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收藏 0 0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在全国掀起反共逆流。跟着共产党就意味着被通缉、捉拿、关押、杀头。是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高官厚禄坐享其成?还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跟着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从此踏上一条生死未卜的革命之路?贺龙毅然选择了后者。这一年,他31岁。

贺龙(资料图片)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1959年1月,贺龙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时回忆说:“1927年7月底,汪精卫决定在庐山召开反共军事会议。当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上庐山,要么去南昌。我主意已定,就是跟共产党走。这时敌人来拉拢我,送来金条银洋。我对他们说,国民党我不入,要入党,就参加中国共产党。”

这么好的根据地,不能叫鬼子弄垮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已没有力量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迅猛发展,已使华北日军举步维艰。为扭转局势,日本改变策略,对国民党军队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将主要力量放在对付人民武装上。在日军的接连进攻下,华北地区的雄县、霸县、安国、蠡县、博野等县相继失守,冀中抗日根据地面临全部失陷的危险。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军委为加强冀中地区的抗日力量,命贺龙率一二〇师从晋西北急赴冀中平原。

部队刚到达冀中地区时,正赶上日军第三次大“扫荡”,他们纠集敌伪军7000多人,由平汉、津浦两铁路进发,从东、西、北三面向冀中根据地中心高阳、河间、任丘等地压来,妄图将我冀中部队驱至潴龙河一带聚而歼之。

贺龙率领一二〇师到达河间西北的惠伯口与冀中部队会合。两军会师,士气大振。同时,贺龙向冀中军区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要广泛地开展游击战,寻机歼敌。由于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1939年2月初的3天之中,接连两次打破日军的围攻,歼灭日伪军130余人。我军的连续几个胜仗,使日寇、汉奸大为震惊。他们在呈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文件上说:“贺龙此来对北支那之威胁更非昔比。尤其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必须立即覆灭其势,以确立永久之治安。”

在冀中与日军作战期间,贺龙(右一)在第一二〇师指挥所。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4月下旬,我军在安国、蠡县、博野广大地区乘胜东渡潴龙河,深入河间、任丘、大城、沧县之间的齐会这一敌人心脏地区,准备将两支冀中抗日部队合并到一二〇师,定于22日举行庆祝大会。日寇闻知,令驻沧县之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第三联队吉田大队800余人连同伪军100多人带领80多辆补给车,向河间城北的齐会开来。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判断,此地周围日军据点兵力不足,不可能抽出更多机动兵力参战。而八路军的兵力却比较集中且士气旺盛,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就地歼灭敌人。

当晚贺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集中所部独立第一、二旅7个团及冀中军区三分区部队参加围歼作战。在战前动员会上,贺师长激昂慷慨地问:“同志们,冀中这块平原好不好?”众人齐声高呼:“好!”贺龙又问:“这么好的根据地,能不能叫鬼子弄垮?”大家宏亮地回答:“不能!不能!”贺龙在台上踱了几步,挥着拳头说:“冀中部队打了很多仗,开辟了这块根据地,各方面都有很多经验,我们要虚心学习,共同把冀中根据地建设得更好!”顿时会场响起一片“向兄弟部队学习”的欢呼声。正在这时,几个侦察员满头大汗地跑到贺龙身边,向他报告敌情,听完侦察员报告,贺龙不失幽默地说:“既然敌人把礼物送上门来了,能不收下吗?”“各部队要连夜做好战斗准备,隐蔽待机,听命令行动,我们要在冀中平原上打一个漂亮仗。”

“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

4月23日7点,这股日军从三十里铺向东进犯,占踞南北大齐和北刘曹一线。9点,日军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齐会村发起猛烈进攻,将我七一六团三营包围在村子里。

依托有利地形,我三营指战员机智勇敢,沉着应战,在日军距离五六十米远时才开枪射击。一时间,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飞向日军队伍,日军遭到突然打击,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消灭了。吉田气急败坏,指挥部队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都被我军给压了下去。在无计可施中,日军卑鄙地向我军阵地和村庄投掷毒气弹和燃烧弹。霎时,整个村庄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熊熊烈焰和弥漫的毒气将八路军指战员团团围住,但我英勇的三营指战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继续挥舞刀枪,顽强地阻击敌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巷战,逐屋逐院地进行争夺,给敌人以大量杀伤。贺龙从容调动部队,利用三营将敌拖住的间隙,令七一六团一营和七一五团七连,分别由齐会东北、东南两面向敌发起进攻,意在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吉田大队。

七一六团一营进攻受挫,转为牵制敌军,七一五团七连攻入村内与三营合并一处,阻击日军的进攻。日军几次进攻没有成效后,便利用其优势炮火,猛烈轰击齐会,并向我师部驻地大朱村发射毒气弹,贺龙及师机关20余人中毒。一时间,贺龙面目通红,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医务人员要抬他进村治疗,他却摆摆手,要个浸了水的口罩戴上,继续指挥战斗,并及时作出阻敌增援,实施反围攻的作战部署。

这次战斗,我军共歼敌700余人,缴获山炮1门、炮弹40余箱、防毒面具70余具、毒瓦斯10余筒、望远镜2架、轻重机枪20挺、步枪200余支、枪弹万余发。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1939年2月,冀中军政委员会和总指挥部成立,贺龙任书记和总指挥。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周恩来含泪在贺龙骨灰盒前七个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豪爽健谈、敢于直言的贺龙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迫害。

1967年1月,贺龙在人身安全遭受威胁的情况下,经周恩来安排,搬到京郊山区的象鼻子沟,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这对性格刚烈的贺龙来说尤为难熬。但是一想起总理的临别嘱咐,他的心情就慢慢地平静下来。他听总理的话,每天都在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还十分认真地练起了毛笔字。而周恩来在这段期间,更是不断地派人来看望贺龙,带去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问候。

1957年2月,周恩来与贺龙。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不久,林彪、江青就找到了贺龙夫妇的藏身之地,并将他们作了秘密转移。从此,周恩来再也找不到贺龙,更无法保护和关照他。

在诬陷面前,贺龙坚贞不屈,为党和国家的命运担忧。经过长期迫害,贺龙的身体越来越差,1969年6月9日,贺龙含冤去世。而由于林彪、江青集团对此消息的严密封锁,直至林彪叛逃事件之后,周恩来才得知贺龙已去世两年多了。他内心的悲痛之情无以复加,尽全力找到了贺龙夫人薛明同她失散5年的孩子们团聚。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周恩来在贺龙骨灰安放仪式上致悼词

日军将领评价贺龙:此人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须立即覆灭

1975年6月9日,在贺龙逝世6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举行了“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周恩来拖着癌症晚期的病体,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突然从医院赶到了八宝山公墓。一下车,他就大声叫着“薛明,薛明啊!”。周恩来一推开门,薛明连忙迎上去。周恩来抚着薛明的肩膀,声音颤抖地说:“我没有保住他啊!都6年了,老总的骨灰没能移到八宝山公墓,我很难过啊!”说着,眼泪就扑簌簌流了下来。周恩来含着泪站在贺龙的骨灰盒面前,连续鞠了七个躬。这深深的七鞠躬,包含着周恩来对生死与共、情同手足的贺龙元帅的无限愧疚和深深怀念。

上一篇

几乎屠城的五次瘟疫,有两次都发生在中国,一次在明末一次在清末

下一篇

这三个人被国人痛骂,最后无一人当汉奸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