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收藏 0 0

前段时间诺贝尔奖落下帷幕,

中国学者在诺贝尔奖上鲜少露脸,

放眼世界女性获奖者更是少之又少,

清朝有位女学霸,

如果生在今朝,

肯定能拿诺贝尔奖,

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她!

王贞仪(1768 ~1797),字德卿,

清乾隆三十三年生于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

一个医生家庭,籍贯安徽天长,

其祖父王者辅曾任丰城知县和宣化知府,

精通历算,著作颇丰。

特别是他家藏书丰富,

坊间传闻有足足七十五橱,

这些书籍,

对王贞仪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王贞仪的父亲王锡琛,

虽是生活坎坷,屡试不第,

但他精通医学,以行医为业,

因此在父亲的影响下,

王贞仪在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十一岁时,

小王贞仪跟随着祖母和父亲

一同去吉林看望祖父,

后在吉林生活了五年,

这期间,

使她有机会能够阅读祖父丰富的藏书,

增长了不少知识和才干。

后来祖父过世,

她又随同祖母和父亲

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

游览名胜古迹,见闻广阔,

也接触到不少名人。

她曾自述这—段的经历说:

“忆昔游历山海区,三山五岳快攀途,

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从这就看得出她不是寻常女子,

有着同男儿一样的雄心壮志。

当她十几岁时,

就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

史书说她”跨马横戟,往来如飞”,

达到”发必中的”的程度。

为此,王贞仪还曾得意地写下诗句:

“亦曾习射复习骑,盖调粉黛逐绮靡”。

她觉得”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

强调学问并不是专门为男人而设的,

女子的智慧并不比男子差,

同样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

并且学成之后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由于自己是女子,能够感同身受,

她还曾以花木兰、大小乔等为题材,

写下了《题女中大夫图》的长诗,

抒发自己

“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的胸怀。

正是她这种不甘落后于男子,

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

使她后来成为清代著名的女医学家、

文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医学方面,

她写出了《医学验钞》

论述了阴阳、表里、虚实、缓急、

纯杂、留匿、陷显、转变诸端,

提出了察脉、视人,因时、论方、相地等医道五诀。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文学方面

王贞仪的成就也十分优秀。

不但能写诗,

在诗学理论上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她的作品包括:

散文9卷,诗3卷,其他为词、赋。

她的散文言之有物,学识兼备,

诗词也独具个人特色,情胜理胜;

虽是女子,但她的诗大气磅礴,

丝毫没有脂粉气息和小女人的情情爱爱;

虽是官宦家庭的闺阁小姐,

但她却十分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

例如她写的

《鲈鱼四绝》、《太湖买船曲四首》

描绘了渔民的日常生活,

《饲蚕词》讲述了蚕妇们的辛苦。

《题捣练图》感叹捣练女的

“一水盈盈空辛苦”,

《咏水车》为农民有了水车

而减轻了劳作负担而欣喜,

《奥南竹枝三十首》描写了

少数民族的艰辛生活。

《富春道中时值荒旱感成一律》

更是揭露了社会底层的苦楚:

千田无复有春黄,赤地空遭旱魅殃。

村舍几曾烟户步,富家闻说粟依仓。

数学方面,

她沉迷勾股定理和毕达哥斯拉定理,

甚至能够写下《勾股定理解》

在当时可谓十分难得。

主要著作有《西洋筹算增删》、

《重订策算证讹》、《象数窥余》、

《重订策算证伪》、《术算简存》、

《筹算易知》等等。

17世纪初叶,

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

明末传入我国,

也称为“筹算”。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

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

戴震称其为“策算”。

对数学也抱有极大兴趣的王贞仪,

也开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

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

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

使之简易明了。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天文方面,

传闻她20岁开始研究月食,

出于对天文的无限向往,

导致她常常废寝忘食。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间,

家人却久久不见王贞仪,

母亲便去房间找她,

谁知她在房里把灯架在房梁上当做太阳,

小圆凳放在地上当做地球,

手中拿着一面镜子当月球,

反复试验,搞清楚了月食的原理,

写下《月食解》

此书在当时,

是世界上第一份完备的日月食成因的解释,

但在那个年代,

清政府并不重视她的研究成果,

也不被百姓认可,

甚至说她是妖言惑众。

由于她一直醉心于科学,

十七岁还待字闺中,

因此有一些封建卫道士嘲笑她,

说她就是为了博外人眼球,

想名留青史。

但是王贞仪不在意也不屈服。

她据理驳斥,

坚持为科学开辟道路。

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

不被封建礼教所束缚,

不屈不挠地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王贞仪对封建伦理对妇女的歧视,

丝毫不予理会,

并为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的机会而振臂高呼,

充分表现出一个独立的女性要求

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平等的崇高精神。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一直到二十五岁王贞仪才寻得真爱,

嫁给了才子詹枚。

詹牧也是一位诗人,

婚后夫妻感情甚好,

伉俪之间,丽锖绮句,

举案齐眉,并显才华。

虽是已做人妇,

但是她依旧没有中断她的科研事业,

继续从事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研究。

然而红颜薄命,

由于经常熬夜做研究还有难产,

导致王贞仪的身体每况愈下,

在她二十九岁时便香消玉殒。

但是,历史终归没有遗忘她,

200年后,

权威学术期刊将她选为:

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

2000年2月8号,

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

发现了一颗小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这颗小行星

命名为王贞仪Wangzhenyi,代号43259。

王贞仪对中国科学的贡献不可小觑,

后有人称赞她是:

“班昭之后最伟大的女学者”

但国内却很少有媒体介绍她,

反倒是在国外,

王贞仪常常被提及。

2018年,

美国哈维穆德学院的数学教授

Talithia Williams

出版了一本书《数学的力量》,

里面专门介绍了,

对数学发展有过巨大贡献的女性,

其中就有一章专门介绍了王贞仪。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在专门介绍科学家的外文书籍中,

有本名为《Women in Science》的书,

列举了50位女性科学先锋,

其中也有王贞仪的故事。

清朝第一女学霸,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没有国人知道她的名字

她传奇的一生虽然短暂,

但却打破了时代对个人的局限,

大胆的探究科学,

在落后腐败的满清,

穷尽短暂的一生,

取得了瞩目的科学成就,

影响到西方科学界,

着实令人叹服!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

她就像一束光,

划破沉沉的黑夜,

照亮了整个中国,

更给长期受封建禁锢的中国女性,

增添了一丝光彩!

上一篇

历史上有哪些栽在女人手上的枭雄?

下一篇

因为一个人人皆知的成语,秦始皇被痛骂了两千年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