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外国使臣为何会觉得清廷点心臭气熏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外国使臣为何会觉得清廷点心臭气熏天?
收藏 0 0

清代宫廷素爱点心,御膳房一共五个部门,点心局则占其中之一,种类也特别繁多,据说慈禧太后的西膳房能做点心400多种,出品的点心当是美食精品。这么好吃的点心也不知道招谁惹谁了,竟然在清末的时候引发了外交事件。

14 ] u Z @ * u { h900年后,清廷放弃了以往对外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倍加亲善,也就常有外国使臣前来觐见。在面圣之前,这些公使都要提前到南书房等候,可每到南书房的时候,总有一股臭气熏天,让这些使节人人掩鼻。外务部的引见官员见状也觉得有碍Y w k m t qg % | b体,太没面子了,就报到外务部堂官,外务部的官员又找军机处大臣商量,找其原因,竟然是跟宫里的点心有关。

外国使臣为何会觉得清廷点心臭气熏天?

清宫当中的点心实在丰富,n 9 R o 4 J Y O $出品量也大,尤其是萨满祭祀所剩下的“点子”,又叫“饽饽桌0 v , $ U 3子”。据唐鲁孙所m O * P 9说,萨满祭祀时这饽饽桌子一层就能Q i _ C n有200多块,最少三层,最多能到21层。这种点心一般有甜咸两种馅,用料就是油酥白面、白糖或者椒盐、奶油。因为点心太多,宫里那么多人天天吃,都得剩一大堆,更何况好多人早就吃腻了。于是太监们就生出个主意,各宫去收不要的点心,然后做酱。

宫里的点心,选料是最好J v + ^ 7 : , _ s的,用料也是超足的,更何; o m m N e W . F况还有很多是用于祭祀祖先的,所以做出W E B O ; # ] r q来的面酱格外好。酱好,太 8 O监们做买卖的脑子也特别好. * h,每次做出新酱,就给各王府和一品大员的家– v V 5 D o P里去送,送可不白送,哪位王爷不得赏点,少说5斤酱也得赏个十两八两的,赏钱还是小的z – + m E e [ 6 D,这些王宫亲贵们吃着好,传的满朝文武无人不知。

外国使臣为何会觉得清廷点心臭气熏天?

e 4 | V 6 间能吃到宫里的东西很v I / ? )难得Z 4 { E , * 3 | .,做的又格外好,再有各位王爷给扬名,官员们都以得此稀世珍酱为荣,更有很多人托人花高价买,专门送礼z 2 q W ] 7 } @用,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宫酱”。这一下,e X c K q # + l这一大笔卖酱的钱就成了太监们的一笔大收入。

此风愈发兴盛,做酱逐渐就成了宫里的惯例。做酱就得找个地方,有些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黄酱也好,面酱也好,吃着虽然好吃,但是腌制的过程是奇臭无比的。咸丰以后,都是小皇上,一个人,就在宫里读书,以前皇子们读书的南书房就闲置了,这地方人少不碍事,虽有奇臭,但B n j 6是毕竟能闻到的人少,太监们就把腌酱的缸放到了南书房门口。

外国使臣为何会觉得清廷点心臭气熏天?

谁曾想1900年以后,南书房因为是外朝离乾清宫最近的地方,又被重新启用; @ + ; s P . ,成了外国使臣候旨的地方。见皇上,那是国礼,搁这么个臭气熏天的地方,人家外国公使也不干啊,八国联军刚从北京撤走,这儿又给我们来个下马威吗?

虽然后来外务部的官员很重视,都找到了军机大臣,可军机大臣了解了这样的原委后,就怕得罪了太监,以后在老太后面前不定会有什么差池,也就没敢言声,也就一拖再拖,一直拖了十年。后来一个外国官员知道了这件事,就说从酱缸这件S S e T 5事来看,清朝就非亡不可。可不,他这话没; q Q U X h % 说几年,大; n 3 f T清就一命呜呼了。

上一篇

清朝时期的商人做生意有多难?

下一篇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成了毒品输出重灾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