子之间的较量:司马光、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故事

下一篇

南京发现秦桧墓,秦桧亲笔遗嘱让专家大为震惊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