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弹尽粮绝时,西方人投降,东方人死战,这是什么原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弹尽粮绝时,西方人投降,东方人死战,这是什么原因?
收藏 0 0

弹尽粮绝时,是死战还是投降?到了近代,东西方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东方以中苏日为代表,士兵们通常战斗至最后一人也不投降,成建制被歼灭屡见不鲜;西方人并不以投降为耻,粮尽援绝时往往成建制投降。这是为什么呢?

弹尽粮绝时,西方人投降,东方人死战,这是什么原因?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最精锐的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公然违抗希特勒的命令,率领91000德军士兵投降。保卢斯的投降令希特勒气愤不已,公开表示,“他差一步就要跨入光荣的殿堂,但他选择了退却”。但是,德国人并没有因他投降而有所怨怼,反而积极策划营救行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人为保卢斯举行了葬礼,希特勒亲自将准备授予他的镶钻元帅杖放入空棺材中。

弹尽粮绝时,西方人投降,东方人死战,这是什么原因?

西方其他国家对投降、被俘行为的态度大同小异。美国《军人行为准则》规定,“如果你不幸成为战俘,你可以放心政府将照顾你的家属并永远不会忘记你。政府将用各种方式联系、支援,促成你和所有战俘的获释”。当然,这条规定也是有条件的。下面还有一条注释,“当所有可能的抵抗手段都耗尽,而死亡是唯一的结局时,被俘不是耻辱。”

弹尽粮绝时,西方人投降,东方人死战,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西方人的战斗精神并不比东方人差,他们在战斗力完全丧失之前仍然保持极强的战斗精神。这是由于东西方经济差异造成的。西方工业发达,军队战斗力主要来自于后勤补给,当补给断绝时,军队也就到了强弩之末。东方工业落后,后勤不足,军队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个人意志力。弹尽粮绝时,军队还保持着大部分战斗力,因此通常会死战到底。

弹尽粮绝时,西方人投降,东方人死战,这是什么原因?

东西方在对待归国战俘的态度上是一致的。不管哪一国的战俘,只要被遣返回国,都要接受隔离审查,这是世界上所有军队的常规做法。但是,官方态度不代表民间态度,民众仍然把他们当英雄看待。而在东方国家,一旦有被俘经历,就会失去从官方到民间的尊敬。

上一篇

志愿军单挑17国,外界的态度是怎么样的?看看日本反应就懂了

下一篇

二战中,唯一没有参战的世界级“强国”, 那么他究竟在干什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