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收藏 0 0

19世纪上半叶,伴随着沙俄对我国西北边疆侵略的步步深入,俄罗斯人迁入新疆,形成大漫布、小聚居的局面。1917年十月革命后,又有大批俄罗斯人逃入新疆定居下来。这些俄罗斯人绝对数量不多,仅占新疆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他们积极地融入近代新疆的社会生活,最终形成新疆的俄罗斯族。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中国俄罗斯族

19世纪开始迁入西域

俄罗斯人定居新疆,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18世纪,沙俄东正教内部旧教与新教斗争十分激烈,彼得大帝竭力支持新教,其太子则拥护旧教,反对新教。结果,旧教被残酷镇压,无数旧教徒被迫出逃。这些来自伏尔加河支流——克尔热涅茨河流域的旧教徒及其后裔被~ d `称作吉尔加克人,他们一部分躲到乌k s 6 $ ^ C q拉尔的深山老林,一部分经过哈萨克头人喀喇乌斯满台吉的允许,在阿勒泰布尔津的禾木、冲乎尔一带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俄罗斯村落。人口日益增长,由最初的500多人增加到! D *4000余人。后来一部分人迁居喀纳斯海~ u V – O 7流滩和哈巴河T a = #一带。

1851年8月,沙俄利用欺诈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先后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建立了贸易圈,根l y [ X据条约,俄罗斯商人可在贸易圈内盖房、存货3 [ i _ t V、居住、放牧、圈定坟地,而且免税通商,再加上领事的处处庇护。条约签订后,迁入新疆的俄罗斯商人不断增多。贸易圈周围逐渐形成俄罗斯聚居区。比如当年塔城西北O 2 ,,文化街以南、人民公园以北是俄罗斯族} / R d i 聚居区;乌鲁木齐南门外,以沙俄领事馆为中心,北至二道桥、南至三屯碑、东至延安路、西至新华路,形成了俄商居住区和贸易市场。

阿古柏入侵新疆期间,俄国于+ B / 3 t1871年以“代收代守”的名义出兵占领伊犁。为了加强实力,沙俄将大批俄罗斯人迁居* Y @伊犁,其中主要是商人,他们垄断了伊犁各地城乡牧区w 2 t的商业贸| . Z j e Z易。K ( ? I d o [ _同时,俄罗斯人利用战乱在整个天山以北地区自由活动。在沙俄看来,这是他们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f { z x @贸易的“黄金时代”。天山以南虽然也有俄罗斯人,但受俄国与阿古柏关系的影响,更多的俄罗斯商人对经营南疆贸易裹足不前。

清政府收复新疆后,在各X j T W p } n :地经济的恢复和重建中,俄罗斯商人利用占有伊犁的优势捷足先登。1879年,北疆重镇库尔喀喇乌苏有80多家俄国人开的店铺,本年度内的贸易额高达200万卢布。库尔喀喇乌苏一地就有这样高的贸易额,伊犁地区俄商贸易的规模之大可/ ; R以想见。N M N c s ) R Y r有人评价说:“尽管他(w F V v H = B p +s y .宗棠)取得了胜利并且俄国人最后撤离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地区,但俄国早就在经济上控制整个新疆了”。而这种控制又恰恰是通过迁居新疆的俄罗斯商人来实现的。

1881年2月,中俄签$ c K t订《伊犁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免税范围扩大到新疆全境,设领区域增加了吐鲁番,后改为乌鲁木齐,凡设领事的城市都划定了贸易圈,开辟了新的通商路线等,给予了俄罗斯人更多更大的{ Q j g特权。新疆的俄罗斯人数量急剧增加,足迹遍及天山南北,@ g N ^ O w势力也进一步壮大。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19世纪20年代,蒙古地区,出没在荒漠中的俄人商队。

以塔城和伊犁为例。塔城188c * u3年划拨贸易圈时其面积有380多亩,后来贸易圈扩展为一条狭长的地段,长约一% V , v & – N俄里,宽l % w约半俄里,面积超过 1883年面积的三倍多。谢彬看到的塔城贸易圈“周约八里,自东而西,横亘汉满二城之北”。而在俄国占领伊犁时期,就有大量俄国商人居住,中国收复伊犁后,一部分商人回俄国去了,但还有不6 b 9 [J i z u W +人留了下来。在伊犁刚设立领事馆的时候,那里的俄国侨民区的规模就已相当可观了。到了1911年,宁远县共有俄国侨民890家。城外他们原居住的三段侨民区也向四处扩展,基本连成一片,从北面和东面包围了宁远城。特别是位于金顶寺领事馆周围的侨民区发展更快,修建了一排排整齐的住房,街道笔直,绿树成荫。

20世纪初,沿边一带,特别是伊犁、塔城已开始出现俄罗斯化的迹象。橘瑞超在塔城看到“俄国人的势力在这里影响f $ j很大,通行俄语、俄文。纯粹的俄罗斯人,在街上散步游玩,感觉像是5 | k a r %走在俄国W 1 J w 7 q x o偏僻的乡村。”“今日塔城的建设,其情调不似迪化,其风光不若伊犁,十足的俄国化。”伊犁也是如此,谢彬来新疆时,“度量衡法公布已久,农商部度量衡制造所亦已成立,而伊宁的商场用器,度曰当子x O ( D L l X K ~(值我二尺k 0 |),衡曰哈塔克(当我十一两),皆俄器也。账簿、算盘、银钱、货单,皆俄式也。发售俄国商品,沿用俄国习惯,求之形式,无一有类华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前。

十月革命后大规模涌入新疆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俄p f , N国建立了苏维{ y w Y O埃政权,这对俄罗斯人迁居新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沙俄垮Q 9 = R N 0 台,之前在新疆的俄罗斯人失去了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不得不开始“归化”中国;另外,又有一大批俄罗斯人纷纷迁来新疆。

在苏俄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国内战争中,大批俄罗斯族白军官兵和难民涌入新疆。当K D Y U V # k .时退入伊犁、塔城一带的白俄残军约两万余人。这是俄罗斯人迁居新疆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以此为基础构成新疆俄罗斯族的基本来源。他们中有的人定居农村从事农牧业生产,有的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落户。俄罗斯人自身具有的较高素质使他们的生活很快超过当T B K O [ } K 9地居民,这也与当时主政新疆的F O杨增新对他们的宽容政策分不开。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退入新疆的白俄残军。

杨增新多次与苏俄交涉,要求送回败兵和难民,塔城先后遣返; m e 3 q e败兵4529人,其中150名军官,留下了5716人;伊犁遣返3780人,留下1170人。留下的俄罗斯人,杨增新除了发给他们必要的救济外,还积极设法安置:定居农村务农的,令各地^ & v k w官员给他们分拨土地,发给耕畜和籽种;落户城镇的,给他们谋生的自由。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白军和难民,不登记户籍,他们甚至拥有自治权一一有权自选乡领(或商总)。此外,不为他们另设官吏,也不向他们征收租赋捐税。只要他们安分o j [守己,一切不闻不问。杨增新的这些措施,有利于俄罗斯人的安定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俄7 1 [ y F A n罗斯人稳定了,那么新疆才不会发生新的乱子。

1z { h930年,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与新疆相邻的地区出现饥馑,又有大批俄罗斯人或在集体化中受到打击或因饥荒逃来新疆。192q q W C k V W9年12月23日,塔d w 9 +城行m G w Q ; n } –政长黎如海报告称:“近来此项私行入境B J – } ^外人较前日益C [ c 3 m i增多……间亦有斯拉夫族之男女,且有携带眷属大小男女及其自有牛羊牲畜而来者。虽勒令沿边( Z G w } ` c 8各卡严行查阻,但来者如此之多,官厅视察难周深,恐入境内而不能1 ^ N q ( 7 S %查获者亦不乏其人”。另据镇守塔城的陈继善告知,“苏联境内的一些民众私逃至塔城者每日不下千余人,地方政府无法禁止,人口增加,食粮减少,价格尤昂于附v X W ( X 3 2 P近其他”。

各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3年。大批俄罗斯人通过博乐、霍城、察布查尔、塔城等地沿边一带成批涌入新疆。他们进人新疆后,多数分布在北疆的城镇及郊区,有的地方形成了俄罗斯村,如伊宁县的托合拉克,特克斯县的卡拉塔拉,新源县的阿拉吐伯,尼( 7 X m & F y 1勒克县的7 p O k Q . 7 ~吾拉斯台,巩留县的莫合,霍城县的大西沟、芦草沟,布尔{ ; M D津县的红莫河、冲户尔: O Y j & P y、海流滩,额敏县的乌什水,塔城的克孜别提和伊宁市的艾林巴克。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此外,随同华侨定居新疆的俄罗斯族眷属也是i q n P d z n构成新疆俄罗斯族的基本来源之一。早在清末,有不少山东、河北等地的农民辗转到了西伯利亚。一战期间,俄国又从东三省招募` ) 0 =了许多华工开发远东地区。因此,远东地区成为旅苏华侨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华侨娶俄罗斯族女子为妻,生有子女,有的甚至居留了数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T B : { 1 D Z h h炮制伪满洲国,侵略矛头直指我国华北和苏联远东地区。因为这些华侨x t w多数是从东三8 R ? d ? O省过去的* k 8 p G U N @ ),相貌与东三省的日、伪军相同,在伪满洲国境内又多有亲戚关系,受到苏联当局的怀疑。从1932年起,苏联出于W , t ` }政治和外交的需要强行将他们分批遣送新疆。所以,从1932年到1938年,大批旅苏华侨回到新疆。据估计,1932年到1938年间,经伊犁被遣送国的华侨有9000余人,经塔城回国的有10000余人。这些人{ F j T [带了相当数量的俄罗斯族妻子回国。目前,新疆的俄罗斯族许多是这些归国华侨的俄罗斯族妻子及其儿孙。

迁居新疆的俄罗斯人归化中国

苏维埃6 i ( V = ` 1 =政权成立之初,曾照会中国政府外交部:“在华旧俄侨民,未经苏F U 4 i 1 d D俄政府授予苏俄公民职权,不准滥称俄民”。据此,中国政府将所有在华未加入苏俄国籍的旧俄侨民“照无约国人民待遇”。于是,在华旧俄侨民成了“无| Y o国籍者”。这些失去了特权的俄籍侨民担心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纷纷申请加入中国国} W 1 { 4 _ ! z `籍,时称“归化”。这样,X s A J ) d . d继俄罗斯人迁居新疆的浪潮之后,又形成了加入中国籍的浪潮,并持续了十余年。

从1920年下半年起,新疆省政府开始以“无国籍者”名N r i H { = v 2义先接受有财产的俄籍侨民加入_ ) K ` d Y D o中国籍。新疆省政府规定,J Z * e ~ l凡申请“归化”的俄侨必须履行以下手续:1、提供书面申请(即“愿书”),声明自愿改c k f归中国国籍;2、填写个人简历和财产状况表;3、有两名以上中国公民出证作保,并提供书面保证(又称“甘结”或“切结”);4、新疆省政府签署意见,报中华民国内务部批准生效。后来,俄籍小贩、平民也被接纳入华籍。

金树仁主政新疆时,新疆省政府对迁居新疆的未入籍的俄罗斯人采取了2 1 / u一系列新措施,要求他们或办理“归化”手续,或向当地政府申请居留证和营业执照。许多俄罗斯人申请了居留证和营业执照,取得了暂住新疆、从事工商) k I _ . E $ q业的权利。另一部分俄罗斯人则办理了“归化”手续,取R b得了中国籍。据1930年至1931年《! ; C新疆[ N $ R O w k t政府公报》公布:该年度乌鲁木齐办理“归化”手续的3 q H J俄罗斯人有56户,计207人;塔城办理“归化”手续的有90户,计288人。伊犁未公布具体数字,但当地的俄罗斯人更多,办理“归化”手续者不会比乌鲁木齐和塔城少。

盛世才于1934年召开新疆第一次民众代表大会,已加入中国籍的俄罗斯人以“归化族”的名义出席了会议。i – C f 0 [ f i (1935年,新疆召开第二次民Y G 7 6 u众代表大会,会议对y j * ` ~ T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称谓做了具体规定,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案。A @ T o | R其中,加入了中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欧洲人被冠以u 4 | J y W T d“归化族”的名称成为新疆十四个民族之一(当时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塔兰奇人被单划一族)。从, j e 8 ( 5 k R 1此,俄罗斯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新中国成立后,遵照加入中国籍的俄罗斯人的意愿,废除了“归化族”这一名称,改称俄罗斯族。

截至1944年,新疆省警务处统计新疆有俄罗斯人13 [ D S I –9392人,主要集中在紧靠中苏边界的北疆地区,伊犁、塔城、阿` U 8h $ S h p $ 2泰三地就有18| } S r [ s } z317人,占新疆俄] c p W罗斯族总s 7 Z B人口的g A 8 B C J Z94%。俄罗斯人最大的聚居区在伊宁,占24%,其次是塔城,占13%,第三是乌苏,占12%。

解放后的俄罗斯族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因为苏联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较高,这对居住在新疆的俄罗斯族有很大的吸引力。1954年至1955年,根据中苏两国达成的协议,伊犁、* & j | h塔城、阿勒泰地区成立了“协助苏侨归国委员会”,专门处理此事。当时,我国对苏侨及无} R s 3 ef : 1 m g Q籍侨民的态度是:无论苏侨或无国籍侨民或苏侨之中国籍家属,凡申请回国,经苏方批准者均准其回国。在这种情况j E @ P下,大批苏侨、无国籍~ f V者、中国籍家属通过合法手续返回苏联。

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方撤走技术专家和人员。当时正值国内经济困难时期,再加上苏联* ] V R 3 S ;反华宣传和领事馆人员煽动,本来已定居y s 7 F L 8新疆的俄罗斯族中又掀起了返苏的高潮,分三批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1961年、1964年,S 0 , T b 0伊宁市先后给无国籍的俄罗斯“四教派”(东正教四个派别)者30户73人办理了迁往澳大利亚的手续,还给64户323人办理了迁往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的手续。文革期间,新疆的俄罗斯族受到“反修防修”的影响,纷纷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改为汉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一Q o x M d y N部分迁居澳大利亚等国。

改革开放以来,俄罗斯族人口有所上升,一部分人陆续恢复了民族成分,还k : ` / ? O有相当数量的俄罗斯族与汉族通婚的后代选择了俄罗斯族族籍。

随着人口的外迁,曾经的俄罗斯村落和B r n +聚居区也随之解体。比如1830年前后` r `迁居阿勒泰禾木、喀纳斯、冲乎尔和海流滩等地,形成村落的吉尔加克人n z ^,大部分迁往澳洲,这些村落也随之消失;原居住乌鲁木齐、伊犁、塔城等贸易圈领事馆周围的俄罗斯族,随着贸易圈解体,领事馆撤销,其聚居区也烟消r o k E ` L B云散。所以现在新疆没有一个纯粹的俄罗斯族村落,但比较集中的杂居地有塔城二工镇、克孜别提,巩留的综合农场、新源的阿热托别,阿勒泰的冲乎尔。

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在饮食习惯上,传统的俄罗斯族主食为列巴、鸡蛋煎饼(布里内)、发面煎5 = ? r s饼(阿_ | 1 & 2 7拉几)、油炸包子(比拉什给),副食有肉H f K、蛋、香肠、牛奶、黄油等。俄罗斯族定居新疆后,他们在原有烹饪基础上,吸收融合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C . w w族的经验,形成了中, o y 5 h E西合璧的新疆俄罗斯族饮食文化。比如,既吃馍馍、油饼子、( x 0 U *馕等中国食物,也吃列巴、苏波汤等俄式食物;既会用刀叉,也会用筷子。但是– P 6 k z s ? $随着时间的l r c . ) & h J推移,传统俄式食品,只有老人* 6 t才会做,年轻人基本上与u ^ Z M Q q汉族饮食无异。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中國俄羅斯族歡度巴斯克節

新疆原来只有两轱辘马车(或牛车),一次能拉三四百v ] G W公斤,吨位小、速度慢,俄罗斯族移民带来了双马槽子车,而且将工艺传授给当地匠6 B [ d 0 8 1 7人。这种马车可以B E ~ J 6拉一吨半,而且速度快,稳当。这对新疆的远距离运输来说,无疑是个宝贝,直到解放初,仍然发挥着巨大的运输作用。与此同时,还出现过一种更高级的四轮轿式马车(科里亚什卡),由于制造工艺复杂. % B D Q % a u,新疆本地一直未能生产,很快在新疆消失了。但是老新疆人都知道这样的豪华马车,在喀什、吐鲁番等地,有“4 = U o六棍棍”r R j | _ F ! L马车,俄语叫“哈多克”,就是简化版的,因车面框架有六根木椽而得名。

俄罗斯人= } V ~ * :初来新疆时,将火墙堆砌的工艺也一并带来,之后逐渐被南北疆的各族居民掌握,如今,不少平房冬季仍然使用火墙取暖。此外,家庭纺织、食品加工、鞣制皮革、绣花扎花等w K c W g手工业也相继传入,丰富了当地的技术工艺。妇女的长裙(尤普卡)和连衣裙(布拉吉)受到各族群众喜爱。如今,这些传统3 7 s ! u手工业渗入了更多的现| k B K J M H | %代科技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本无养蜂业,俄罗斯族在新疆驯化野蜂,食用蜂蜜。1910年至– W D } z P1912年,俄商引2 ? p Y # x | O进了高加索黑蜜蜂,在伊犁河谷的巩留、新源、伊宁和阿勒泰地区饲养,逐渐形成规模,& % q 3出产的蜂蜜远销内地。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新疆俄罗斯族使用的俄语与俄国一样,属于俄罗斯南部方$ ^ : { L言,只是俗语较多,语调生硬,语速较慢。在? } I . L J同周围汉族、维族、哈萨克族交往过程中,也受到了影响,基本通用汉语,不少人掌握了维语、哈语、蒙古语。如今,俄语不再是日常用语,而成– q y ] /为家庭内部用语,而且也只在老人与老人之间才有完整的对话。

新疆俄罗斯族与汉h 9 x r p _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交错杂居、交往频繁,互相通婚。他们吸收了周边A j 7 2 C N O民族的文化,适应了当地,为; u | U 7 x其自身文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俄罗斯7 # 9 S / ~族迁入新疆是新疆近现代史上特殊的一幕,是俄国的侵略和近代中国的局势共同造成的,这些俄罗斯人积极融入中国新疆的社会生活,最终形成了新疆的俄罗斯族。

作者:喀什汉人,自由撰稿人。

新疆俄罗斯族从哪里来?

上一篇

莫忘此人!他的历史功绩远在苏武之上!

下一篇

27年前的今天,他与世长辞!因为他,才有了现在的新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