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袁崇焕和毛文龙,不该死的却都死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袁崇焕和毛文龙,不该死的却都死了
收藏 0 0

不该死却死了的袁崇焕

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

袁崇焕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万历年间的进士,主动请缨镇守边关,后跟随当时打筑城防御战的第一人孙承宗(关于其战略也饱受争议),并最终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努尔哈赤命丧黄泉,也直接改变了后金的政治架构,后不得志回乡,崇祯年间再次被启用,崇祯亲自召见,赐尚方宝剑,然而由于其夸下海口的言论和后来抗后金的经历不符,再加上接连发生的皇太极南下事件,最终又又卷入了朝廷党派的争斗中,被魏忠贤余党弹劾“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此时皇太极的反间计又火上浇油,最终被崇祯下令千刀万剐,百姓相争食其肉。袁崇焕无论做了什么其实是不该死的,这一点其实并没太大争议,然而他还是死了,只能说袁崇焕的死对后来战争局势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袁崇焕和毛文龙,不该死的却都死了

从无业游民到海外天子

而上面之所以把袁崇焕的生平简单概括只是为了引出今天要讲的人物,擅杀岛帅(和私通后金构成了袁崇焕死的量大罪状)中的岛帅——毛文龙。毛文龙自幼游手好闲,后弃家投奔百户身份的叔叔,之后承袭其百户职位,后凭借其军师头脑步步高升,最终率兵两百攻破后金镇江,开始被天日朝廷器重,任命其为东江镇的副总兵,而东江镇的位置现在已处于朝鲜境内,而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皮岛,由于其位置特殊,能极大牵制后金的力量,因此毛文龙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始了“海外天子”的生活,直到袁崇焕的到来。

袁崇焕和毛文龙,不该死的却都死了

十二条罪状“条条在理”?

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又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六当斩。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九当斩。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

袁崇焕以阅兵的借口来到皮岛,而真正的目的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那就是“须有”的十二条罪名杀毛文龙,上面的每个理由看似条条在理,但实际上都罪不至死,甚至很多放在袁崇焕身上也适用。关于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或许也是迫不得已吧,皮岛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已经盘根错节,不管其军事价值有多大,但它却成了朝廷财政的无底洞,只要皮岛还在一天,袁崇焕这边饥一餐饱一餐的情况注定还会经常上演,而要兑现自己对崇祯许诺的五年平辽的目标,必须要有完全足够的军饷,不过心急的袁崇焕可能想不到你在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做法已经触犯了皇权的底线,而最后的惨死也已经是命里注定的了。这是从好的方面为袁崇焕辩解,而换个角度来说,袁崇焕五年平辽自始至终就是一句空话,之所以要杀武将的毛文龙原因在于袁崇焕的辽西背后是一张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网,辽西军也许用不了这么多钱,但庞大的文官利益集团需要。不论如何毛文龙死的很冤样也很亏,毛文龙死后,整个皮岛失去了主心骨,发生了先后三次兵变,第一次兵变,刘兴治假借孙承宗命令,处决了袁崇焕派来的副将陈继盛。第二次兵变,刘兴治死于乱军之中。第三次兵变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赶跑了袁崇焕派来的黄龙,独掌了军权。后来毫无凝聚力可言的皮岛终于被皇太极的“拔刺行动”给解决,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再加上之前的朝鲜不情愿地归附皇太极,满清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而留给明朝的时间也确实不多了,而此时的袁崇焕也早已死去多年了。在皮岛投降的将领中,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后来我们都只道他们干了什么,不仅威胁明朝,最终的南明的败亡也得益于三人。

袁崇焕和毛文龙,不该死的却都死了

该死却不应当死的毛文龙

然而说半天毛文龙该不该死呢?客观上讲说该死,虚报战功导致大量的军饷往皮岛,同时还和当时的后金做贸易,致使后金避免了几次严重的饥荒,同时该出手的时候他又不出手,错失了多次进攻良机,但事情总有一个但是,无论这个人有多“废”,然而把他当成朝鲜一般的番外之王供着也比杀了他要好。但自以为是的杀了一个“废人”,真的就太没把整个战略全局当回事了,

袁崇焕和毛文龙,不该死的却都死了

上一篇

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军队,无奈的执着

下一篇

第五次中东战争,国家,民族的纠葛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