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口为何不能吞阳?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口为何不能吞阳?
收藏 0 0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老话在农村还是比较常听见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跟农村的建房是有关系的,对农村人而言,人生中有两件大事,一是婚姻,二是建房。

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口为何不能吞阳?

两件事都马虎不得,建房和娶媳妇一样,事前要经过严密的规划,房子一旦建好,那就是百年大计,不能轻动的。什么是“目不晒根”?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中国古建筑用的都是木头,木头分两头,一头是根部,一头是顶部。

通常情况下,顶部是相对比较细的那一头,而根部是比较粗的那一头。细观农村建筑,你会发现有些木头常年在建筑里面,有些则常年暴露在外面。“目不晒根”中的“目”指的就是太阳,也就是说,农村人建房时,一定要把木料的根部放到室内去。

虽然室内不见阳光,但是由于木头根部很粗壮,不容易被水给腐蚀掉,从而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而细部则可以放到外,就算是风吹雨淋,日头一晒,很快就容易干了。那么“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呢?

农村房屋建筑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上梁”,梁定了,则整间房屋的稳定性就差不多定了。口不吞阳就是说主梁一定不能留在外面,一旦留在外面的话,就容易被雨水给侵蚀掉,房屋的使用寿命也就会大大缩减。

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口为何不能吞阳?

总之一句话,“目不晒根,口不吞阳”其实就是农村人对于建造房屋的心得体会的总结,也是在历经了无数次的房屋倒塌之后得出的结论,对于旧时农村新人建房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过这句俗语在今天看来好像已经有些过时了,因为现在的农村建房,已经不再用木头了。

一方面国家对于木头的管控很严,另一方面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主张用木头来建房。现在的房屋全部是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来建造,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屋,层数可以更高,质量可以更好,个人所占用的面积可以更大,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而现实中的木头建房只存在于那些古老宫殿的修复工程中,那是出于保护国家文物的需要。虽然现在建房我们不再用木头了,但是这句俗语还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那就是到任何时候,房屋的质量安全都是天大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要关注,一旦出问题,那是要闹出人命的。

近年来,媒体不断爆出各种关于房屋质量的问题,那确实是触目惊心,有些是因为用了劣质材料,有些是偷工减料。房屋质量安全关系着百姓的生命健康,每一个建房者都要把这一条牢牢记在心里。

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口为何不能吞阳?

不管你是用木头建房,还是用水泥建房,每一个细节都要把控好。该达到的砂浆比例必须达到,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检验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就必须停下来返工。“目不晒根,口不吞阳”,老祖宗的话要牢记在心间,居安必思危,不要让各种房屋的安全隐患留存在房子里。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几十年以后,你也是要担责任的。

上一篇

揭秘西游记:高翠兰为何不嫁给猪八戒,猪八戒走后她嫁给谁了?

下一篇

俗语:人睡三觉,命比纸薄,是什么意思?三觉指的是哪三觉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