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什么会痴迷京剧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什么会痴迷京剧呢?
收藏 0 0

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什么会痴迷京剧呢?

民国那些公子哥儿,痴迷京剧的哪是一个张伯驹啊,可算是人人喜爱,甚至有人为了跟角儿学几句,不惜重金甚至倾家荡产。不说虚的,民国有名的公子哥儿,随便拉出一个,都是票友界的大腕儿,在当时的环境下,你要是不会唱上几段京戏,都丢人。

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什么会痴迷京剧呢?

看过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孙红雷演的那个角色,是有原型的,就是齐如山。这位爷可是留学欧洲回来的,就为听了梅兰芳的戏,教育工作不干了,说点俗话“傍上戏子”了,那简直就成了疯魔。在清末民国事情,这种事情并不罕见。

当年杨小楼来天津,袁公子克文,请到府上,待如上宾,光是送给琴师的胡弦儿据说就值一万个大洋。类似这种情况,数不胜数,有些人为了“傍戏子”变卖家产,不过一些京剧大师也是这么出来。

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什么会痴迷京剧呢?

张伯驹在京剧界,绝对有一号,这位“冻云楼主”,据说八岁就开始入了京剧的魔障之中。稍大一些,花重金向余叔岩的琴师李佩卿请教,只一年时间,就能“彩唱”。后来又跟不少名家学,其​中包括钱宝森、杨小楼、余叔岩、程继先、王凤卿等,最后能耐大到能跟田桂凤、梅兰芳同台演出。这些都是什么人,那都是民国时期在梨园行数一数二的人物,这么多名角儿能给张伯驹捧场,除了他有钱外,另外真欣赏他的才华和能耐。

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什么会痴迷京剧呢?

说到底,都是文人气息作怪,谁让京剧是国粹的。当时虽然也有舞厅也有电影院,但是京戏台子每天依旧人流不断,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富家少爷留洋派,不管有没有学问,戏园子少不了这些人的身影。别说他们,就连上海滩三大亨都是十足的戏迷,特别是杜月笙,那就是个活脱脱的大戏迷,这么大身份的人物对角儿那是毕恭毕敬,要看角儿的脸色。

不了解京剧的,绝对不了解这些历史,小编我如今也是个十足的戏迷,天津卫现在的角儿我几乎都认识,跟张克、孟广禄、宋小川他们一起吃过好几次饭,请他们赐教过。可惜我没钱,也不是公子哥儿,要是生在民国时期,估计为“傍戏子”也会倾家荡产。

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什么会痴迷京剧呢?

(作者:西方游龙,本文由“游龙公子”创作)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

上一篇

民国时期,曾经暴打黄金荣的军阀之子卢小嘉,后来结局怎么样了呢

下一篇

历史中,黑人身体素质好,为什么打仗能力弱呢?这是为什么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