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同样是投降,于禁和姜维的风评为何差这么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同样是投降,于禁和姜维的风评为何差这么多
收藏 0 0
同样是投降,于禁和姜维的风评为何差这么多

“君王城上竖降旗,将在沙场不得已?”姜维上面是投降皇帝刘禅,于禁遇到是心胸狭隘的魏文帝曹丕。皇帝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两位三国降将的评价。

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于关羽,一同作战的庞德宁死不降,于禁投降关羽,之后辗转孙权处,回到魏国。在于禁看来,他兵败是天不助也,襄樊之战,于禁关羽僵持不下,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老天爷这个裁判直接倒向了关羽。关羽擅长水战,于禁一个山东大汉毫无经验,被水淹的七荤八素,根本无法作战就投降了,以期来日再战,一洗前耻。

关羽败给孙权,于禁在孙权那里得到礼遇,经常并肩骑马出行,于禁是个人才,可是他遇到的上司心胸狭隘,曹丕不仅没有给他打翻身仗的机会,还狠狠的羞辱他一顿。曹丕假意以晋国降将荀林父回国得以重用的故事,安慰于禁,并封于禁为安远将军,要求他去拜谒曹操陵墓。其实曹丕事先让人在陵墓内作襄樊之战关羽得胜,庞德宁死不降,于禁投降的壁画。于禁看到壁画,痛苦万分,不久忧郁而死。曹丕讽刺于禁投降一事得以广而告之,引导了舆论导向。

同样是投降,于禁和姜维的风评为何差这么多

于禁投降的真实原因无论是什么,那就是实打实的投降,连假意投降都算不上,就算失败是因为天不时地不利,败了就是败了,降了就是降了。如果于禁得以机会翻身,评价可能会没那么差,但是投降终究是抹不去事实,也许是晚年不想死吧!人言可畏,将军没有死在沙场,确死在了人的吐沫心里,令人叹息!

姜维是在剑阁面临魏国大军时,接到刘禅投降,要求其放弃抵抗的命令,姜维不顾众将士反对,毫不犹豫的投降鈡会。身为大将却连普通士兵的骨气都没有,这是真的吗?后来发现姜维给刘禅的密诏:“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原来姜维是想利用假意投降复国,并非真的是贪生怕死的投降鼠辈。

同样是投降,于禁和姜维的风评为何差这么多

姜维的计划是什么呢?他知道钟会有野心,想拥有自己的天下,所以他就投降钟会鼓动他自立为王,魏军的其它将领肯定不同意,再建议钟会杀了他们。而后姜维就可以杀了钟会,自然就可以一一绞杀魏军。这现实吗?刘禅都投降了,就算姜维有复国志向,那跟随他的其他将领呢?钟会又怎能把命运交给一个敌国将领,靠他来挣得一席天下?最后只能在魏将领们提前得知各怀鬼胎的两个人的计划后,先团结起来下手杀了他们,二人在混乱的厮杀中死去。姜维死时据说很不甘心,不甘心没有光复蜀汉。

一个没有战斗力,即将灭亡的国家,姜维想用这样投机取巧的办法复国纯属妄想,面对实力雄厚的魏军,岂能轻而易举得逞。姜维的风评没那么差,主要是上司都投降了而且让他也投降,舆论第一指责的变成刘禅了,最后虽然用错误的办法假意投降死了,但是也算没有苟且偷生。论气节,于禁,姜维二人是无法与宁死不屈,战沙场的人比的,比如同时蜀国战败的诸葛亮儿子孙子(诸葛瞻,诸葛尚),以身殉国。

上一篇

拜占庭帝国的全盛时代——巴西尔二世和马其顿王朝

下一篇

战神蚩尤无往不利,曾九败黄帝,少有人知道他的坐骑这么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