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末洪承畴之前宁死不降,后面为何死心塌地给满清卖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末洪承畴之前宁死不降,后面为何死心塌地给满清卖命
收藏 0 0

每个朝代末期都会出现许多卖主求荣的汉奸,五代十国中的石敬瑭,明朝末年依然有数不清的汉奸投降清朝。看过鹿鼎记的人都知道吴三桂原本是明朝部将,李自成打进北京之前并没有进京勤王,相反他在那等待时机。李自成打进北京之后没有约束好部下,杀了吴三桂的父亲,夺了吴三桂最爱的人陈圆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夹在一起迫使吴三桂投降清朝,死心塌地为清朝卖命!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大顺军队抵不过人家八旗关宁精锐,大败本人不知所踪,最终满清问鼎北京城!可在明末风云的这段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人的影响力绝对不亚于吴三桂,相反更能打仗,吴三桂之后反清,他投降清朝之后死心塌地为清朝卖命,带兵围剿南明小朝廷,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名将洪承畴!

明末洪承畴之前宁死不降,后面为何死心塌地给满清卖命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三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王左挂降而复叛,被洪承畴诛杀。作为杨鹤手下干将,本该支持上司的招抚政策,可是洪承畴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仅剿匪,且并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流寇多达数万。其实如果读过明末“贼军”史就不难发现,李自成、张献忠曾多次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明朝多次对“贼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由此可见,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不久与总兵杜文焕击败张献忠于清涧县。

明末洪承畴之前宁死不降,后面为何死心塌地给满清卖命

经过数年的围剿最终把这群农民领导的起义扼杀在摇篮当中,崇祯十二年十月,陕西最后一股“贼军”李自成部在流窜途中,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于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农民起义陷入低潮。

明末洪承畴之前宁死不降,后面为何死心塌地给满清卖命

这时候辽东战线吃紧,洪承畴接到崇祯皇帝的命令前往关宁锦防线抵御清军。崇祯十四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但兵部尚书陈新甲促战,在崇祯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况下,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针。八月,皇太极得知明援兵已到,便亲率大军从盛京赶来赴援,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部署在明军的南面,济尔哈朗军攻锦州外城,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最后集议背山突围。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

到了崇祯十五年,经过几个月挣扎之后松山城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总兵曹变蛟等将领被杀。洪承畴被俘后,锦州守将祖大寿,便走出内城,率众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明军的锦宁防线,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被俘之后洪承畴拒不投降,据说当时皇太极委派庄妃大玉儿劝说他,最后美人计成功他得以降清。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根据历史记载,洪承畴之所以投降看到皇太极的诚心摆在那里,多日的纠缠之后也知道皇太极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明主,于是投降了清朝。那会崇祯皇帝还以为他壮烈殉国,为他纪念转而就出卖国家!

投降清朝之后,洪承畴不遗余力的为清朝卖命,攻打南明小朝廷碰到了李定国两厥名王的硬茬,那时候洪承畴建议让吴三桂前去剿灭叛军。南明小朝廷先是孙可望投降清朝力量大减,再加上关宁铁骑这样强悍战斗力的军队南明节节败退。以永历帝被绞杀宣告明王朝的统治结束。洪承畴也成为洗不清的汉奸!

上一篇

古代小妾除开枝散叶外,还有一特殊作用,暴露了人性的丑恶

下一篇

刘备手下两员大将,一个抗衡吕布,一个媲美关羽,却得不到重用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