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于谦最后为什么落到被处死的下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于谦最后为什么落到被处死的下场
收藏 0 0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少年于谦便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的志向,1421年时,于谦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于谦为官清廉且刚正不阿,才华出众。

  于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的五十万精锐都损失殆尽,可谓国家危难之际。唯有于谦挺身而出,扶持朱祁镇之弟朱祁钰登基,为景泰帝,并但对南迁,亲自部署战略。

于谦最后为什么落到被处死的下场

  最终与瓦剌决战于北京城外,并且取得了胜利,史称”北京保卫战”。可以说,于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明朝转危为安并逐渐走向中兴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等到朱祁镇再次上台,立刻处死对大明王朝有着再造之功的于谦。

  公元1449年,无数的文武百官战死。瓦剌军队直逼北京。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不少的大臣都主张南迁。于谦抵制南迁,在他的部署下,第二年瓦剌战败,并向明朝求和。

  景泰帝唯一的儿子却死了,太子之位一直空缺。于是,英宗被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和武清侯石亨等人迎回了金銮殿,再次掌控了朝政。

于谦最后为什么落到被处死的下场

  于谦废掉了朱祁镇,尽管他当时如此作为确实是为了大明王朝,但于谦此举还是挑战了朱祁镇作为帝王的底线,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允许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

  朱祁镇原本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但是他却经历了一个被俘虏,被废掉,又复位的阶段,这期间,朱祁镇所受的辛酸、悔恨和羞辱,无疑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而在朱祁镇的心里,只有杀掉于谦,才能够为他树立权威,并挽回帝王的颜面。

于谦最后为什么落到被处死的下场

  

明英宗并非是没有野心和主见的人。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贫苦,夺得天下后在国家治理上面花的功夫可谓是巨大的。因为是以武力打下天下,所以朱元璋历来看不上文人,对文官士大夫的打压更是严重。在土木堡之战之后,无疑是对武将与太监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文官通过此次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证明了文人的实力,扩大了文官集团的影响力,就连皇帝的存废问题上,文官也有了话语权。

  明英宗返回北京后发现以往势弱的文官,甚至形成了威胁皇权独大的政治势力。

于谦最后为什么落到被处死的下场

  因此在朱祁镇复位当天,他便下令将于谦投入大牢。北京保卫战在明朝的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正是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没有让北京城陷入被动的境地,成功保住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

  于谦却忽略一个帝王的自尊和威严。他这一生都只知谋国不知谋身,他忠心报国,报的是天下的百姓和整个国家,也正是因为如此,于谦可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上一篇

赵志皋:明朝最憋屈的一位首辅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