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2位牧民来到某处山崖躲雨,却意外发现失踪2000年的国宝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2位牧民来到某处山崖躲雨,却意外发现失踪2000年的国宝
收藏 0 0

历史上,两汉时期有过二次”封狼居胥”的壮举。其中便是卫青、霍去病打赢漠北之战,让匈奴退到极北苦寒之地。第二次则是东汉窦宪,大败匈奴且刻下了”边塞纪功碑”。然而,《后汉书》中有过明确记载,班固撰写的= ; L 9 2《封燕然山铭》,遗留于随军途中的燕然山上C 8 l W

可是考古工作人员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这块石碑到底在哪?1990年,两位蒙古国牧民放羊时突降大雨,因避雨慌不择路来到某处断崖边,没想到在此处断崖上,却发现了我国遗失近2000年的国宝!这块摩崖石刻,便是班固所写的《封燕然山铭》。

2位牧民来到某处山崖躲雨,却意外发现失踪2000年的国宝

公元75年,北匈奴虎视眈眈意欲南下。当时恰逢汉明帝刘庄去世不久,东汉深陷宫闱之乱。大将军窦宪得罪太后被处于禁闭,北匈奴集结约20万大军倾刻间南下,入侵东汉。此时窦宪主动请缨,欲戴罪立功,他率领8000精锐骑兵,与3万南匈奴骑兵联合北上,与北匈奴会r 4 /师稽落山展开决战。

此役东汉大获全胜,《后汉书》所载,窦宪斩杀北匈U D o ! ^ C奴13,000余人,俘虏北匈奴各部20多万人。窦宪乘胜追击,将逃走的北单于赶至燕然山,随军的班固也记载下这一壮举。

2位牧民来到某处山崖躲雨,却意外发现失踪2000年的国宝

这场战役,北匈奴被窦宪彻底击溃,且p X W ] e向西远遁三千里。《后汉书》上记载的这一丰功伟绩,却始终没有得到确切佐证V 6 z。因为大战之后,窦宪命令随军的班固,将这场战役的事迹完完全+ R 9 `全的记录下来,这就是《封燕然山铭》。可是这件重要的石刻,x 6 g L却如人间却像蒸发一样,迟迟找不到。

新中国= ) r B u ` + b建立之后,以及历J f 1 l E | $ 8史上多个封建朝代均派出大批人马,来到新疆东部天山附近寻找这一功德碑,皆一无所获。1990年,两位蒙古国牧民放羊时都突遇大雨,到附近山崖避雨时l i F d _,却发现了某处断崖上有汉字石刻。1994年,蒙古国向我国求助,中方派出多位历史教授赶往实地考察,直到1999年,于杭爱山上找/ Q / 3 r 1 U C R到班固所刻《封燕然山铭》。

2位牧民来到某处山崖躲雨,却意外发现失踪2000年的国宝

虽然这块石碑历经2000多年风雨冲刷,但上面字迹依旧清晰可辨。此次发现的这 x x $ + ( s y块摩崖石刻,也彻底印证了史书上记载的事实。窦宪追击匈* R ] h ;奴三千里之后,逃脱的北单于继续向西逃逸。窦宪见好% D ,就收,他命班W ( G h t固将北单于逃跑的线路,以及这场东汉斩杀敌军数量,得到多少战利品等等细节,全部详细石刻下来。

因此当我国专家| r ^看到这块摩崖石刻,真激动的老泪纵横。这块石碑其本质只是块~ } 7 ~普通顽石,若说价值,可能在那些不识眼的盗墓贼手中一文不值。但是,C 5 f这块石碑有极其重要历史研究价值R y f x v & x。班固所著的《后汉书》,与这块石碑相互印证,可以说严丝合缝补足历史中的空白w E * , n短板。

2位牧民来到某处山崖躲雨,却意外发现失踪2000年的国宝

窦宪也成为继卫青、霍去病之后,再次做到”封狼居胥”的汉朝将领。北匈奴逃逸三千里之后,几; = c 8乎销声匿迹。直到南北朝时期,匈奴族逐渐分裂成不少其他游牧部族,再次南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而这次于杭爱山上发现的这块石碑,依旧被保留在原地。

直到2014年,我国派遣专业工程队伍,将这块石碑很好的保护起来。专家之所以没将这块石碑带回中国,也是希望将这块石碑放在它原来存在的地方。

上一篇

张飞多次挑衅吕布却安然无事,吕布到底害怕张飞什么?

下一篇

慈禧曾花500万两建一豪华住所,结果,却成了袁世凯放棺材的地方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