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九旬老僧人自称建文帝,去皇宫请求见燕王,朱棣是怎样对待他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九旬老僧人自称建文帝,去皇宫请求见燕王,朱棣是怎样对待他的?
收藏 0 0

公元1377年,朱允炆于应天府出生,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这位年轻的皇帝性格较腼腆,而且又缺乏治国经验,才能远远不及朱元璋,甚至比不上那些雄才大略的叔伯们。建文帝性格内向,没有那种缺乏自信与强势,更缺乏铁腕手段。但建文帝崇尚儒家教育,主张仁政治国。在位期间大力主张增强文官的地位与在国政中发挥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另一方面又主张改革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建文新政”。

九旬老僧人自称建文帝,去皇宫请求见燕王,朱棣是怎样对待他的?

1398,建文帝开始着手削弱藩国的力量,极力打压各地藩王。五个实力雄厚的藩王被废除,燕王朱棣成了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而且燕王也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朝廷最难以解决的一个。因此,建文帝在打压燕王的方式上相当谨慎。1399年8月,燕王在封地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

九旬老僧人自称建文帝,去皇宫请求见燕王,朱棣是怎样对待他的?

1402年 6月13日早上,燕王朱棣出动重兵攻到南京城外。建文帝被包围在城内。经过激烈慶战,燕军如潮水般地涌人城内,并将皇宫焚毁。燕王遂派人寻找建文帝遗骸。但只找到了皇后马氏的焦尸。燕王惟恐建文帝东山再起,一方面对内四处查找,另方面又派郑和、 胡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九旬老僧人自称建文帝,去皇宫请求见燕王,朱棣是怎样对待他的?

当人们对寻找建文帝失去信心时,37年后,即1440年(英宗正统五年),寄居在广西田州寺庙里的一位九旬老僧却自称是建文皇帝。燕王遂把他接回京师,寄居在大兴隆寺。侍候过建文帝的太监吴亮见这位僧人后,对往事经过一番回忆, 回家后自缢而死。那么,燕王自信建文帝没有出走,为什么兴师动众四处寻找?年过九句的僧人,为什么敢于冒险去见燕王呢?

九旬老僧人自称建文帝,去皇宫请求见燕王,朱棣是怎样对待他的?

上一篇

为染指江南第一美人,太子不惜杀皇帝,皇帝驾崩后,她被太子霸占

下一篇

皇后晦气太重,入宫40年皇帝不敢近亲,70岁去世仍是处子之身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