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商鞅变法时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商鞅变法时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收藏 0 0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这一条内容,在商君在秦国大刀阔斧的变法中,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从多个方面保证了当时积贫积弱的秦国的崛起。

以下,将从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对于商君主导的这个变法条例进行讨论。

对秦国文明程度的建设,移风易俗。

文明的建设,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到现在,只有中国还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或毁于内乱,或亡于战争,中国不一样,所有打败我们的,毁灭我们的,都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变成了我们。所以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纵然屡次为异族所败,蛰伏一段时间,总能卷土重来。

商鞅变法时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秦国,其始祖秦非子,发迹于周孝王时期,乃是因为养马有功,得到了一块封地。

先天上,秦国是发育不良的,它僻居西北,从西周周孝王时期便受到戎狄风俗影响,先天羸弱,乃至一度灭国。第四代的国君秦仲发了狠,借兵七千,得以复国。

复国后,秦与戎狄开始了百年战争历程,并最终获得胜利。在这一百多年里,秦国先后歼灭了约二十多个西戎小国,吞并了大片西戎土地,《史记•秦本纪》、《韩非子》等载”益国十二”,《匈奴列传》称”八国服秦”,《李斯列传》言”并国二十”,《汉书•韩安国传》则称”并国十四”,这就很麻烦——蛇吞象的举动,倒还没有把秦国变成一个多民族共融的国家,却把戎狄烙印在了它的骨子里。

商鞅变法时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秦国在春秋战国早期,是被别的国家鄙视的,为什么?因为它秦国夷狄风太重。游牧民族其实是早期的社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很有氏族制度的遗风,比如说它的婚姻嫁娶制度,夫兄弟婚,也就是传说中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母系氏族常见的传承繁衍方式,到了游牧时候,好像处境也没有比氏族制度更优越,种族的延续大于一切——这种制度,放到更开化的中原文明面前,简直禽兽不如,进一步,秦国也就禽兽不如。

秦国继承了戎狄的财产,当然也就继承了他的制度,或者说是习俗,这就需要来自政令方面的干涉。先秦时期倒没有所谓的男女大防之类的言论,但男女有别,还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父子兄弟住一块儿,难道他们的女人们,能够得到单独的住所吗?显然这是生产资料所不允许的。

一大家子人,男男女女的混在一起,他们又深受夷狄风俗影响,这关系就比较乱。若改变不了这种现状,秦,也便成了夷狄之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把父子兄弟分开来,是最好的办法。

商鞅变法时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其实早在春秋时代,秦国就成为军事强国,林剑鸣先生:”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二十一年),秦军深入到河东,在石门(山西运城西南)和魏大战,斩首六万级,取得对魏国进攻的胜利。”

《史记·六国年表》载,当年”章蟜与晋战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史记·秦本纪》则曰:”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黼黻。”这里的晋,指的是魏国。打不过,为什么还要鄙视?因为秦实在落后,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兴起,百家争鸣,秦却接受了夷狄的”传承”,就算能打,在诸国的眼中,也不过是个新的游牧莽夫罢了。

商鞅所颁布的分家而已,从现实意义上,让秦国人从原始的生活方式走出来,是小家庭制度的开始。现代人结婚,就要跟父母分居,源远流长,而所谓的四世同堂、四世三公之流,是需要整个社会付出繁重的代价的。

在于分家而立,增加户口。

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主要还是填人命,分家而立,最直观的就是户主曾多,兵源更广。大家族制度里面,肯定喂养了为数不少的蛀虫,所谓的少主之流、纨绔子弟之类,多是倾尽了宗族资源堆积而成的,盘剥着大多数人。小家庭你就搞不了这个,有几分”人力资源”物尽其用的意思。在工具不发达的时代,人口的利用率,代表着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商鞅的这一举动,使得秦国的人口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对提高国家的实力大有裨益。

商鞅变法时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另外,春秋战国时期,多数还是按户收税,户口多了,国家的税收自然也就增加,对秦国也是一大利是。商鞅变法规定的法定税收,十五税一。也就是说,国家所收的税收,是这户人家收成的十五分之一,看上去好”聚合”成大家族还是分散成小家庭,收上来的好像没有什么差别。

其实不然,势力不同,违规操作的难度不同,大家族就很有可能偷税、漏税,他们甚至有可能买通官吏进行逃税。就算最后违规操作失败,也对国家造成了额外的行政上的负担,换成小家庭就不行了。

在于消灭宗族势力对国家统治的威胁。

中国自古以来,家长制都是沉重的枷锁。比如说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便将家长制演绎得淋漓尽致,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大家族的家长,那就是另类的皇帝,对家族类的成员,甚至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

商鞅变法时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一般来说,族人为了争夺家长的位置,进行大规模的内斗,持续性的消耗,是基本操作,而有时候,甚至有家长,带领着大家族进行破坏统治的活动。

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成长为横扫六合的中国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它的崛起之路上倒台的人不计其数。但很少有大家族倒台,就算是吕不韦、李斯等人,坐到了丞相的位置,也不过是门客多,树倒猢狲散,却没有哪个大家族从内部动摇了秦国的统治。

上一篇

历史中真实的张三丰,和金庸笔下的张三丰,差距到底有多大?

下一篇

三国公认的最强武将,没有斩杀一位大将,只因一项记录无人能破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