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如何客观评价清末状元张謇的弃官从商办学之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客观评价清末状元张謇的弃官从商办学之路?
收藏 0 0
如何客观评价清末状元张謇的弃官从商办学之路?

张謇,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弃官下海经商的状元。有人笼统说他是清朝最末一名状元,其实不是,清朝最末一名状元是比他还晚10年的刘春霖。张謇是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开恩科被点为状元的,授翰林院修撰。顺便说一句,刘春霖也是恩科,是慈禧太后70大寿恩科状元。

张謇不是获得状元以后H } x Q y B A立即下海经商的,他是4年X ? k以后才离开官场,在两江总督张之洞支持下,在南通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的。

为什么辞官经商?原因分析

1E Z f Y = o ? v E、获状元授官后在仕途4年,说明并不是一开始就不愿意当官的,也想政治上有一番$ q x 8 V P g作为,只是4年后感觉此路难通,所以才回原籍南通另辟蹊径的。此南通是南边“通”,非彼难通!

2、翰林院修撰这个“官”实际是个刀笔吏,属于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头名状元被授予修撰,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席教授或中央政策研究室部级巡视员之类的,其他进士则授予翰林院编修。这些文人都品秩很高,但几无实权,这样的“官”不做也罢。有些东西是官场上的“潜规则”,大家都知道但谁都不说破,毕竟明面上都是为朝廷效力,怎么能搞高贵低贱之分呢!其实,做官不能只是看品秩,还得` O Q j R L %看权力大小,岗位的工作内容就决定了你的地位。有权力哪怕是事权,也是实权派, n z L 6 z 4 Y 6肥缺,这样的官才有当头。张謇长期在实~ / # ? 5权岗位上历练过,16岁考中秀才,24岁时投身于k * | 5淮军吴长庆当幕僚,近10年的生涯。虽然幕僚算不得官职,但经常被授权去处Z ( Y v y理某事就有了事权或者一定的决策权;, ) l | l再加上这些实际工作的阅历,磨练J y A 9了他的经世致用之才,所以他已经没有耐心做“刀笔吏” ,潜下心_ Y l O来再做所谓的研究学问。张謇以有才干著称,除了精于书法和写文章这些纸上功夫外,有实际的才学,敢于针砭时弊,不畏权贵,以平民身份知名于士林,所以在当时就崭露头角^ o f Y U ~ O %

如何客观评价清末状元张謇的弃官从商办学之路?

3、“F 1 w O / Z状元”功名的取得受到诸多照顾,降低了心目中的崇高和神圣。张謇是幸运儿,未中状元便被众人认为有状元之才,所~ J S [ o n以考进士四次会试,都因帝师翁同龢想特意栽培看错笔迹而落第;中状元这次,据说也是翁安排监考人员专门收+ ( i H W T E { 5了张謇试卷然后他找挨个阅卷大臣给予第一,才使得张謇脱颖$ @ /而出。这里边既有张謇才学突出名声在外的原因,也有翁同龢帝a { X { C P 8党为了拉拢士人培植势力的因素。但对张謇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显得人家的状元是施舍来的,不是真正考出来的第一。更何况其年幼考取秀才时借籍参J , U考,P X m ) V Z被当地的劣绅后来要挟闹出过官司。这些科举仕进的曲折,毫无疑问都] s n z ( } r降低了功名在其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使其腻味厌倦八股文章的学究腐儒。还有j x j ) e h张謇o : 7 C d的农家子弟出身,使其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忌惮,不愿置身漩涡中,不愿意在这个被照顾的状元岗位上受煎熬 。

4、国家正处在多事之秋,积贫积弱,迫切需要有识之士经世致用。彼时的国家多灾多难,藩属安南(越南)、朝鲜被殖民地化;中日甲午之战,中国大败,割地赔款。可以说,帝国主义x ! / 3 N & o鹰环虎伺,侵略魔爪已伸向中国边疆,国难当头,张謇深受刺激。他对清政府的无能和退让甚为不满,每议时事常是慷慨激昂,m ^ 9甚至声O ~ ] w泪俱下。张謇认为日本“土地面积少于我20倍,人口少于我10倍”,所以取胜我国的原因,主要是国富而兵强,除了坚船利炮,更重要的是实业。在这种切肤之痛的刺激下,他开始n W $ H S T % W关注西方资本主义,感到救亡图存,必须从兴办实业入手,坚信实业救国主张。他认为只有振兴实业,革新教育,才是中国的“( P求活之道”,因此以自己的状元之身走上了一条离经叛道的新路1 ^ u 6 % q i

如何客观评价清末状元张謇的弃官从商办学之路?

5、躬身“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张謇实业救国的实践,是从公元1899年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开始的。他开创了中国纺织工业之先河,并且也是国内原料+基地模式的“鼻祖”,建立过原棉生产基地 — 通海垦牧公司等。[ = G创办过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创. V p办的企业有农牧、轮船、冶铁、盐业、渔业等公司,有发电、食品、酿造、榨油、肥皂等工厂j o w m f,在当时已具备i { 1 L G U相当规模。

经商的效果如何?为什么濒临破产

开风气之先,生意一度兴隆,但最终效果并不好,临终前接近破产。原因有多方面,既有管理问题、营销问题,也有人p j t 5 T 0 l才问题、技术问题等,但总根子在于大环境不适宜,因为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刚刚n ( I L :萌芽,资本主义还十分弱小。虽然清政府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允许国人开办工厂,但洋货的倾销排挤、传统的陈规陋习、官府的束缚牵制、税捐的压榨剥削,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张謇走的这条实业之路异常地曲折艰难。

今天我们后人来从容地分析作为前辈张謇的实业之路,仍能想见在一个衰败落后的农业国里搞实业其艰难困苦。按照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分析,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 9 0 W n v )层建筑不适应正在发生和酝酿发生L . 1重大变化的经济基础。落伍的封建体制处处掣肘,小马是无论如何也拉不动负担沉重的破车的!张謇曾是立宪改良主义的生力军,思想通俗一点说,他也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呼吁变革但忠君爱君X ) E U i , 0 [ e不愿触动皇权利益,这种思想w 5 | ]贯穿了其人生大半辈子。至其晚年仍是改良思想,已经严重落伍,事实也证明是完全行不通的。

如何客观评价清末状元张謇的弃官从商办学之路?

值得纪3 m i o 9 } + 8念的实业家

张謇与一般资本家不同,他办工厂不专以发财为目的。他认为国家富强要靠教育,认为 “图存救亡,: H + 3 i – 3 !舍教育无由” 。他不仅倡导疾呼,而且身体力行。自公元1902年起,在其主持和倡导下,南通I # 6 l c C地区20年内先后建立了 370余所小学,6所中等学校和4所职业学校,包c A Q w e c 9 u 2括纺织、农业、商业、医学、商船、蚕桑、铁路、测绘、财会等专业及普通中学,又从中M = , b分出3所大专院校。其中创办的通州师范是我国近1 r K D y代独立师范教育之先,民国初年设立的纺织学校也是当时国内所仅有,而“一县之P j n g C G W狭,竟有私立高等教育3所”更是创举。

清朝末期,宣统帝曾命他出任农工商z O P f D n大臣,他坚辞未就。与其是说他淡泊名U 9 n ! j利,不如说他是已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失去信心。他早年在跟随吴长庆入朝鲜时,曾与袁世凯有同事之谊,1912年清廷退位诏书就是袁世凯委托张謇起草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张謇曾出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9 3 [兼全国水h u t T R r e P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又踏} c D | J k ` / 4入过官场数年。后目睹国_ B % V事日非,毅然决然辞职,彻底走上办实业兴教育道路。张謇所办实业的收入,也大部分投资在了兴办教育上。

客观地讲,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业基础是张謇奠A ) w : l N d J o定的,这一区h E ) } l – 3 u (域现代教育相对发达也与张状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元1926年张謇病逝,走完了一个文士爱国奋斗不屈的一生。

张謇是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人物,永远值得国人纪念!

如何客观评价清末状元张謇的弃官从商办学之路?

上一篇

“革命党不爱钱”,孙中山先生的清贫生活

下一篇

“娶妻当得阴丽华”——完美皇帝是怎样娶得完美女人做皇后的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