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论白居易的“拜相情结”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论白居易的“拜相情结”
收藏 0 0

白居易的存世作品相对较多,对有关仕宦经历,甚至对俸禄以及服色之记载,较一般唐代文人详细,因此,对其一生仕宦经历以及心理之梳理也相对比较容易。在白. ( 4居易的集子里,有关“拜相情结”也多有表露。

白居易的“拜相情结”并非没有实现的现实条件。从他被宪宗拔擢入翰林院时,就踏上了通向宰相高位的第一步阶梯。唐、宋时期,不由翰林出身不拜相,也就是说,一旦入了翰林,就有了以后拜k * ! v | w相的可能a O h D B M – ; `性。

论白居易的“拜相情结”

在玄宗时,翰林是清贵之选。到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已经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禁中,承命撰G + r + U _ | 7 I草任免将外、册立h 5 }太子u O 2 V、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内相”之称。

其中知制诰即承担中书舍人的部分职责,若是被提拔为承旨学士,一般稍晋梯阶便可正式拜中书舍人,然后入相。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 D p人为承旨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直接出谋划策于内廷,分割宰相之权力。

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云:“大凡大诏令、大l I 7 M p * I N x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B – W ` 4 O H参。非自异也,法不当参。用是十七年间,由郑至杜,十一人而九参大政。”“十七年”,是指从宪宗到穆宗时的十七年中$ a n f,承旨学士十一人而有九人位至宰相。长庆以后各朝由翰林出身的宰相一般占3 D (二分之一到五分之四左右,开了后世拜相必由翰林之先河

论白居易的“拜相情结”

白居易于元e ~ ? 0 : l和二年(807年)十一月入翰林。当时先入翰林院的有李程、^ C – #王涯、裴洎、李绛、崔群五人,加上白居易,共为六人。除了白居易外,其余五X G V – Y人后来都官至宰相:李程在敬宗时做过宰相;

李绛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拜相;元和十一年(816年),王涯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和七年(833年),唐文宗任命王涯为宰相,进封代国公;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九月,裴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论白居易的“拜相情结”

会昌五年白居易作h = Q M y @ O K的五律《李留守@ B {相公见过,池上泛舟举酒,话及翰林旧事,因成# z z { j $ O n u四韵以献之》曾说过:“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即是谓此。

下一篇

论白居易讽谕诗中的民生观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