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收藏 0 0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作者按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中巴友谊写进宪法的国家。

五十四年前,中巴两国,关系一般。

然而,随着中巴公路的开山炮声,在雪崩、洪水、泥石流和大塌方的h C a险境中,中国筑路员工以各种死亡方式,令` _ L p A Y z e巴基斯坦感动、震撼、敬仰。

他们日久生情,逐渐成为我们“24小时的全天候盟友。” “巴铁”称号,由此而生。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深情厚谊是由中巴H C = p o公路哺育的。

《梵眼传媒》以独家推文,揭秘U 5 = ) – 8 g这一宏大工程的艰苦悲壮和 ) E w历史全貌……


第2集3 ] r N I S = P: 筑 路 天 涯

1969年春天,回到库尔勒和阿克苏过冬 ! . n的中国筑路队,便急不可耐的奔向巴基斯坦。

因为留在W . Q = L }那里的第三工程大– & /队,早在2月份就把电话打回国内。

他们说:巴基斯坦的冬天虽然气温在O 6 * E g u ? c零下30多度,但对石方工程影响不大。

我们用隆隆的开山炮声与狂风暴雪搏斗了6个月,人员无一伤亡,便道已全部打1 A 通,筑路物资可以畅通的运( 3 x j 4 g V送到各个施工区域。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这个消息象兴奋剂,让筑路指@ 8 ? G w * b 6挥部激动不已。

他们立即通知正在集中学S ? 5 J , – y习毛主席语录的员工P 2 2 Y [ 7 S S b们:揣好红宝书,收拾行李,启程出发。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三大队还告诉指挥部:他们正在实施更大的爆破行动。

两个月以后,筑路车队a S (在底河附近受阻。

前方的路被一个300多米宽、20多米深和3公里长1 x @ ` a 6 i的堰塞湖隔断了。

V K ) I C个湖泊是由三大队的大爆破造. q { 3 $ B j $成的。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这次大爆破已经偏出了控制方案:由k : , b于岩体酥松,垮塌的石方远远超出了理论估算量,J @ e U抛射物偏离= ) % ~原定位置,纷纷落在河道里。H y u u t g E T $

中巴公路被堵死了。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在800公里长的巴基斯坦北部山区A o o P 3 # 8中,中巴公路是唯一的交通c i H Q e F u v q线。

按照约定,中国筑路队每当进行大爆破时,都会事先在巴基斯坦的报纸上发布公告。

/ $ ? U第一期工程有90%的路段都在无人居住区,没有新闻媒体传递讯息。

中国员工在这里受困了40多天。

紧接着,又遇上一场百年不见h x Y n X G C $ C的特大洪水。

当年的电影纪录片这样解说:

“融化的冰雪,汇成滚滚的洪流,奔泻而下。中国筑路员工架设的临时便桥被冲垮了,修筑的便道被冲垮了,许多路段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洪水可以冲垮桥梁和便道,但它冲不垮中巴两国人民共同修建友谊之路的决心。”

周文华:六七十米长的钢桥,“嗖”的一下就没了!我们被堵在那里。往前进不了,往后退不了。

孙兰生:我们这个施工队正好在一个小平台上,洪水涨上来,一下子就把^ u Z我们包围在小岛上了。

李维聚日记:h ? Y & ~ u f ^ u吃的烧的,R u – Y P马上快没有了,眼看着上万人就要饿肚子。

周文华:我们准备烧铺板了,因为湿啊,冷啊!

波涛汹涌的红其拉甫河,卷着泥沙与杂物滚滚而来,一个晚上就冲毁了6座钢桥。

三个施工点被洪水包围,变成了彼此无法联系的孤岛。

中国筑路队将近一年的劳动成果被毁于一旦。

19天以后,洪水依然在上涨,筑路队的粮食和燃料无法得到补充k t $ ! F u 2 T 7

煤烧完了,就烧桌椅板凳,床板烧完了,就烧施工中挖出的草根。

施工区虽然有大量的枯木和柴禾,但中国筑路队的规定是,除u Y g O p H G q %了水和土石方可以用巴基斯坦的,其余所有物资都靠国内供应。

危难中,中国员L – S L d k S工依然恪守着严格的援外纪律。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形势最严重的是三大队七中队。

全中队271人被洪水~ ` | V G ; s + /围困在三面临水的孤岛上,随时都有被洪水吞没的危险。

李华仙日记:“同志们发出了震撼人心的誓言:我们是中华男儿,尸骨绝不能漂流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我们都要活着回国,我们要胜利回去!”

党支部从27) y t I 3 – q s k1人中选拔出10名英勇刚毅的同志,决定利用8号钢丝攀滑到对岸,架通吊桥,营救全中队。

临行前,这1f + B { 2 t C –0名勇士朝着北{ P k : = y . _京方向和全中队战士行了军礼,说了一声“同志们,再见了”!就在30多米宽的河G $ s 7 S M道上用生命与咆哮的洪水展开了英勇的搏斗”V t 6

孙兰生:我们是利用了一根铁丝,用滑轮把人一个一个滑过` & J去的,掉下去就没命了。说心里话] . S # % (,咱们兵团人还真是骨头硬!

新疆在组建筑路队的时候,曾经有两种方案:

一、由新疆军区在当年招兵的时候,成立一个新兵团,专门从事筑路工作。

这个方案节省经费,可以减! b G a轻国家的资金困c m m S难。

二、5 0 ) * u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此任。

虽然开支很大,但援外工程2 G 3 P b 6 ~ 2事关国家形象,兵团的良好作风和过硬素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中巴公路选择了兵团。

在第一期工程的10000名员工中,除了新疆军区的776名干部和新疆公路局的204名技术员以外,其余9020名筑路者全部来自兵团。

受堰塞湖和大洪水的k g # J C :阻碍,中国筑路队已经不可能完成1969年的施工计划了,这是每一个员工都能看到的定局。

不能完成任务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内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冲击到了许多筑路员工的家庭,他们忧心忡忡。

李道伟:9 @ P @ z D 6 /我老婆在台湾有亲戚,我在国外援巴,他们就造谣说我逃跑啦、叛国啦。晚上到我D O ( k I B B O –们家来,前门后门都站上岗,我老婆害怕了,说她是特务。

李道伟是兵团农三Q + E % a师的参谋长,他在中巴公路上担任第一期工程的总指挥。

筑路指挥部成员还有工一师副师长牛海泉和农一师参谋长李华仙。

李华仙的爱人是俄罗斯族,在那个年代里,她的麻烦就更大。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李华仙与夫人杨勤

杨勤:老头子不在,那就找我呗,我的罪名是特务,还是杀了列宁的那个= ^ k # A S N Z E女特务。

李洪:/ m } g 7 z X他们说,p r W w 8电影《列宁在1918》里的那个女特务很像我妈,跑到中国来了。

杨勤:我早晨骑着车子到儿子那里去,Y J Z不是要穿过卡坡上的坟地嘛。那个人看见了,马上去给领导汇报,说我到那个坟地里发电报去了。

李华仙e x ; B N I y A是中国筑路队的两个老红军之一,他组建了新疆军区的工兵部队。

在那场文化浩劫中,当权派就是走资派。这个逻辑打倒了一大批老干部。

李华仙被软禁在家里。

1968年3月27日凌晨,李华仙接到新疆军区的电话:命令他火速{ J z t赶到乌鲁木齐参加保密会议,领受援巴任务。

此时的李华仙,出门都已经很难了。

李忠:我爸正在睡觉,我就把我爸喊起来。他接了电话说,明N B C , I J Y天要让他赶到乌鲁木齐,开一个紧急军事保密会议。接到命令那就要走啊,怎么走?我们家邻居W n h % b A是维族人家,旁边有个铁丝网。我爸就叫我跟那个维族人家商量一下,就从那里爬出去。

我爸让警卫员开= g r x S [ 3着小? t o车先走,他们一看小车走了就去追,这是调虎离山计,然后,我爸就从铁丝网下面钻过去,晚上就悄悄的走了。

李华仙日记:“乌E S u – t # | e鲁木齐到处是一片混乱,全市停工停产,武斗盛行,打砸抢成风。30日凌晨,我们一行人避开造反派的+ A a 1 H监视,历时3天,驱车1008公里,于4月2日又回到了阿克苏。

阿克苏已经笼罩在武斗的硝烟中。

李华仙让V # u Y女儿当哨兵,在农一师司令部的托儿所里,召开了援巴筹备工作秘密会议。

那时,国家的援巴物资还没有及时调拨到位。

农一师紧急筹备了48万元经费和20万斤粮食。

这次会议还颁布了一个重要的选人标准:参加援巴筑路的人员必须B A D ~ n 8 R I是已婚者。

因为中巴公路潜伏着艰险,随时会有牺牲,假如厄运来临,单身青年还没有尝过家庭的滋味。

在那个清心寡欲的年代,这项规定充满了人性关怀。1 w f

中巴公路是“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

新疆交通厅派出的三个测绘队,背着炊具和仪器,躲开雪崩和塌方,工作j D & H }在各个危险地段上,为工a o | h程提供了上百万数据和8000多张. e Z图纸。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孙怀柔:) b 2 # z o X 3我们那个时候都是手工画图,用三角板和圆规。那些桥梁涵洞起码有一半以上都是我设计的* – R 5 A,说起来没人相信,为什么没人信呢?施工的时候,领导有很多想法,说改就得改,说变就得变,今天K q , 9到现场D v T a h :,明天% ( C r S ?要开工,叫你今天晚n Y 6 4 + E @ w上就把图纸拿出来,工程师都不在现场,周期来不及啊!怎么办?那就我设计呗。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孙怀柔的身份是技术员,这个职称是没有权利设计40米以上大桥的。

为了避开职称越位的嫌疑,他把许多桥都缩短了几米。这样,大桥变中桥,中桥变小桥,孙怀柔以技术员的身份,帮那些工程师们弥t x ( = s A补了设计缺陷,加快了施工速度。

每当一座新桥竣工时,他还会把“喜”字和狮子头等中国文化点缀上去。

没想到,这些小物件很快就不见了。

孙怀柔:怎么回事呀,我们都琢磨不透,会不会是巴基斯w f x 4 t坦忌讳才拆的呀?一问,没有。巴方知道这个事M ~ Q q情以后,就到现场去调查,像破案一样把村里的老百姓都集中起来审问。

调查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当地居民5 s x深爱这种具有东方美感的物件,许多人偷偷把它锯掉,带回家去做精美的装饰品. f 9 c t a 4 e Q

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中巴公路基本上是与古丝绸之路平行或者重叠的。I s –

当年,唐僧就沿着这条路到印度去取经。虽然许多地段连单人骑马都很难通过,但是,星罗棋布的岩画却铺满了施工线路。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这些古代遗产是中国筑路员工们唯一能欣赏到的文化景观。

因为有严格的外事纪律规定:上班时,8小时不能离开工地,下班j F % V R G后,24小时不能离开驻^ ; f y f :地。

驻地被铁丝网围着。

在寂寞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巴不得天天加班,因为早一天完工,才能早一天回家。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施全胜:每天要干10个N S 5 } 小时,12个小时,礼+ = _拜天还加班。

王清林:N Q ] h时看了一份《大公报》,上面有一段话我记Z f v K W $ y得特别清楚:中国数以万计的劳工W ] 9 U i 2在数百公里战线上,进行着原始劳动。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1970年10月,从红其拉甫) ) E ^ ;到夏希科特,142公里的公路已经到了收尾0 y C y * 0阶段。

中国筑路队经过两年多的苦战后,就要班师回朝了。

回国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每个人都憋不住满脸的笑容。

魏兴周:我兴奋啊,我高兴啊,我归心似箭啊!

胡继叶:舞台也搭好了,要准备通车典礼啦!我们的铺板、推土机、架子车都运回喀什了。

z R Y维聚:一大队、二大队的人3 . # l已经撤到阿克苏、撤到库尔勒了,我们三大队都把箱子捆好了,等着回家。

胡继叶:结果没这回事了!哎呀,我的妈呀!

李维聚:又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还要继续往前修路。

就在筑路员工们欣喜若狂的时候,巴基斯坦政府再次请求周恩来总理,希望能把公路的终点延长到哈里格希A U . 6 q = @ 4 s

因为,这里需要修一座大w Z i o t C j D桥,而巴方的施工技术还不具备架桥的能力。~ c H w 9 K

于是,国务院急电命令指挥部:更改终点,继续施工!

接到通知的员工们或是调转车头,重返工地,或是背起行李,重返巴国。

面对一个T p g #庞大群体的抵触情绪,此时的筑路指挥部正b Q E在绞尽[ , z b h W ; * 5脑汁地寻找着一个调动劳动情绪的办法。

胡继叶:有一个孟副主任q 3 , ] 8 |,想了个N K Q b y T y * ^办法,什么办法呢?他说:你让的下面单位开几辆车,写上决心书,敲锣打鼓地到指挥部来请战!

车来了以后,他就通知每个大队的头儿来开会,他说:你们这些干部都落后于群众,你看,群众都那么大决心,你们就想回家,还有没有思想觉悟啊?结果又把干劲儿鼓起来了。

重新回到工地的中国筑路队,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在142公里的悬崖峭壁段和大桥工程段。

由于道路被大洪水冲断,为了抢时间、抢工期,冉清国突发奇想,决定冒险把汽车、翻斗车和大型搅拌机从一条狭窄的高空吊桥上抬过去。

武国d = J ! E q田:R % ; P $ & G L v个吊桥连着两座山,有136米长,下面是百米深的峡谷? 4 U N F,吊桥只能走人,汽车过E J . ! ~ h K U X不去,5 L Y G ) = o D 这咋办呢?

冉清国:老职工们就说,e K u ( 支队长呀,咱们把汽车拆了抬过去吧。哎,我一听,有道理呀,可以冒险!

孙兰生:就把翻斗车、解放车,搅拌机都大卸八块,用人抬过去,抬过去以后再组装起来。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夏希科特大桥是第一期工程的最后一座大桥,它全长182.8米,横跨在希萨姆河上。

这里是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危险的工作环境给桥梁支队带来的不仅是艰苦,也有悲伤。

郑兴:吊桥板时,撬杠很重要,这边一压,那边就起来了。有一次,撬杠没有弄好,结果把一个战士从桥墩上掉下去了,当场就牺牲了。我们派人去做工作,他家里人把我们派去做工作的那个干部用棍子追着打呀,追着打!人家的儿子都牺牲了,打我们两棒子,我们也要忍着是不是?

哈里格希施工] ` a g L k –段,是希萨姆河畔有名的高山险弯地段。

55年前,孙兰生在这里炸山开道,险些要命。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孙兰生:那次放炮,要把四、五十根导火索依次点着,放的时候要数,爆了多少下。

那天还有一炮没响啊,我自己就闯进去了,到跟前一看,不好!那时候脑瓜子反应特快,就赶紧爬下了,结果“咣”的一声,炮就爆了,我看见200多名战士向我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队长!队~ 3 u长!我就昏过去了。

李维聚:后来我从电视里看到《红旗渠》,腰里拴着吊绳,在半山腰上拿铁杆子蹩那个活石头,我一边看,一边就掉泪。

胡继叶:我经常做噩j + G & m K梦,怎么又跑到巴基斯坦来了?醒来一看,没去,把我吓的出冷汗。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1971年2月16日,全长156.7公里的中巴公路第一期工程终于结束了。

李维聚坐在竣工交接M D v i仪式上,和巴基斯坦工兵部队的朋友们拥抱告别。

中巴双方的员工原先安排是分开坐的,但巴方筑路者说:这是我们和中国朋友的最后相聚,请让我们坐在一起吧。

那一天,李维聚把一生w } 2 = j z当中最多的握手和祝福给了同胞战友和巴国朋友。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李维聚:当时的交通部长是杨杰,他在会上表扬我们了。那些受的罪呀、吃的苦呀、出的力呀,一下子都飘散7 I _ D Y A了,只记– D [ H c k R住了党和国家的感谢和赞美。

郑兴:情绪非常高涨,上车以后,一下沸腾了,马上就要见到老婆和孩子啦!

李维聚:经过那个界碑的时候,我说了一句“祖国,我们回来了!”那个心情“唰”的一下子就…就…我现在都想哭。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从1968年的夏天到1971年的冬季,中国筑路队经历了3年半的艰难困苦。

他们在开凿了210道涵洞之A 2 V ^ n j后。

他们在砌筑了42800多立方米的防护墙之后。9 { 6 6 r I O R

他们在架设了24座桥梁之后。

他们在铺设了156.7公里的三级公路和150公里的便道之后。

中国筑路队终于要回3 ^ Y F z x国了。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当最后一辆卡车回到中国界碑的时候,帕米尔高原下起了鹅毛大雪。

中国筑路队的身影就象那年的雪花一样,悄悄的融化在天山南北。

当时,没有一个人会预料到:三年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会Z F T a 8 [ D再去巴基斯坦。

还有更多的艰险和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1 j W N y / ?

秘筑中巴公路纪事(2)

航拍: o K中巴公路 (左起:K 3 N . , J J 向驰 郭有德 李建强 张伟民)

图文原创:郭有德 梵眼传媒

【本平台刊发k J . t a f 9 u M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

死亡之海罗布泊再现碧波,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水是怎样来的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