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收藏 0 0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先来看看,三国演义中这几位越老越能打的老将,他们都是怎样“反科学”的——

一、东吴大将丁奉

丁奉是东吴元老,从孙权到孙皓,侍奉了四位吴国君主,堪称见证三国史的活化石。

丁奉年轻时武艺、战绩并不显眼,反而是越老越厉害。来看看最为人称道的“雪中奋短兵”故事: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丁奉谓部将曰:“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遂令众军脱去衣甲,卸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止带短刀……丁奉扯刀当先,一跃上岸……韩综急拔帐前大戟迎之,早被丁奉抢入怀内,手起刀落,砍翻在地。桓嘉从左边转出,忙绰枪刺丁奉,被奉挟住枪杆。嘉弃枪而走,奉一刀飞去,正中左肩,嘉望后便倒。奉赶上,就以枪刺之。”

按照年龄推算,此刻的丁奉起码70岁。

二、蜀汉五虎大将黄忠

黄忠的事迹不用风哥多说了,战长沙、斗张郃、斩夏侯渊,屡屡以老将之身,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功勋。

三国演义中,老黄忠最后一次出场是蜀汉伐吴,不服老的黄忠孤身来到先锋营寨,想要斩将立功。

果然,黄忠第二天出战威风不减当年:

“潘璋部将史迹出马。迹欺忠年老,挺枪出战;斗不三合,被忠一刀斩于马下。潘璋大怒,挥关公使的青龙刀,来战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忠奋力恶战,璋料敌不过,拨马便走。忠乘势追杀,全胜而回。”

此刻的黄忠,年过70岁!

三、蜀汉五虎大将赵云

赵云为什么最受人欢迎?年轻时帅,老了更帅!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诸葛亮点兵伐魏,没用年老的赵云。

“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众视之,乃赵云也。”

接着,就是赵云匹马踹西羌的不老传说: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赵云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来迎;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云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云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的赵云,过了70岁!

四、

为什么赵云黄忠年过七旬,还这么能打?这不科学啊。

是因为三国演义是小说,胡乱虚构吗?

还真不是。

第一,不要拿今天三高困扰、天天晒太阳健身走的老人,去和戎马一生的战将去比较。

黄忠、赵云这些武将,本来就是万里挑一的杰出人物。拿赵云来说,后人喜欢把他描绘成小白脸,但演义中的赵云是“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被他轻易击败的周仓形容其“极其雄壮”!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极其雄壮的身板,一生戎马不息,到老精力虽有衰退,但起点高的这些人仍然远超常人,如黄忠所言“尚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弓,能乘千里之马”,战斗力怎会减弱多少?

老话虽然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但这是对缺乏锻炼的普通人而言。对黄忠赵云这样“拳不离手”的战将,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不要忽略了一条作战时的生死指标——经验。

冷兵器时代的武将作战不是举重和马拉松比赛,谁和你比死力气和耐力?就是比杀人术,谁最快最简捷有效的杀掉对手。

为什么说“身经百战”,因为战斗经验太重要了。

拿上文的丁奉杀敌为例子,用连环画分解图: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丁奉先“挟住枪杆”逼对手弃枪,再“一刀飞去”打倒敌人,最后赶上用枪刺死。不是老江湖,能有这么简捷有效的实战杀招吗?

打过架的人都知道,天天打篮球的大学生绝对打不过中老年街混子,为什么?没经验,下不了黑手。你拳头招式刚摆出来,人家啤酒瓶就砸你脑袋上了。

电影《老炮儿》里,老炮儿就一招制敌:掰手指。

战场上,一个20来岁的新兵蛋子,遇到精力未衰的老兵,你觉得哪个会活下来?新兵听到炮响、见到死人不吓尿就不错了,胳膊再粗、体力再好有毛用?战场上,老兵就是宝。

丁奉、黄忠、赵云这些精通杀人术的老将,哪一招不是稳准狠,三回合里解决战斗,难道自取其短,和年轻人拼体力耐力吗?

第三,不要忽视老将们的精神力量——斗志和胆识!

古来用老将,最爱用激将法,因为大凡牛逼的老将都有不服老的气概,说具体点,就是斗志旺盛,胆识过人。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丁奉在雪天自己带头脱掉盔甲,短衣作战,鼓动部下说“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黄忠憋着一口气要斩将立功,“奋力恶战”;赵云“抖擞精神”力斩四将,独踹西羌八万大军。

尤其是赵云,标准孤胆英雄。

战场上,将士们都依仗“群胆”,齐声呐喊着往前冲谁都会(反正要死也不是我一个),但孤身一人往前冲,就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真英雄。

赵云的一生,少年时孤身斗文丑,壮年时长坂坡孤身救主,中年时汉水孤身拒曹军,到老了独踹西羌有什么稀奇!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说到这里,如果有刺激到七旬老人雄心陡起想与年轻人掰掰手腕,风哥奉劝还是别试了。

古往今来,老当益壮不减当年的名将,不算三国人物,也就廉颇赵充国马援薛仁贵郭子仪杨业俞大猷邓子龙冯子材等寥寥十数人而已,金戈铁马的时代过去了,您老还是接着晒太阳吧。

用唐人张籍的一首五律结束本文:

老将

为什么年过七旬的黄忠赵云“越老越能打”反科学?还真不是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不怕骑生马,犹能挽硬弓。

兵书封锦字,手诏满香筒。今日身憔悴,犹夸定远功。

上一篇

挑衅朱棣的严重后果,就是越南二十年血泪亡国史

下一篇

苏秦为何要针对秦国?他到底是哪个国家的间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