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功勋”获得者褚月荣纪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功勋”获得者褚月荣纪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收藏 0 0

“我是党的儿女”

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新中国建立有特殊贡献、依然健在的革命军人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日前,本刊记者走访了勋章获得者、87岁的革命军人褚月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功勋”获得者褚月荣纪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投身革命的少女

1933年,褚月荣出生在吉林省怀德县一个贫民家庭,那时候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东北三省沦陷后更是一片哀鸣。褚月荣的记忆中,童年在饥饿动荡中度过,父亲褚云祥经常早出晚归,他是那个年代“拼得鲜血染红大地,为着民族争最后光明”的先锋中坚定的一员。

受父亲的影响,1946年,在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原东北第四野战军)八纵二十四师师首长的推荐下,褚月荣投身到革命工作中,担任党组织外围情报传递工作。

1948年,为了配合辽沈战役,在中共隐蔽战线地下党员丁子玉的推荐下,由四野师首长介绍,褚月荣跟随组织,着手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卫生干部学校。

同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蒋介石命令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其嫡系新编第七军和曾泽生的第六十军共6个师固守长春,以策应南线的作战。

当时,褚月荣在父亲褚云祥的影响下,利用自己精通国语、日语、英语的有利条件,为长春国民党守军的起义准备传送情报,在瓦解长春守军的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传送情报,一次次暗夜中行过山路,多次过敌关卡时被搜身。”褚月荣平淡地讲述着往事,“不只一次屏住呼吸听到自己紧张的心跳,好在我精通日语、英语,能蒙混过关。战争岁月,炮火连天中,也曾多次设想过可能下一秒就没了性命,可是,我始终记着父亲对我说的话,我是党的儿女,时刻要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功勋”获得者褚月荣纪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蓝天

1950,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表现出色,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对褚月荣给予表彰,并授予立功勋章一枚;当时,褚月荣是中国空军招收的女预科飞行员。她也是我国第一代女飞行员,首开新中国妇女飞上蓝天的先河。

在她众多的荣誉勋章和证书中,有1枚证书是195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立功证明书,鲜红的方印下,是一段工整的印刷体文字:兹有禇月荣同志,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积极奋发,在建设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光荣地立下了功勋,特授此证,以示褒奖。旁边是朱德手书:努力学习,掌握技术,为建设一支新式的强大的人民空军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给予重点培养,褚月荣也不负众望,多次立功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正当她为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努力奋发时,党交给了她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她离开珍爱的飞行工作,虽然有不舍,但她还是选择了听党的话,成为新中国空军建设和国防建设队伍中的一员。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让时光回到1946年6月26日,那一天,为了反对内战和国民党独裁统治,时任国民党空军机组成员唐玉文和机组全体成员驾驶原国民党空军“美玲”号,也是当时美国最先进的B24型重型轰炸机起义,飞向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习仲勋等领导的多次接见和鼓励,首开了国民党飞行员驾机投向人民怀抱的先河,唐玉文也因此成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家喻户晓的著名爱国人士。

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家中宴请“美玲”号机组主要成员,亲自将自己的一件军大衣披在唐玉文的身上,并委以重任,要求机组成员前往东北组建东北老航校。奉党中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祖籍四川的唐玉文来到冰天雪地的北国。

1955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常乾坤中将(时任东北老航校校长)代表组织找褚月荣谈话,并代表空军政治部介绍她配合唐玉文同志工作。她依依不舍地告别热爱的飞行事业,来到东北航校,协助并配合唐玉文参与组建新中国空军,并与唐玉文结为夫妻。

“那时候的条件艰苦得你无法想向,我也不忍回顾。”褚月荣虽然没有继续她翱翔“蓝天的梦想”,但她时刻关注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和空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阅兵大典的飞机才几架,如今,看着列列战鹰身姿矫健飞跃天安门上空,真是让人激动啊!”她也常常教导儿孙:“有国才有家,作为一名中国人就要爱自己的国家,听党的话,为了国家的建设而努力工作,你的付出国家是不会忘记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功勋”获得者褚月荣纪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黑龙江省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唐铁威

良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的父亲和母亲对我影响至深,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引领后代。可以说,自打娘胎起,我便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母亲常常以她的经历为我们讲述什么叫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受她的影响,耳濡目染,我们兄弟几人皆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兢兢业业工作,甘于奉献,不计名利,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世纪荣耀:母亲与祖国共辉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欢庆新中国70华诞,为新中国的建设、国防事业及统战工作贡献了青春和热血的母亲,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幸福地安享着自己的晚年,曾经沧桑的容颜也焕发出青春的光芒。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向1949年10月1日以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老军人、老干部颁发金质荣誉勋章。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母亲,也得到这份殊荣。倍感荣光之余,兴奋激动的母亲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她说,当年毛主席说“凡是对中国革命做过贡献的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捧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母亲和许多1949年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老战士流下了如同70年前新中国成立时一样激动滚烫的泪水。那天,母亲轻轻地抚摸着这枚金质勋章,看着勋章上闪闪的五星、“70”飘带、团锦结、如意祥云和光芒,泪水无声地从她布满世纪沧桑的脸庞滑落。她一遍遍地端详着勋章,舍不得放下,又一次次轻轻地亲吻着勋章,目光祥和,却似有穿透洪荒的力量!

这枚勋章是党和人民赋予母亲的最高荣誉,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予她的莫大关怀和无比的温暖,她怎能不动容?

母亲将勋章放在父亲的遗像前,金质勋章的光芒映亮了父亲的面庞,照片上的父亲依旧如昨般英姿飒爽,他微笑着与母亲相对,似有千言万语要倾诉……

凝视良久,母亲用饱经风霜的双手将勋章和父亲的遗像轻轻地拿起,慢慢地贴近胸口,目光温柔而坚定地喃喃自语:“我是党的儿女,一生听党的话,党叫干啥我就干啥,党没有忘记我们,人民没有忘记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忘记我们!”

母亲今年88岁,十几岁起即为党组织工作,投身到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的革命浪潮中。伪满国立高中毕业的母亲,身材高挑,青春美丽,精通国文、日语、英语。她勤劳坚韧,聪慧敏捷,受外祖父影响投身革命工作,虽历经磨难却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忠心耿耿,始终燃烧着一颗火热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心!

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直接影响着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此欣慰:共和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

蓝天白云下,黑龙江省哈尔滨皇山公墓唐玉文墓碑前,苍松翠柏环绕成行,群山静默,草木方秋。父亲英魂归于大地,英名却青史流芳。父亲对新中国的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修建陵墓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母亲的身材已不再修长,昨日青春靓丽的面庞布满岁月的沧桑,阳光温柔地在她周身投下一束氤氲的光。她用颤抖的手将一束鲜花轻轻地放在父亲的墓碑前:“共和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更没有忘记……”

微风掠起她鬓角的斑白,仿佛是父亲轻柔地抚过她的面颊,吹动了她近一个世纪的波澜,也吹皱了她内心的斑驳。从十几岁参加革命,到与父亲相识相守,再到二人相濡以沫,母亲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和统一战线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祖国统一,一直是她的期盼,经历了“九七”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母亲便天天盼望着两岸一统。她常说:“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血雨腥风,受了多少屈辱和磨难,牺牲了多少好儿男,到头来不还是一家人?谁也不能改变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基因,谁也不能否认自己是中华儿女,要一家亲呐!”

我可亲可敬的母亲!虽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却依旧高风盛德,博爱慈祥,痛苦艰辛从不与人说。面对伤感万端,酸肠百结,一直忍辱负重,高风亮节,从未动摇对党的信任,从未失信于人民的嘱托,时刻牢记其父的教诲,教导她的子女,“要懂得感恩,要一颗红心永远向着祖国。”“为了国家安宁,自己牺牲一点儿不算什么。”

母亲对飞行的热爱和对飞机的钟情始终不渝,每每电视上有空军或飞行的画面,她的目光总是很专注,有兴奋,有欣慰、有自豪,而我理解她心内的五味杂陈……

午夜梦回,我脑海中常常挥之不去一些镜头: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在暗夜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大雨滂沱,后边追兵来势汹汹……一位如花般美丽的少女,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拯救伤员,一颗炮弹呼啸而至……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军官,拎着行李站在月台上,月光清冷,背影孤单,北下的列车已徐徐进站……一位襟下儿女嗷嗷待哺的年轻母亲,饥饿难挨中护着幼子,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却从未犹疑,也从未退缩……

每当此时,我多想穿越而至,用我的胸膛和力量保护我羸弱的娘亲。

今朝,春雷阵阵,中华大地喜气洋洋。看着母亲捧着勋章泣泪的笑颜,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作为褚月荣和唐玉文的儿子,怎样做才配得起这份荣光,怎样做才能将父母亲的精神布泽子孙?百思万言,惟挈大端,只有传承老一辈“精诚报国”的奉献精神,教导后代,更加爱党、爱国、爱人民,兢兢业业工作,方报得父母的春晖之泽,养育深恩!


来源: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郝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功勋”获得者褚月荣纪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上一篇

距今已一千多年的华州神秘石室

下一篇

东汉末年的门阀士族有多强大?看看三国时期的军阀就知道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