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铁公鸡”王戎的故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铁公鸡”王戎的故事
收藏 0 0

在“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一生历经了从大雅到大俗、从隐士到丞相,可谓官位最高、反差最大的一位。王戎(234-305年),字浚冲,山东临沂人。他出身于高门望族,自幼受到官宦人家的良好教育。王戎的爷爷叫王雄,曹操称魏王时曾做过幽州刺史(州最高行政长官兼监察长官),其父亲王浑袭封侯爵,也为官一生并清廉至终。

“铁公鸡”王戎的故事

王戎

王戎幼年极富神采,目如朗星,点睛传神,敢于直视太阳。对此,大学者裴楷称赞说:“两眼灿灿如岩下电。”良好的家庭教育使王戎自幼就明理善思,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出玩,看见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李树,树上挂满了色泽诱人的果实,几个小伙伴都说李子一定好吃,而王戎却肯定地说:“这种李子苦涩无比。”伙伴们不信,就纷纷攀而摘吃,结果一个个呲牙咧嘴。小伙伴们问他怎么知道?王戎说,如果好吃,这么鲜艳的果子肯定不会留在此时此地。众人无不佩服。

王戎不仅从小在京都洛阳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胆量过人。六岁那年,仆人带他到宣武场看演出,鉴于皇帝亲临,整个广场座无虚席,演到精彩处,全场爆发出有节奏地喝彩。喝彩声惊起一头正在表演的雄狮,雄狮怒吼发威,狂咬其它动物,使群兽皆惊。一时间,虎豹冲突,熊罴咆哮,观众迅速逃离现场,只有王戎一动不动,观看人兽乱象。无论仆人怎么劝,他就是不走,这一情景被在观礼台上的魏明帝曹叡(曹操孙子、曹丕儿子)看见,对左右惊叹道:“此童胆量如此超人,必成国之大器。”

王戎的父亲与阮籍十分要好,一次,阮籍应邀在王府作客,发现王戎确实聪慧过人,遂主动请求王戎的父亲,带王戎游览云台竹林。来到百家岩下,阮籍便将王戎介绍给嵇康,交谈中嵇康连连称赞王戎“风流儒雅,出语不凡,言简意赅,准确透彻。”像考试入学那样,嵇康和其他五贤,纷纷提问王戎一系列问题,如对当时的一些名士学者王衍、裴颖、荀勖和陈道宁等所谓名家的评价,王戎了了几语,就抓住了本质。他对其堂兄王衍评语是“风流倜傥,风尘表物”;对裴颖、荀勖、陈道宁的评价是“颖拙于用长,荀工于用短,陈道宁缦缦如束长竿。” 众贤连连称妙,遂邀请王戎加盟,成就了“竹林七贤”,从此百家岩便成为这个文学社团的集中活动地,云台竹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度假村。

嵇康遇害,七贤尽散,随着曹魏政权和司马政权的更迭,众贤各奔前程。六人中尤以王戎善于谋事,料事如神,在攻蜀平刘之际,钟会与邓艾奉命两路进攻。行前钟会问王戎“此行前途如何?”王戎仅说了八个字:“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钟会不解其意,但平蜀成功后,钟会与邓艾二人争功火并皆死于军中,众人更加佩服王戎。凭着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对机遇的准确把握,王戎仕途顺利,官职屡升——相国掾、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建威将军,后作为平定吴国的六路大军之一,王戎功大被封为安丰侯,升为大司徒(丞相)。

永嘉元年(300年),“八王之乱”爆发,在京城独揽大权的齐王司马冏(jiong)向他问计,他说:三王领兵百万,锐不可当,为保爵位及百姓,应开城投降。此时,大臣葛旟(yu)怒吼道“汉魏以来,王侯让出权力回家的有能保全妻儿老小吗?讲投降的人必须斩首!”这一声断喝,吓得王戎一身冷汗,为避祸端,他假借去厕所,故意装作不小心跌落粪坑,因一身污臭,齐王司马冏准其提前回家。结果城破齐王司马冏战败被杀,王戎躲过一刧。

从此,无论哪个王掌权,王戎遇事不再多言,只知贪财,人又变得十分吝啬。尽管他家田多地广,钱财无数,可女婿借钱,也必定按期收回本息;他的亲侄儿结婚,作为长辈他不想掏一两银子,只挑了一件旧衣服送去作贺礼,这且不说,婚礼过后还非要收回;家里一棵梨树结果不让孩子们吃,自称是“丞相梨”高价卖钱,完全变成了爱财如命的守财奴,被誉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声 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

下一篇

列举一些历史上出自我国湖北的名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