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末与孙传庭齐名的大将,卢象升死得太可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末与孙传庭齐名的大将,卢象升死得太可惜
收藏 0 0

卢象升,明末著名将领,浙江宜兴人。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率大军直逼京师,在京师被围,各路援军畏缩不前的危难之时。时任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在当地招募了一万多名团练,不辞劳苦赶到京师驻防,这对于坐困愁城的崇祯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

明末与孙传庭齐名的大将,卢象升死得太可惜

不久,卢象升被委任为右参政,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卢象升采用戚继光的练兵方法练成了一支精锐部队。当时西北贼兵纷起,肆虐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卢象升临危受命,率军开赴山西,在山西冷水村大败农民军数万人。战斗中,卢象升身先士卒,率大军将农民军逼至一处山崖,对方用冷箭射伤他的额头,卢毫不畏惧,满脸是血的提刀带头冲锋,把农民军击溃。战后,卢象升得了个“卢阎王”的绰号,他带的这支精锐部队称为“天雄军”。

随后,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在湖北,安徽历经大小阵战数百起,大败高迎祥,张献忠,马回回等各路义军。崇祯闻奏大喜,升任卢象升为兵部侍郎,节制七省军务,授尚方宝剑,专管东南平贼事务。崇祯九年,卢象升上书,论述贼兵四起,屡扑不灭的原因是百姓因为灾荒缺少粮食,不得已而从贼,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吃饭问题,即使招再多的兵也难以平贼。很可惜,这个建议崇祯没有采纳

明末与孙传庭齐名的大将,卢象升死得太可惜

崇祯十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率八万清军再度进攻京师外围,崇祯急召宣大总督卢象升火速驰援,委任他“总督天下兵”,拱卫京师。可兵部尚书杨嗣昌却主张与后金和议,联合监军太监高起潜陷害卢象升。崇祯诏令卢进兵巨鹿,实际上他能指挥的兵马却只有两万人,在嵩水桥与八万清军接战。当时,卢象升派人向监军高起潜求援,可离巨鹿只有50里之遥的数万关宁铁骑却在高起潜充耳不闻的情况下,眼睁睁的看着卢象升孤军奋战,深入重围。

卢率部奋勇冲杀,炮尽矢穷。最后,卢象升在亲手击杀数十人后,身中4矢3刃,仆地而亡。其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保护其遗体,身中24箭而亡。而高起潜在听到卢象升战败的消息后,率军撤退却遇到清兵埋伏,大败而逃。

明末与孙传庭齐名的大将,卢象升死得太可惜

战后,由于杨嗣昌和高起潜的故意吊难,隐匿不报,导致卢象升的尸体直到80多天后才得到收敛。卢象升死后,天下震动,大明自与后金开战以来,尚未有督师战死的先例,而卢象升的死对于大明来说俨然是一根擎天柱石轰然倒塌。他的枉死不但没有抵挡住清军围困京师的战略意图,还使得肆虐西北和中原的义军更加肆无忌惮,直到另一位猛人孙传庭的出现才稍稍受阻。

上一篇

清朝灭亡后,国库里还有多少钱?接收人员打开国库后顿时蒙了

下一篇

为什么富察皇后的死,令乾隆皇帝自责一辈子?后悔知道的太晚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