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收藏 0 0

大唐之时,繁华尤盛,幅员辽阔。广阔的土地意味着唐朝的征战能力。若是兵马不盛,将士不猛,又何以将疆土扩展至此。长安街热闹非凡,人头涌动。夜晚之际更是张灯结彩,喧嚣声中象征着人民生活的富足。国盛民安,此乃大国象征也!

也正是凭借着强盛的国力,让各国甘愿俯首称臣。周边多数国家都屈服于大唐,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吐蕃便是其中之一。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众所周知,吐蕃对大唐一直持着敌视的态度,时不时就要骚扰唐朝边境。按照实力来说,吐蕃是远远比不上大唐的。为何却有这番勇气,三番五次的骚然大唐呢?相比之下,印度的实力就要弱小很多。为何吐蕃不挑软柿子捏,对印度下手呢?

图片:唐朝热闹的长安街剧照

其实要想知道这个答案,先得知道吐蕃和印度的国情。大唐的国情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吐蕃这块地方,其实并不富饶,比起大唐而言属于贫瘠之地。不管是土地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都比较稀缺。反观大唐,极为富饶,欲望之下产生勇气,也就下定决心与大唐针锋相对了。

我们再来看印度,处于低纬地区,气温比较高。如果吐蕃要侵犯印度的话,那高气温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槛。要知道,吐蕃主要以骑兵为主。如果在印度的高温之下作战,马匹自然不适应,士兵们也受影响无法发挥出原有实力。

此外,吐蕃与印度之间,还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屏障,这就是一道天险。要是攻打印度的话,要费很多心神。就算打赢了印度,也得不到多少物资。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因为印度也是资源匮乏之国。所以说,这场战打下来实在是不划算。

图片:不适应高温的马匹剧照

而吐蕃与大唐又不一样了,属于接壤关系。如果举兵侵入,要少花许多力气。这也是吐蕃不打印度而专与唐朝作对的一个原因。

此外,吐蕃本身实力是不弱的,虽然比大唐逊色不少,但是还能与之一战。就算是作战失败了,也能捞到不少好处,大笔的钱财和粮食已经运回吐蕃内部了。所以说,就算是打了败仗,也是利益大于弊端的。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相反,就算是攻打印度获取了胜利,也得不到如此丰厚的资源。在资源的诱惑之下,以小损失换取大利益,这是一道最佳的选择题。吐蕃自然知道该怎么做选择,与其在印度打胜仗,还不如在大唐打败仗。道理就是这样,人们不愿因小失大,只愿以小博大!

图片:吐蕃与大唐剧照

在唐德宗李适统治之时,因奉行“外松内紧”政策,使得唐朝内部出现了矛盾,也使一些地方挑起了叛乱。泾原军反叛之后,一路势如破竹,还打下了长安。

一支叛军就能打下京城,可见当时的唐朝统治已经出现了问题。当时形势紧急,李适只得逃离了长安。吐蕃见此情景,自然是兴奋不已,忙着要为李适出头,想要助他一臂之力。

当然,这并非是吐蕃的好意,而是充满了目的性。条件是这样的,吐蕃出兵帮助唐德宗镇压叛军,作为回报,大唐要将安西与北庭之地赠与吐蕃。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这个要求很明显,就是看重了大唐的土地。此问题事关国家利益,李适自然不敢轻易答应。

图片:李适逃离长安剧照

赠地相当于将国土拱手相送,这是对边疆将士的不负责!更是对国家利益的出卖!大臣们非常激烈的反对。所以,在这样的反对声中,李适只得拒绝了此事。最后还是依靠大唐自身的实力,将这场叛乱给镇压了下去。

不过,作为对于吐蕃热切之心,唐德宗还是相对回馈了一些,赠送了万匹绢帛给吐蕃,作为答谢。因为唐德宗也想与吐蕃弄好关系,这个也就是相当于收买人心的礼品。但是吐蕃的胃口哪有这么小,这万匹绢帛连一道开胃菜都算不上。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吐蕃眼中所盯着的,是大唐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大唐就相当于一块肥肉,吐蕃口馋不已。奈何想吃到这块肥肉也非易事,所以吐蕃也只得三番五次的侵扰,夺得一点是一点。

图片:吐蕃剧照

安史之乱过后,大唐开始走下坡路。唐朝内部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危机,连本朝治理之事都难以顾上,更何况是防御外敌了。所以这时吐蕃是极为活跃的,而且这时吐蕃实力渐渐强盛。

所以,吐蕃也是找准了时机,发兵来犯。仅短短一年的时间,大唐多处疆土就落入了吐蕃之手。例如兰州、河州等地。可见,吐蕃还是比较强悍的,之所以敢惹大唐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

随后,吐蕃又与回纥皆成联盟,合力侵犯唐朝疆土。此时,大唐士兵已难以抵挡,就连长安也是时刻处于危难之间。当时河西节度使杨志烈见情况危机,于是想出了一计,直接出兵突袭吐蕃。杨志烈带领五千精兵,直奔吐蕃而去,不过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伤亡惨重。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所以说,吐蕃贪心“吃肥肉”也是因自身有着这个实力,并不是盲目而行。

图片:杨志烈直奔吐蕃剧照

吐蕃与大唐的矛盾,一直持续了两百多年。期间,双方摩擦大大小小更是无数。吐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也要侵扰大唐。而对于当时的弱小印度,吐蕃却视若无睹,丝毫不管。吐蕃与印度之间,其实没有太多的瓜葛,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矛盾。

不过,吐蕃也是曾发兵到过印度的,根据史书所载,共有两次发兵记录。初次发兵,其实是为了帮助平定天竺的叛乱。当时大唐官员王玄策前往天竺,恰逢变乱之事。于是他便逃到了松赞干布之处,借到了兵马,然后前往天竺平定了叛乱。

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至于第二次出兵,则是为了拿到佛陀舍利子。当时吐蕃兵马强盛,北印度一带根本不敢与之交战,纷纷投降。两次发兵,都是轻易取胜,一点挑战性也没有。

图片:应战的大唐剧照

当然,吐蕃也没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自然不会再打印度的主意,而是一心想与大唐斗争到底。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最强的三大阳谋,至今没有解决方法,说出来别不信

下一篇

世界上最嚣张的小国,和中国死磕700年,我国一下子多出100个县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