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收藏 0 0

人生应如夏季的花朵般迎风怒放,傲然屹立在天地间绚烂夺目。然而人生没有十全十美,是故,坎坷间遇到不如意的结局又如何?哪怕是面临着死亡,但心中向往的人生路已经竭尽所能的去争取过,那么犹如秋天的落叶般静美地接受轮回,又有什么不可!

—题记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皇都积胜图(局部)

1、纵使尔等严刑拷打,吾志毅然坚定不屈!

大明天启五年五月(公元1625年),京师,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阴森冷寒,血迹斑斑,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血腥味,呻吟声,在火把、油灯的昏暗光亮下犹如人间地狱。

许显纯端坐在太师椅上,阴鸷的眼神直射吊在受刑台上早已气若游丝的汪文言,无计可施!

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胥吏出身的中书舍人,身上明明透露着市井小卒的狡诈和任术,却偏偏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入狱两月有余,汪文言宁愿承受酷刑的折磨也不愿意去做污蔑东林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袁化中六人收受熊廷弼万金贿赂的假供状。

封官许愿在汪文言面前根本行不通,严刑拷打也无法摧毁汪文言的意志,这让许显纯失去了耐心。同时许显纯也意识到,眼前这位东林智囊也许在第二次被抓入诏狱后,心里就已经生出断绝活着离开的打算了。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锦衣卫

为了不影响魏忠贤打击东林党的大业,许显纯在无奈之下,只得以汪文言的名义做了一份杨涟等六人受贿的假供词,但他这一举动却被生命垂危的汪文言大声怒喝。

文言之再下诏狱也,显纯迫令引涟等。文言备受五毒,不承,显纯乃手作文言供状。文言垂死,张目大呼曰:“尔莫妄书,异时吾当与面质。”显纯遂即日毙之。—《明史》

当然,汪文言临死前的怒吼并没有起到作用,许显纯拿着自己捏造的供词向魏忠贤邀功,给魏忠贤清洗东林党提供了依据;而魏忠贤的党羽们也趁机扩大了打击面,将万历、泰昌以来的恩怨纠葛全部强加在了东林党头上,以至于忠良惨祸,亿兆离心。

凡救三才者,争辛亥京察者,卫国本者,发韩敬科场弊者,请行勘熊廷弼者,抗论张差梃击者,最后争移宫、红丸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杀戮禁锢,善类为一空。—《明史》

这样疯狂的举动就此埋下了大明朝灭亡的祸根,“朋党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

那么,在这场生死搏击的朝堂斗争中,汪文言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而使自己成为东林和阉党之间搏弈的焦点呢?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锦衣卫出行图

2、小人物汪文言,生如夏花般的璀璨!

汪文言,大明徽州府歙县人,出身卑微,原本只是歙县县衙的一名牢头,也就是大明百姓口中的“吏”。这种级别在大明朝的官僚体系中处于最末流,没有品级,这也是汪文言身份上的“先天不足”,典型的大明朝社会底层小人物。

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奇迹发生,没有贵人提携,一辈子也就浑浑噩噩地过去了。然而,命运注定他要活得精彩,注定他要生如夏花!

汪文言的发迹是从他踏入京城后结识了太子朱常洛的心腹太监王安开始的。

毫不夸张地说,王安就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达官显贵的雅致生活

正因为有了王安的牵桥引线,他认识了东林叶向高、左光斗、杨涟等人,而自己也由捐纳的监生成为了从七品的中书舍人,并游走在京师的达官显贵之间,为东林出谋划策。

益游公卿间,舆马尝填溢户外。大学士叶向高用为内阁中书,大中及韩爌、赵南星、杨涟、左光斗与往来,颇有迹。—《明史》

在达官显贵中游走是有极大好处的,这让汪文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朝堂政局的微妙变化。

而正是依靠这样的敏锐度,让汪文言在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皇权更替过程中,通过对王安施加影响,以布衣之身介入大明朝堂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以及在天启朝投桃报李,计破齐、楚、浙三党联盟,使得东林一家独大,“众正盈朝”。

东林的一家独大让其所有的政治对立面感觉到了威胁,促使了东林对立面拧成了一股绳,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势力“阉党”,开启了明末党争。而阉党真正清算东林党,是从汪文言开始的。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东林书院

天启四年十二月(公元1624年), 在御史梁梦环上了一道弹劾汪文言交通内外官员、强迫移宫搅乱朝政等罪状的奏折后,天启帝下达了捉拿汪文言的圣旨。

前部院诸臣,自取斥逐,皆由文言辈肆谗惑听,以致贞邪混淆,即廷杖岂尽其辜?还着锦衣卫差的当官旗, 扭解来京穷究,以清祸本。—《明熹宗实录》

人生就是如此,谁也不知道下一步面临的到底是什么!

汪文言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东林和阉党之间角逐的焦点。但当许显纯提出只要诬陷杨涟等人接受熊廷弼贿赂就放过他的承诺时,汪文言就已经明白阉党的企图。故而他宁死也要喊出那句“世岂有贪赃杨大洪哉”的坚定不屈!

生如夏花,就是这样的怒放而璀璨!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杨涟像

3、人生合唱,生如夏花!

天启五年六月(公元1625年),在许显纯捏造的供词基础上,魏忠贤及其党羽将移宫案、丧师失地案、熊廷弼贿赂案等通过汪文言串联了起来,将一起争权夺利的派系斗争硬是上升到了影响社稷存亡的惊天大案。

自逆奴内犯,辽左戒严,我祖宗特起熊廷弼于田间,授以经畧,赐之尚方,赐之蟒玉,宠极人臣,义当尽瘁。乃熊廷弼欺朕即位之初,始则脱病卸担,荐袁应泰而辽阳亡。既则刚愎不仁,望风先逃而河西失。当是之时,不知费国家几百万金钱,丧军民几百万性命。而征兵西蜀则西蜀变,风闻山东则山东乱,今黔中尚岌岌未宁,斯其罪难擢发类矣。迨三尺莫逭,复百计钻求,甚者则有周朝瑞十日四疏以救,有顾大章妄为罪属可矜,而又托奸徒汪文言内探消息,外入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之幕,嘱令遗书求解。诸奸受贿,动以万千,又安问祖宗疆土祖宗法度哉?—《明熹宗实录》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天启帝

此案后,熊廷弼传首九边,汪文言和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等一起惨死狱中。顾大章以暂时的妥协脱离了锦衣卫诏狱,换取了刑部有司审问的机会,借此向世人揭露了汪文言、杨涟等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诏狱中被严刑逼供,迫害致死的惨状后自杀身亡。

至此,最让阉党忌恨的东林七人全部凋谢,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算是结束了。

从徽州大山跑到京师寻求梦想的汪文言,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市井小卒竟会以如此悲壮、激烈的结局完成了人世间的轮回。

而谁又能想到,那个曾经生活在大明朝社会最底层的县衙牢头,竟然能和“东林六君子”这样的大明栋梁一起成为天下道统的守护者,合唱了一首“生如夏花”的悲歌!

然而出身卑微依然是汪文言的原罪。

正因为如此,在阉党的《东林点将录》中他被打上了“捧把帅字旗将校,地贼星鼓上蚤”的标签。而在东林内部,他也被少许人看轻,“文言无足惜,不可使搢绅祸由此起。”

这是小人物的悲哀!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明代市井

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个起于微末,身份卑微的小人物,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的是宁死不屈,坚守良知的英雄气概。虽然在权力场中他的不屈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但比起天启朝那些为了私利而加入阉党,成为魏忠贤爪牙的达官显贵却高大得多!

正如明末清初的徽州人赵吉士所言:

三杨宰相,亦有以吏显者,顾问其人何如耳?文言护杨左,触权珰,惨刑至死不悔,如若言触魏阉者非正人,将附和魏阉者为正人乎?—《寄园寄所寄》

汪文言,负侠气,在天启朝的那个特殊时期,正应了那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历史需要给他一个公道的评价!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他以布衣之身帮助东林党周旋于大明庙堂权力之争,最后以身殉道

东林党名单

上一篇

明朝灭亡时世界各国都伸出援手,清朝灭亡时各国为什么落井下石

下一篇

蒙灭西夏之战:拥兵三十万的西夏,为何轻易就被蒙古军团给灭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