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收藏 0 0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徐州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

徐州,是汉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海、岱及淮惟徐州。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徐州为夏商时期九州之一。

徐州作为一个地理区域,范围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黄海以西,涉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地为红色粘土。《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周灭殷商,将徐州合并入九州之青州内。

中文名

徐州

时代

夏商时期

所属

九州、汉地

地理范围

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黄海以西

民族

汉族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名称由来

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人将中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帝王经世图谱》中绘制的禹贡九州山川之图。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地理范围

徐州是古“九州”之一,范围大致在今淮海地区。

徐州者。《释名》曰:徐,舒也,土气舒缓也。其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禹贡》云:海岱及淮惟徐州。《吕氏》云:泗上为徐州,鲁也。《尔雅》云:济东曰徐州。

夏禹之时,更制九州,徐州成为九州之一。

殷商沿袭夏朝的九州。

周朝灭殷商,监于二代而损益之,定官分职。徐州被合并入青州内。

《周礼·职方》作: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并州。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汉代

徐州刺史部∶琅邪郡、东海郡、楚国、临淮郡、泗水国、广陵国

晋代

徐州∶徐州

隋代

徐州∶彭城郡、鲁郡、琅邪郡、东海郡、下邳郡

历史沿革

四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洪水为患,禹受命治水。他采用“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高处凿通,低处疏导”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让洪水快速通过,最终导之流入大海。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徐州

治水的并非大禹一人,还必须得到沿途各个氏族部落首领们的支持配合才行得通。于是,夏部落的大禹,就成为了所有部落(联盟)中的总指挥,对付共同的水患。

经过13年的治理,洪水终于全部都向下游流入海中,江河从此畅通,中华大地上也就初步形成了“九州”。

“州”,从字形上看,乃是河流环绕着高地、山丘之形,《说文》称:“水中可居曰州。”可见,最初的本意与行政区划无关,而是天然的地形地貌。

每一个“州”,都是一个高于水面的可以住人的陆地板块。这样的陆地板块共有九个,也就是“九州”。

中国汉地九州之四——徐州

文献记载

《尚书》所记为夏朝九州;《尔雅》所记为商朝九州;《吕氏春秋》所记为周朝九州。所谓“三代九州”。

《尚书·禹贡》: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尔雅·释地》: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营州;

《吕氏春秋》: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闲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上一篇

中国汉地九州之五——扬州

下一篇

中国汉地九州之三——青州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