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收藏 0 0

序言:

【侯景之乱】(549~552 年)是南梁后期决定性的大事,可谓一阵强烈风暴席卷南朝,所到之处,花果飘零,万物变色。南梁的国运,在侯景之乱中一蹶不振;南方世族的家运,也在侯景之乱中急转直下。侯景之乱后,南朝实际上已无法与北方抗衡,南梁最后的命运,可说在侯景之乱中决定!

当时的天下情势是:南方由梁武帝统治,但已盛极而衰。原来统一北方的北魏于534年分裂,黄河流域东部成为东魏(534~550 年),西部成为西魏(535~556 年),二者后来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

北方由统一变成两个彼此敌对的政权,它们和南朝又是长久的对手,国际局势顿时複杂,各国之间与各国内部的矛盾日益增长,随时可能出现动乱。果然,牵动南北大势的侯景之乱就在北魏分裂后十四年发生。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南朝梁武帝

东魏、西魏与南梁的相互对峙

侯景是羯族后裔,东魏大将,镇守南方边疆。东魏权臣高欢死后,继任者对侯景不放心,想要削夺他的兵权,侯景遂反叛北朝。侯景反叛后,自知并非东魏中央大军敌手,乃请求投降南梁。消息传来,南梁的朝臣怕北朝以接纳侯景为藉口南侵,大多认为应不予理会;但年老却仍然好大喜功的梁武帝宣称「夜梦太平,侯景求降,正符所梦」,决定接纳,派人联系,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侯景的尴尬处境

东魏闻讯,当然派出大军讨伐侯景。梁武帝以侄子萧渊明为主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被俘。东魏乘胜进击侯景,侯景迎战大败,只剩下八百多人南逃,骗取属于南梁的寿阳城暂驻。但东魏因对抗西魏的军情更为紧急,不愿两面作战,战胜后反而与南梁讲和。侯景大起恐慌,只怕被南梁当作和谈的礼物送给东魏。于是侯景使出「投石问路」之计,伪造东魏皇帝的信函致送梁武帝,建议以萧渊明换侯景。

梁武帝被爱惜侄子之心蒙蔽,不查其诈,轻率覆信说:「贞阳(指贞阳侯萧渊明)旦至,侯景夕返。」同意双方交换。侯景略施小计就摸清梁武帝的内心,知道不得不反,遂暗中勾结梁武帝的另一个姪子萧正德做内应,准备叛梁。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侯景之乱终于发动

548 年秋,侯景发动叛乱,率军南进,直俯河脉之长江。梁武帝在这时期表现比较麻木,情报也完全不灵通,仓卒之间竟命萧正德指挥保卫京师。萧正德求之不得,因为他早就包藏祸心,所以正好趁此机会派船接应侯景叛军过江,开建康城门迎接,叛军遂轻易占领外城,包围台城(宫城)。

此时,侯景兵力只有八千人,台城中则有十余万人口,二万多军队,南梁还有各地的勤王军号称三十多万;但彼此不相统属,又大多顿兵不前,保持观望。领兵的南梁宗室诸王无非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位,甚至不排除有些人还可能幸灾乐祸,只等老皇帝一死,就自行称帝。梁武帝的命运,便在这种「观望时机」、「借刀杀人」的微妙暗黑心态中注定。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侯景叛乱成功了,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台城的攻防战漫长而惨烈,双方伤亡惨重,尸体无法掩埋,引起传染病的大流行,杀死更多人。拖到 549 年 3 月,侯景堪堪拿下了台城。城破之时,城内只剩大约几千人马,城中尸骸堆积,血流漂杵,惨不忍睹。侯景为攫取资源,同时大规模抢掠江南各地,手段残酷,杀人如麻,尤其针对家大业大的世族下手,几个月之间就使富庶二百多年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炊烟断绝,人迹罕见,白骨到处堆积,像一座座小山。

侯景占据建康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愤飢饿而死,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即南梁简文帝,不久又废杀萧纲,改立萧栋。551 年,侯景终于废萧栋称帝,国号汉。次年,起自基层的南梁将领王僧辩、陈霸先大败侯景军,一举攻陷了建康。侯景急忙夺船而逃,被部下杀死,叛乱才告平定。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南梁丧失西部地区以至灭亡

侯景反叛时,其势力仅到达江南,从此以西的荆州到益州(今四川)一带依旧由南梁掌控,只是各地方首长心怀鬼胎,互相牵制,对长江下游的大乱坐视不理。反而是广州刺史部下的番禺(今广东广州)太守陈霸先与湘东王萧绎派遣的大将王僧辩联合攻灭侯景。552年湘东王萧绎随即于江陵继位,是为梁元帝。此时据守益州的武陵王萧纪也宣布称帝,并攻击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西魏派兵攻灭萧纪,从此占领益州要地不走。

554 年,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引西魏军攻陷江陵,梁元帝投降前将南朝政府与他私人的藏书全部焚毁,西魏立萧詧为傀儡皇帝,继续用梁的国号,但只给他江陵附近一隅之地,史称西梁或后梁。

梁元帝被杀后,陈霸先与王僧辩立萧方智为帝,即梁敬帝。此时东魏已遭北齐篡位灭亡,北齐起兵,带著以前战败被俘的萧渊明南下攻梁,梁军被击败,王僧辩屈服,迎立萧渊明为梁帝。陈霸先反对,杀王僧辩。此后陈霸先继续奋战,击溃北齐南侵军及王僧辩馀党,最后于 557 年篡位,建立南陈,南梁灭亡,距离侯景之乱不过九年。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侯景记恨梁武帝,早晚都会反

侯景之乱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击,南方社会受到极大破坏,在六朝古都建康居住数百年的世家大族,损失尤其惨重。叛变之前,侯景曾向梁武帝表示,希望求婚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两家,梁武帝知道王、谢门第太高,他也无法答应,只得回复:

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王、谢门第太高,不是你的配偶,可以在朱氏、张氏家族以下寻求。)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等于婉转拒绝。其实既然皇帝认为王、谢家族的事自己都无法管,那么侨姓世族紧随在后的就是袁、萧两家,梁武帝萧衍身为当时兰陵萧氏的族长,只要下个命令,不难派一个萧氏宗族的女儿出嫁,并且不必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唐太宗以皇族女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国王就是这种案例。

所以,对侯景来说,这种答覆只是推託敷衍,根本是瞧不起他,因此深刻记恨,说:

会将吴儿女以配奴!(会把吴小子的女儿配给奴隶!)

果然攻入建康后,侯景立即对南方世族展开大屠杀,王、谢两家尤其悽惨,几乎被灭族。此时侯景与他的部下从自卑变成自大,南梁以前对他们的轻视转化成他们对南方与南方人的仇恨,在报复心理下,恨不得将从前轻视他们的一切砸烂抹平,江南各地遂遭到空前浩劫。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侯景之乱对南梁造成的恶劣影响

建康原有二十八万户居民,动乱后幸存者百无一二,几乎完全成为废墟,江南经过侯景的烧杀抢掠,普遍呈现残破荒凉的景象。大乱中南朝的另一个重心荆州,也被西魏乘机攻占,荆州失去后,位在长江上游的巴、蜀与汉中残馀部分与南梁中央失去联繫,孤悬在外,也难逃被西魏占领的命运。江南、荆州与巴蜀是东晋以来的南方三大经济、文化中心,此时两个失去,一个遭严重破坏,南朝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

在这场战乱中,东魏取得淮南,直抵广陵(今江苏扬州),西魏取得四川、汉水流域,直抵湖南、贵州,北朝势力大增,南朝版图大为缩小,不但税收与兵源大减、防御纵深被压缩,也失去三大地区彼此互相支援照顾的机会,此后江南地区被迫单独对抗北方,北强南弱的局面更加严重。

一场叛乱就灭国——论“侯景之乱”是如何让南梁灭亡的?

南梁为何一次叛乱就灭国?

与南梁相比,汉、唐、清都是大型帝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国家精华地区不止一处,可以彼此支援;即使情况恶劣到像唐朝的安史之乱、清朝的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事,也只波及一部分国土,朝廷还有其他地区的资源可用,终能平定叛乱,延续王朝生命。

南梁则不然,国土本已仅限于南方,最精华的地区江南、荆州二处,也都是驻有重兵的国防要地。侯景之乱摧毁江南地区,又导致荆州地区丧失于北朝之手,南朝元气大失,又无法从他处获得足够补充,江南更失去荆州在军事上掩护上游、牵制敌人与支援首都的协助,从此处境艰困而别无解决方法,难免沦亡。

结语:

侯景之乱对南梁的意义,类似航空名词「不归点」(point of no return),指飞机航线中的某一点,一旦飞越此点,机上携带的燃料就无法使它返回原出发地,若不能及时降落或获得补充,只有坠毁一途。

侯景之乱给南梁带来物资的大破坏、人口的大损失与领土的大缩减,使南梁从此飞越不归点,正像一架油料将尽又无法补充的飞机,只能怀著对南梁盛世的回忆,蹒跚坠落……

参考资料:

《南史·侯景传》

《南史·卷八十》

《梁书》

《资治通鉴》

上一篇

义渠国的悲哀: 在草原竞争中败给秦国, 本为中原民族也被说成野蛮

下一篇

中国古代唯一没有名将的王朝, 不论什么战争, 举国上下都“龟缩”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