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收藏 0 0

说起古代的大战,着实不少。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历史的书写习惯,留下来的关于大战的详细记载,十分少见。

中国古代是啥书写习惯呢?就拿记载战事而言吧,主要是三点:一是异常简略,一场大战,人家打了好几年,或持续几个月,他分分钟写完。能写出一长段的十分少见,多是三两句话一笔带过。二是缺乏细节,好比这道题问,每次大战死那么多人,尸骨都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涉及到军队后勤、医疗、战争善后等诸多方面,可相关记载异常的少;三是词多夸大,比如战死人数,极少有史家做详密考察,提出证据,却动辄轻率地记曰:“伏尸百万、血流漂橹”等等。好听不好信!

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我们研究历史,最烦古人写史太惜笔墨。多写几句会死吗?!为什么不写详细点、多带点细节?我几乎就没见过哪本正经史书详细地、原原本本地记载过一场战争。比如三国时代,大战那么多,可关于三国时期战争的记述,多呈现在《三国演义》里,正史里顶多几笔,看得太不过瘾!

你要说小说不可信吧,可史书的许多记载跟小说一样不可信。

比如一说起尸骨,马上让人想到的秦赵长平之战,史书记秦军坑赵卒四十万。从常理来分析,根本不可能嘛!这还不够,几十年后,项羽又坑秦卒二十万。这真是一个“坑”,你要轻信了,就掉进去了。

正由于中国古书记事这样大而化之的特点,使得我们对历史上的众多疑问难以得到解答。

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回到问题本身,根据前文的介绍,我首先当强调:古代战争的规模并不如史书上写的那么大,什么秦征赵,动员百万之众,一坑就坑人家二十万、四十万,莫可信莫可信!

虽然在今天山西长平之战的遗址,发现了一些群葬坑,但尸骨数量十分有限(俗话说万人坑,不代表有一万具遗骨),考古发现完全无法与文献记载对应上,不可称“证据确凿”。此其一。

第二,说起“大战”,当分“战争”与“战役”。战争概念更大,往往包含若干次战役,直接战死人的,是战役或更小的战斗。一次战争,双方即便动员军民过百万,真正在战场上对阵厮杀的,只是前方的野战部队。

第三,一场大的战役,参战部队很多,但不可能上万人、十余万人去争一个山头,或像小说和影视剧里表现的,兵对兵将对将,直接撒欢干起来。一场有着上万人规模的战役,作战区域可能阔达上百平方公里,在很大的一个区域机动作战(阵地战、野战、穿插作战、围城打援等等),就像解放战争时的三大战役,双方参战部队多达百万,战斗在河北、山东、辽沈的广袤土地上展开。死者很分散,不会像书里记的几十万人落一个“坑”里。

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第四,在冷兵器时代,双方对冲,战作一团,由于无法充分展开,实际上直接战死者不会太多——如书里记的,“留下几百(千)具尸体逃跑”,就了不起了。战败者一方,死者多是在逃亡途中被分散杀死,或受伤后因伤重或各种并发症毙命,死者将分布在一个广大的地区,绝不会“扎堆儿死”。那时可没机关枪和大炮,杀人最实在,要一刀一刀砍,一枪一枪撅的,这样的“效率”下,战场上直接杀死的人很有限!许多人都是受伤后慢慢死掉。

最后说说战死者的尸骨去哪儿呢?为什么现在找不到?

死者死亡时间参差、死亡地点分散,是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结束后,死者的尸体不会任其暴露,但如果挖坑掩埋,则需用的人力和时间都太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焚化。

焚化有其必要性,否则任尸横遍野,很快就会疾疫流行。

但打起仗来,可能顾不上那么多,抛下大批尸体部队就开拔了。古代没有“人道主义”,也没有红十字会一类的公益机构(但寺庙往往会帮忙做些功德之事),仗打完了,尸体没人收,多伏露草野,任野狗吞食,没多久骸骨散架,慢慢就消失在败草之中了。

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反映“土木之变”的蜡像)

我印象中,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随驾出征的二十万明军,史书记载“全军覆没”,事实是,许多人逃了(四散奔逃),或被俘了,并非都死于野了。但这次大战,明军在撤退过程中,遭到瓦剌骑兵的连续追杀,确实死伤惨重。但牺牲战士的尸骨一直没人管。直到景帝即位后,怜悯死者,才专门派人去当时的几个主要战场收尸。在茂密的深山密谷里,到处都能发现明军的尸骨——经过一两年的风吹雨淋和动物侵害,多已不完整。明朝方面只能就近掘浅土,草草掩埋而已。

人骨是极易腐朽的有机物,埋于土,或弃于野,不消几年,即尘归尘土归土,化而不见了。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自有人类以来,已经上万年了,古人死了多少?总也有一个亿吧!古人又不兴火化,都是土葬,漫说战死者,就是那些死于户牖之下的大众,他们的尸骨都到哪里去了?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