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王阳明推翻朱熹的第一个理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王阳明推翻朱熹的第一个理论
收藏 0 0

每篇文章展示出来的都是《传习录》的译文和原文,这是最接近王阳明主张的形式,内容虽看似枯燥,用心学起来,收获却是最多的。

王阳明推翻朱熹的第一个理论

徐爱录二

  • 我问:“《大学》中‘在亲民’这一句,朱熹先生说应当改成‘新民’,后一章的‘作新民’,似乎正可以作为朱先生的证据,先生您却认为应当依从旧版本,你是否有根据呢?”
王阳明推翻朱熹的第一个理论

  • 先生回答:“‘做新民’的新字是指自我更新,与‘在新民’的‘新’字,意义并不相同,怎么能以此作为证据呢?‘作’字与‘亲’字相对应,但不是‘新’字的意思。
  • 下面讲的‘治国平天下’等处,都没有‘新’的意思。比如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都是‘亲’字的含义。
  • ‘亲民’好比《孟子》所说的‘亲亲仁民’对他们的亲也就是对他们的仁爱。因为老百姓之间缺乏亲情,舜让契作为司徒官,恭谨的传播伦理教化就是使他们有亲情的措施。
  • 《尧典》的‘克明峻德’也就是《大学》的‘明明德’,《尧典》的‘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就是‘亲民’,也就是所谓‘明明德于天下’,又像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百姓’一句中,‘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说‘亲民’就是包含有教育和养育的意思,而说成‘新民’就觉得意思有点偏颇了。”

司徒传授百姓五教是指五种伦理道德,分别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王阳明推翻朱熹的第一个理论

摘自《传习录》王阳明著

上一篇

历史故事:东汉名臣杨秉

下一篇

《南开百物志》:以物证史,南开百年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