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收藏 0 0

文/吴忠礼

翻开宁夏地区的历史,人们不难了解到,距今五六千年至二三万年以前的新旧石器时期,这里已经有了人类居住。

至少在距今三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在南北境内设立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后至蒙元中统二年(1261年),又首次设立过行省,然而直到明、清和民国建元,查宁夏的地方建置中从来没有一个磴口县的建置。

但是,当1929年宁夏再建行省时,在新省所领九县二旗(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镇戎县和磴口县以及阿拉善旗、额济纳旗)之中却出现一个新县——磴口县。

从此以后,一直到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之时,宁夏省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县市之中仍然有这个磴口县。

可是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时,在自治区管辖的一个市(银川市)、一个专区(固原专区)和吴忠、永宁等17个市县之中,却又找不到磴口县的名字了。

磴口县是怎么来的,又到何处去了呢?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磴口的历史

磴口地区的历史悠久,区位扼要,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北方大漠的边缘,是著名的河套灌区中心地带。北距狼山,南抵黄河,水丰草美,易牧易农,堪称塞北的天府沃区。

从阴山岩画和考古发掘中得到证明,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劳动、繁衍。

由于磴口地区是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包围中的一块绿洲,屏山阻河,易守难攻,加之地易产牧,食盐资源富足,所以历史上就成为北方游牧部落和中原王朝争夺的战略要地。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北方庐帐控弦民族所谓“行国”的游牧范围。他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内地农耕民族先后称其为荤粥、鬼方、猃狁、胡、狄、戎等。

据史书记载,磴口地区在战国时是“七雄”之一赵国的九原邑管地,“赵武灵王时属高阙山南九原西部地”。

但因赵国鞭长莫及,实际上仍是游牧部落的实际控制区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逐匈奴”、“城河上为塞”,并北渡黄河,取高阙、阴山、北假中,筑城屯兵驻守。

秦始皇又命“发谪徙戍”,移民垦边,于是磴口地区第一次得到农业开发。

秦朝在全国分设郡、县两级行政管理体制,磴口地方为九原郡九原县的辖地。

秦末天下大乱,屯守边地军民内撤,匈奴人纷纷内犯,南下渡河,整个河套新垦区再次成为牧地。

汉朝战胜匈奴以后,在这里设立过临戎、三封、窳浑等县并修筑鸡鹿塞,统归朔方郡管辖。一度又在郡上设置朔方刺史部,统一管理塞上的朔方、北地等郡。

汉末到南北朝时期,局势混乱,郡县并废,再次成为匈奴人的牧地。

磴口地区先后成为前后赵、前后秦和赫连夏等割据政权的属地。

北魏政权一度统一北方,在今宁夏黄河东岸古灵州城设立薄骨律镇,对塞上统一实行军政合一管理,磴口地方为该镇管理范围。

隋唐统一中国,磴口属丰州(后改为五原郡)。唐属丰州(后改为九原郡),上隶关内道,境内有西受降城,分别归天德军节度使、燕然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统领。

宋、辽、金、夏时期,大部分时间归西夏割据政权控制。

蒙元灭夏后,在原夏国中心地带先后设立西夏中兴等路行省、甘肃行省和宁夏府路,仍然管辖着包括磴口地区在内的河套全部区域。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明朝原先仍为宁夏卫的防地,但实际上后来成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图哈萨尔嫡十九传后裔图鲁拜琥(号顾实汗)霍硕特部落酋长鄂齐尔国汗(顾实汗子)的游牧区,明军称他们为“套虏”。

清朝为阿拉善蒙古王爷封地,军事上统归宁夏八旗驻军将军府节制。

中华民国建元之初,包括磴口地区在内的内蒙古鄂托克、乌审和阿拉善三旗在军事上仍归宁夏将军指挥。

宁夏将军府裁撤以后,鄂托克、乌审旗划归绥远,但阿拉善旗不仅军事上仍归宁夏护军使节制,而且行政事务也归宁夏道尹统管,其中的磴口地区与宁夏平罗县接壤,也被视为平罗县的属地,而实际上的行政管辖权仍在旗方手中。

“王爷地”的由来

清初,前明游牧于河套地区的蒙古族霍硕特部顾实汗孙子和啰理(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一支仍以套西为其活动范围。

时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和啰理等部亦被叛军唆使扰边。清廷责其附敌之罪,和啰理一边自白,一边请西藏达赖喇嘛代求朝廷赐给牧地内迁,以摆脱噶尔丹的控制。

康熙皇帝“悯其为饥塞所迫,非有意侵扰,遂以贺兰山阴,距边六十里为界,赐其游牧,于是宁夏、甘州边外永为霍硕特部落游牧之地”。

霍硕特部,原属天山北路四卫拉特之一,亦称厄鲁特、额鲁特、厄洛特。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始,移牧于贺兰山阴地区以后,霍硕特部又称为阿拉善霍硕特部,阿拉善是贺兰山的转音。清廷在霍硕特部封地设旗,颁札萨克印,并在贺兰山西麓筑城,名为定远营城(后为旗府驻地)。

从此,和啰理、阿宝、罗布藏多尔济祖孙三代,效忠清廷,屡立战功,受到清廷的格外奖赏,并将阿拉善旗置于清国内蒙古49个蒙旗之上,称为“特别旗”,即不隶属于任何盟部,而直属于清廷理藩院。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皇帝又把皇族格格爱新觉罗娥掌郡主(俗称道克欣公主)赐配给罗布藏多尔济郡王为福晋(王妃),并由郡王升格为亲王,享受世袭罔替的殊荣,不仅在北京赐建驸马府(称罗王府)。

还将磴口一带土地赏赐给公主作为“菜园子”,从此磴口地区划归阿拉善旗的属地。

阿拉善罗王的封地据塞外草原的西部,称为“西蒙”。

其地处宁夏贺兰山外,贺兰山之西,龙首山之北,东北临黄河、乌拉河与鄂托克旗、乌拉特旗接壤,西与额济纳旗为邻,南与甘肃毗连,北逾沙漠达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旗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旗府下辖36个巴格(相当于乡)。旗府东西四百里的磴口等四个巴格均在其中,人们称这四个巴格为“王爷地”。

阿拉善旗虽然面积广大,但全境大部分地方沙漠绵亘,雨量稀少,缺少水源,适合农耕的土地极少。而唯独磴口地区属河套灌区,土地平衍,灌溉方便,是全旗的重要粮食、蔬菜产区。

建县前此处已开凿引黄、引乌灌渠50多条。其中引黄主要干渠有三盛公渠、渡口堂渠、大滩渠、广庆元渠、补龙脑渠5条,引乌拉河水的干渠有玛尼图渠、祥泰成渠、大柜渠等3条。

易农可耕荒地约10余万亩,其中基本农田约3万亩。出产的粮食、蔬菜、瓜果品种较多,产量颇丰,是供应全旗和王爷府的主要农产品来源地。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糜子(黄米)、谷子(小米)、荞麦、高粱、大麦、玉米、青稞和豌豆、扁豆以及胡麻、红芝麻等,蔬菜类有白菜、包心菜、菠菜、芹菜、油菜、莴苣、茄子、大头菜、辣椒、萝卜和葱、蒜、蘑菇、甜菜等,瓜类有西瓜、黄瓜、丝瓜、胡瓜、南瓜、冬瓜、苦瓜、菜瓜、瓠子、白瓜等,水果类有苹果、桃、梨、杏、沙果、葡萄等。

但是蔬菜的产量还是满足不了全旗的需求,大宗缺口主要靠从宁夏输入补充。

另外,阿拉善旗境内盐池较多,产丰质优,行销内地,收入十分可观。

磴口地处黄河左岸,是阿拉善旗盐产外运的北路重要码头和其他进出商品的集散地。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阿旗地方行政当局和王爷府对于磴口这块宝地视为掌上明珠,在管理方面也就特别重视。

磴口地区除设立巴格,正常配置大边官(达木勒)一人、小边官若干人,对基层进行地方行政日常管理事务外,还增设磴口总管公署(相当区),代表旗府和王爷加强对磴口地区蒙民、汉民和商务以及军事防务进行全面严格管理。

当时,旗府在磴口地区设立四个巴格,即磴口(老磴口,亦称定口)、道洛素海、哈拉和尼图、沙金套海巴格。

其中,磴口巴格管辖克布尔雅、二子店、贝子地、磴口、傅家弯、上江等村镇,道洛素海巴格管辖二十里柳子、金沙庙、兴盛杨、双和城、三盛公、毛脑海(渡口)等村镇,哈拉和尼图巴格管辖天兴泉、营管牛犋、锦恒西(东堂)、红盛义、哈拉兔、补隆淖、协成丰、陶来兔等村镇,沙金套海巴格管辖陶来兔以西的海子沿、四坝、公方地等村镇。

然而,外国天主教传教势力也早已垂涎这块塞上明珠“王爷地”。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罗马教廷就批准,非法将中国长城以北的内蒙古地区,划给由比利时、荷兰两国天主教组织成立的一个叫“圣母圣心会”修会的传教区域。

同治十二年(1873年),阿拉善亲王贡桑珠尔默特,在一次由京返旗途中,路经兴和县西营子村时,受到教会神父德玉明的款待,对洋教堂的宏伟建筑非常羡慕,并对洋教士的盛情表示满意。

洋教士还用西药治好了他的感冒,王爷非常高兴,便热情邀请他西赴本旗传教,并表示给以帮助和保护,此话正中洋教士们的下怀。

光绪元年(1875年),德玉明等人首次来到阿拉善旗王爷府定远营(今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并决定在磴口三道河子(三盛公)建堂传教。

因为这一带地广人稀,土肥水丰,教会便使用土地作为传教的手段,吸引周边大批无地农民到磴口地区依附教堂,种地谋生,使教会势力在磴口一带得到迅速发展。

光绪九年(1883年),又从内蒙古教区中划分出一个西南蒙古教区,下辖绥远代牧区和宁夏代牧区。德玉明任西南蒙古教区首任主教,座堂(主教府)就设在三盛公。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伟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内蒙古地区蒙汉人民纷纷响应,也掀起了杀洋人、烧教堂、惩办贪官恶霸的运动,火烧三盛公主教堂,并将时任西南蒙古教区的比利时籍主教韩默礼抓住“点了天灯”(烧死)。

第二年,三盛公主教堂,趁清廷承担“庚子赔款”的机会,也向阿拉善旗方勒索,要求赔银五万两。迫于形势和朝廷的压力,阿旗应允教会的无理要求,但只有能力暂时筹集二万两白银,所欠三万两实在无法付清。

教会方面即提出以三盛公黄河岸边的膏腴土地作为抵偿。

旗府只好把磴口境内大片土地抵租给教会,租期定为10年。

从此,教会以土地为诱饵,使得教会势力在磴口地区进一步膨胀,教堂四处开花,简直就成为中国西北的一个小梵蒂冈。

王国式的主教宗座府高高在上,下有领堂(主堂)弥撒点。

每一府、堂、点设有会长、管账先生,分别掌管会务、财务、土地、渠道、教育、卫生和地方民众管理等一切事务,甚至还组织教会的民团武装。

地方所有事务都集权于本堂神父一人之身,而且必须是外籍神父,中国籍神父只能处于陪衬的地位。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著名记者范长江于1936年在他的采访记中写道:在磴口地区“教堂为唯一可以指挥民众之机关,神父为最有支配民众力量的首领。一般农民只知有天主堂,而不知有政府,只知有神父,而不知有官吏。教堂于宗教之外,兼办水利、农业,以至于保安等工作。三圣宫教堂所在地,外围以深壕及高厚之城垣,集居民数百家于中,有城门,有砲楼,俨然正式之‘城国’”。这里“甚有‘天主国’之称”。

磴口县设置始末

1924年,中国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南方革命形势高涨。新年之初,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发表国民党改组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并积极准备北伐,铲除军阀统治。

时北方仍在北洋军的控制下,直系头目曹锟于上年以重金收买国会议员,顺利当上了“贿选总统”,不久他就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

10月,在直奉大战的关键时刻,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政府,让皖系首领段祺瑞出山,担任北京政府“临时执政”,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南北统一和建国大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病逝于北京,和平建国受挫。

不久,冯玉祥在直皖奉军阀的联合压迫下,无力在北京立足,于是把所部国民革命军改编为西北军,向西北退缩,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这时他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省督办。

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誓师北伐,推动了全国革命的新高潮。

其间,冯玉祥曾到苏联考察访问,接受苏联的军事援助,并在西北军中建立政工部门,欢迎国共两党革命青年主持西北军的政治工作。

著名共产党员刘伯坚出任冯玉祥总政治部主任,还有宣侠父、钱清泉、刘志丹等大批共产党员都到冯军做政治工作。

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后立即在绥远五原(今巴彦淖尔盟市五原县府所在地)举行誓师大会,通电全国,宣布西北军集体加入国民党,冯玉祥就任国民革命军联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全军参加北伐。

他还遵照李大钊送来的“固甘、援陕、联晋、图豫”八字方针,由绥向宁甘进军,以便占领西安,以大西北为根据地,东出潼关与南方北伐军在中原会师。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亦称“首都革命”,是一次反对军阀混战,给人民减轻痛苦的进步行动。

“五原誓师”和参加北伐战争,更是一次革命行动。这个时期冯玉祥军事集团应该属于革命阵营的范畴,他的政治举措和军事活动的大方向总体上也是正确的。

国民革命军“五原誓师”加入北伐军行列之后,冯玉祥总部执行西进宁夏、入甘援陕的战略行动。冯军先在磴口设立兵站,为大军筹办粮食和运输工具。

当他本人途经磴口一带时,看到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田水利开发的成绩,同时也亲眼目睹到在蒙古王公封建统治下,人民仍然身处奴隶的地位,尤其令他愤怒的是,外国天主教势力也俨然像“皇帝”一般操纵着地方一切大权。

冯玉祥是一位具有强烈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爱国将领,曾在“首都革命”时把前清废帝溥仪赶出故宫,现在又岂能容忍在民国体制下,还让封建残渣余孽与外国洋人在祖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呢?

所以他当即决定在这块土地上设立县政权,定名为磴口县,指派总部工兵营营长吴奇峰代理县政,负责进行筹备。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随后,他又以国民联军总司令名义为新设磴口县发出训令。

训令全文如下:“平罗幅员辽阔,治理诸多困难,亟应于磴口地方添设县治,北自绥远临河界起,南至河拐子止,定名为磴口县。”并任命刘振远为县知事(县长),命令他“觅定县署地址,即日任事”。

县府暂时寄驻于黄河西岸巴音牧仁苏木的广庆源商号,并打算修筑一座土城,但因阿拉善旗方阻止而未果。

当时北伐尚未成功,各地行政建置和官员任命均由控制该地区的最高军事当局自行决定,所以磴口设县,业经冯玉祥批准就是既成的事实。

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才于1929年1月30日再以国民政府指令形式,补作批复,同意在平罗县境北设立磴口县,“应归宁夏省府管辖”(《民国政府公报》第一九七号)。

后因旗方把磴口设县一案状告到南京国民政府和蒙藏委员会,要求派人重新调查处理。

蒙藏委员会曾派委员唐柯三实地调处,并经省旗双方同意达成八条解决办法:保障磴口等处土地主权均为阿旗所有;磴口设县治一案暂作悬案呈报中央,于相当时期撤出本旗境;遇有关于地方特殊事件,经商征阿旗同意,广庆源县府办事处即行撤销;磴口县各区区长须由人民公选,并由省旗双方委派;磴口县境内除旧有正捐外,其他一切苛捐杂税一概不得征收,并不得增加任何名目;宁夏省在阿旗境内土克木大水沟道卜鲁等处所设税局,暂仍其旧,以二年为期;中央每年津贴阿旗大洋三万六千元,令由宁夏省政府拨给;遇有特殊情况,宁夏省必须派兵到磴口县境内驻扎,事先通知阿旗。

以上八条显然对阿旗较为有利,但宁夏当局也是不可能真正去执行的。

特别是抗战爆发以后,阿旗王爷达理札雅于1938年初被迫离开旗王府,被软禁于银川、兰州长达七年之久,于是宁夏省方面乘机加强对磴口乃至阿旗的全面控制,八条解决办法名存实亡,磴口县政大大加强,为宁夏省政府牢牢控制。

冯玉祥在磴口设立县级政权,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有深刻意义的。

首先,从军事上来看,当时冯军已参加革命阵营,聘请苏联红军高级指挥员乌斯马诺夫为总顾问,邀请著名共产党员刘伯坚任总政治部主任,并接受苏联的军事援助。

苏联的大批军援物资是从西伯利亚运抵外蒙古,再由外蒙古穿越阿拉善等旗境内的沙漠运送到绥远和宁夏。

所以地理位置居间,水路运输方便的磴口是一个理想的转运站。

其次,在从经济方面分析,磴口一带地处河套灌区,农牧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又是大军西进的必经之途和一个比较大的兵站,加强对于这一地区的开发,对于日后逐渐扩大的冯系集团来说,在粮草供应和后勤保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

另外,冯玉祥本人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思想,然而洋人天主教势力在磴口地区的称王称霸,阿拉善王公封建贵族的种种特权,都是他所反对的,所以设县管理,也是进行政治改革,并是收回外人教权和王府特权的必要措施和重大决策。

但是,由于冯玉祥军事集团势力很快就离开甘宁地区,后又在中原大战中失败,集团解体,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给新磴口县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磴口设县之初,辖境的土地与限界并没有划分和堪定,行政管理无序,县下也未设立区、乡两级基层政权。实际上所谓县,仅仅只是一个为军事服务的大兵站,其平时任务无非是筹粮筹草、抓驼派差而已。

而阿拉善旗方面又竭力反对设立这个新县,旗府不仅不承认磴口县政权,而且也从不认为磴口地区是宁夏平罗县的属地,因为阿旗和王府在磴口地区早就设立有磴口、沙金套海二个总管府(亦称公署,相当于区。)公署下辖巴格(相当于乡)。

磴口公署下辖巴音木仁、道劳亥两个巴格,沙金套海公署辖沙金套海、哈腾套海两个巴格。结果,就在磴口地区形成一县二府、一地两制和人民“一身而当两处差事”的局面。

旗方虽然不断呼吁、斗争,但生米已经做成熟饭,终无法挽回设县的既成事实。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1929年宁夏建省后,省政府有意加强对磴口县的管理,但因局势动荡,省政变化无常,对磴口边地也是鞭长莫及。

1933年马鸿逵接任宁夏省主席以后,致力于整理县政,开始在磴口县设立5区、13乡、14保、163甲。

1937年,全国推行新县制改革,实行撤区并乡,全县重新划分为8乡、17保、170甲。其中一乡驻老磴口,二乡驻三盛公,三乡驻东柳子,四乡驻渡口堂,五乡驻补隆淖,六乡驻金堂庙,七乡驻大生号,八乡驻龙王庙,各乡管辖范围也相应作了调整,这一建制基本上维持到磴口县解放。

但是,阿拉善旗政府和阿旗蒙古王爷府反对磴口设县的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们不断向南京国民政府申述理由,要求磴口撤县仍归还阿旗管理。而且实际上旗方也继续在磴口广大牧区分设管理公署和巴格、苏木,并委派总管和达目尔、大小边官、佐领等官员进行控制。就连黄河沿岸农耕区的大片良田沃土,其所有权也控制在旗府手中。

原先旗方以租赁的形式,将土地租借给天主教方使用,各地教堂又将土地分配给教民耕种,征收一定地租。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夏,阿旗末代王爷达理札雅决定,从教堂手中收回黄河两岸的农田。

他委派旗府政务处长白诚禧、副处长罗永寿和磴口、四坝两总管等70余人组成收回旗地丈地工作团,白诚禧、罗永寿任正副主任,驻三盛公开展清丈工作。

经过使用马拉缰绳的原始丈量方法,计算出基本农田约4万亩,其他沙边、河滩和盐碱地未计入面积。

根据教会方的要求,除预留3000亩农地仍租给各教堂维持用度外,其余土地全部分给农民耕种,每年按四六分成,农民向阿旗当地巴格缴纳地租。

磴口地区旗、县各自为政,一室二主的矛盾局面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最终还是苦了老百姓。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磴口人民才摆脱了西方洋教和封建王爷的双重统治与剥削,真正获得了完全解放。

磴口县离宁入蒙的经过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占领宁夏省会银川市。

9月底,十九兵团一部也解放了磴口县,标志着宁夏省全境解放。

11月1日,中共宁夏省委、省人民政府派员接管磴口县旧政权,组建新的人民政权,县政府从巴音木仁苏木迁至三盛公。杨力生为首任县委书记,李尔直为首任县长。

不久,阿拉善旗亦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后改称宁夏省阿拉善自治区),时阿旗自治政府与磴口县人民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并很快就理顺了多年来旗县双重管理的混乱局面,旗府边官收租制也被停止,改由磴口县政府统一征收。

磴口县成为隶属于宁夏省领导的一个独立县。全县下管17个乡,人口约2.4万。

1954年4月19日至23日,原宁夏省阿拉善自治区改制为宁夏省蒙古自治区,

同时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宣布阿旗自治区下辖阿拉善旗和磴口县,自治区行政级别仍为专区级,首府仍驻巴音浩特。

6月,又改阿旗蒙古自治区为蒙古自治州,全州土地面积约12.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8万。

1954年9月,中央决定撤销宁夏省行政建制,与甘肃省合并。原归属于宁夏省的阿旗蒙古自治州,也相应改为甘肃省蒙古自治州。

1956年4月3日,国务院决定,将甘肃省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旗,加上磴口县,合并设立新的巴彦淖尔盟,整体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盟府定于磴口县政府驻地的巴彦高勒镇(原名三盛公)。

今磴口县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改巴彦淖尔市)的属县。

全县总面积4166.6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巴彦高勒镇(原三盛公)。

巴彦高勒镇东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404公里,西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40公里,中间隔乌海市与宁夏石嘴山市为近邻。

原宁夏省磴口县的来龙去脉


文章选自吴忠礼先生著《朔方集》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

中山国遗址发现一堆“烂”石板,经过拼对,竟是一件难得的文物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